桥架及配管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24410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架及配管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架及配管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架及配管安装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务文书:_桥架及配管安装作业指导书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桥架及配管安装作业指导书1、电缆桥架、配管安装时注意安全,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使用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2、桥架的固定方式有悬吊式、直立式、侧壁式或是混合式3、槽式大跨距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4、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5、一般而言,大批电缆引下可用垂直弯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电缆引下可用导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6、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它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7、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8、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9、桥架的拐角或T接,宜采用成品弯头,若自行制作,电缆拐角处应采取45度拐角,如下图10、桥架、电缆配管的切割严禁用电、气焊切割。钻空时应使用手电钻或台钻钻孔,不应用气焊或电焊吹孔。11、电缆穿线管DN50以下需要套电缆护口,DN65以上需要制作喇叭口防止电缆损伤。12、明配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净距离不宜小于下列数值:13、当管路平行敷设在热水管、暖汽管下面时为0.2m,上面时为0.3m;与暖气管、热水管交叉敷设时为0.1m。14、当管路平行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上列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包有隔热层的蒸汽管,上下平行净距可减至0.2m。15、电线管路与通风、给排水及压缩空气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交叉净距不小于0.05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上面。16、电线金属导管水平或垂直敷设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17、桥架、配管焊接好后焊口位置应当用银粉漆做防锈处理第 3 页 共 9 页桥梁上部工程职安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障桥梁上部现浇、预制、安装、预应力张拉等工程施工安全,预防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同时优化施工环境、维护周边环境,确保低耗节能,并保障职工健康安全。2适用范围:桥梁上部工程施工安全操作及环境保护。3引用资料: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及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4具体要求:4.1预制构件的安装,应制定安装方案,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施工难度、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组织培训。安装构件时,应符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贯彻相关规定,遵守机械使用操作规定。4.2就地浇筑上部结构施工,作业前应对机具设备及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对施工工艺及技术复杂的工程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细则等,应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支架和模板,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遵守所有相关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和规定。4.3顶推及滑移模架法施工4.3.1顶推法施工时,桥台后面的预制场地应平整、无杂物,工具、材料等应随时堆放整齐,并保持运输通道畅通。在墩台上,要为检查、更换滑道及其他作业留有工作面。4.3.2顶推施工所用的机具设备、材料(如;拉锚器、工具锚、连接件、油压千斤顶、高压油泵、油管、压力表及滑动装置等)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必要时应做试验。4.3.3使用的油压千斤顶,应附有球型支承垫、保险圈及升程限孔。多台千斤顶共同作用时应选用同一类型。4.3.4采用多点顶推或单点顶推,其动力应有统一的控制手段,使其达到同步、纠偏、灵活和安全可x。4.3.5顶推施工中应备有现场电话及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以便于统一指挥。4.3.6在各顶推点,应派专人进行测量,随时将墩顶的位移数据,报告给指挥人员。4.3.7涵管采用顶入法施工时,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点的调查对顶入涵管的原有通车公路、铁路路段,应与当地公、铁路部门联系,并签订施工协议。施工前应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以保证顶入作业中通车线路的安全。当火车、汽车通过时,应暂停挖土或顶入,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暂时离开作业面。4.3.8顶入工作坑的边坡,应视土质情况而定。x铁路、公路一侧的边坡,其上端距铁路或公路路面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的规定。工作坑的后背墙(后背梁)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3.9为避免边缘坍陷,在工作坑坡顶的一定范围内,不得堆放弃土、料具。4.3.10顶人法施工的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木料或草袋,以备因雨水或其它原因引起路基变形时抢修加固路基,确保线路行车安全。4.3.11顶入施工应连续进行。施工中要防止地下渗水造成路基坍塌。顶入作业时遇有发生坍方、设备扭曲变形时应停止作业。4.3.12机械挖土不得碰撞已挖好的洞内土壁。人工清理开挖面时机械应及时退出。4.3.13施顶时非作业人员应撤离工作坑。严禁作业人员跨越或接近顶铁。4.3.14顶入机械发生故障时应停机检修,严禁带病作业。4.3.15顶入施工的接缝应采取封闭措施,以防土石方掉落伤人。4.3.16施工中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有防止坍方、流沙等安全防护措施。顶入法施工,不宜在雨季进行。4.4预应力张拉法施工4.4预应力钢束(钢丝束、钢绞线)张拉施工前,应遵守下列规定:(1)张拉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2)检查张拉设备、工具(如:千斤顶、油泵、压力表、油管、顶楔器及液控顶压阀等)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的要求。压力表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3)锚环及锚塞使用前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点,各接口必须完好无损。油泵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眼镜;(5)油泵开动时,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应平稳、均匀一致。安全阀要经常保持灵敏可x;(6)张拉前,操作人员要确定联络信号。张拉两端相距较远时,宜设对讲机等通讯设备。4.4.2在已拼装或悬浇的箱梁上进行张拉作业,其张拉作业平台、拉伸机支架要搭设牢固,平台四周应加设护栏。高处作业时,应设上下扶梯及安全网。施工的吊篮,应安挂牢固,必要时可另备安全保险设施。张拉时千斤顶的对面及后面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应站在千斤顶的两侧。4.4.3张拉操作中若出现异常现象(如油表震动剧烈、发生漏油、电机声音异常、发生断丝、滑丝等),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4.4.4张拉钢束完毕,退销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人工拆卸销子时,不得强击。4.4.5张拉完毕后,对张拉施锚两端,应妥善保护,不得压重物。管道尚未灌浆前,梁端应设围护和挡板。严禁撞击锚具、钢束及钢筋。4.4.6预应力钢筋冷拉时,在千斤顶的端部及非张拉端部,均不得站人。4.4.7钢筋张拉或冷拉时,螺丝端杆、套筒螺丝必须有足够的长度;夹具应有足够的夹紧能力,防止锚夹不牢而滑出。4.4.8管道压浆时,应严格按规定压力进行。施压前应调整好安全阀。关闭阀门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侧面。4.5拱桥施工4.5.1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拱架须经验算,必要时应经试验或预压,并应满足防洪、流冰、排水、通航等安全要求。采用土牛拱架时,亦应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拱圈砌筑的安全。4.5.2拱架安装及拆除的方法及程序,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的要求。4.5.3拱石加工时,应注意锤头或飞石伤人,作业人员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4.5.4拱石或预制混凝土块,应按砌筑程序编号,依次运到工地,随用随运,不得过多地堆积在拱架或脚手架上,抬运块件不得碰撞拱架。4.5.5砌筑拱圈,应按施工要求搭设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拱上建筑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加载程序分段、对称进行。4.5.6拱圈砌筑,应随时用仪器观测拱架变形状况,必要时应进行调整,以控制拱圈变形过大。卸架装置应有专人负责检查。4.5.7拱架拆除工作必须按设计程序进行。拱架脱离拱圈时,应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拱架拆除工作。拱架拆除时,应听从统一指挥。严禁在拱架上、下同时进行作业,并严禁使用机械强拽拱架。使之倾倒的作法。4.5.8合理利用油、电、水、波红管、钢材、焊条、钢绞线、砂石料和水泥,节约能源。4.6注意机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噪音、尾气排放以及扬尘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是否有油品滴漏现象,如有问题,需进行整改后方能使用。4.7在挂篮制作、挂篮组装和钢筋绑扎过程中,焊接要合理利用电焊条避免不必要浪费,废弃的焊接头要集中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在焊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佩带面罩防止光辐射灼伤,产生的烟尘排放要达到国家标准,工作过程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避免发生意外火灾爆炸。4.8施工中的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应及时清理,集中外运至指定弃土场。含油废弃物需妥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4.9搅拌站和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要按相应的要求排放到污水集中处进行污水处治后再排放。4.10砼运输过程中,运输车加围挡防洒漏,同时不得超载,以防遗洒。施工时遗洒的需及时清理以免污染环境。第 8 页 共 9 页事务文书:_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模板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合同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