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梳理备考导航,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可能不同,生产者,基石,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整合知识体系,自我校对: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网,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_。 2生物成分(连线),物质和能量,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连线),关注几个“未必”和“一定”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思考辨析 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 2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 4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 ) 6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7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精研核心考点,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典例1 (2015南通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命题思路 本考点在高考中单独命题的可能性较小,往往结合食物链、食物网或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在综合性题目中出现。题型为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中的小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区分。 解析 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病毒营寄生生活,但自身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蚯蚓为分解者。 答案 B,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两大部分、四种基本成分。可表示为:,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 (1)图示,(2)析图可知: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3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判断 (1)图示,(2)析图:在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中,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是双向的,其余各成分间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有3个指出箭头的为生产者(D),有3个指入箭头的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最后根据AB、D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1)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但不一定是植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但不一定是动物,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的微 生物等;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但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蜣螂等。 (2)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图中含有一条食物链:甲丙1丙2乙,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如蚯蚓;臭氧层的破坏是由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所致;乙为分解者,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答案:B,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典例2 (2015东北四校联考)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 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 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 解析 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和鼠,若鼬减少时,鹰缺乏竞争,数量会增多;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强;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4条。 答案 D,(1)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哪些营养级? (2)若鹰大量死亡,兔和鼬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1)第三、四两个营养级。 (2)鼬的数量增加,兔的数量基本不变。,1食物链的分析,(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多。 (3)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4)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5)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2食物网的分析 (1)营养级位置: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在食物网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2)种间关系: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蛇与猫头鹰,二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生物种类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1)食物网中并不包含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成分食物网中不包含分解者。 (2)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来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上一营养级减少,下一营养级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数量下降。,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C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答案:C 备课札记 _,演练目标课堂,1(高考改编)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不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 C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 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1)一年内6、7月份气温较高,分解者活跃。 (2)水中氧气相对较少。,解析: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A错误,3组实验对比,土埋的方法秸秆残留量最低,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正确,微生物分解秸秆需要O2,微生物的生存需要水分。C错误,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处理时间不变,都是105天,则提早处理30天的时间段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3条曲线应该下移。D错误,水泡的秸秆残留量比堆放的低,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 答案:B,2(2013广东卷)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项,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正确。B项,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故错误。C项,引入鲈鱼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错误。D项,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上升,故错误。 答案:A,易错提醒:对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增加引起的关联物种的数量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易在C项或D项中出现误选。,3(2015豫南联考)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图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有光、CO2、H2O、N2等组成的无机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A,4(2015石家庄模拟)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 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可有可无,解析: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属于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但都是自养型生物,故A正确。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的,主要是动物,也包括一些原核生物,如寄生细菌,故B错误。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故C错误。从理论上讲,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而消费者的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故D错误。 答案:A,5(2014四川卷,9)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将降低。,解析:根据题意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密度的福寿螺,福寿螺为取食水生植物的动物,应为初级消费者,它与鸭舌草之间为捕食关系。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实验期间,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三个实验的福寿螺增长率均大于零,故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实验期间,高密度小区的水花生增长率大于零,但该种群生活于自然环境中,所以其增长模型为“S”型增长,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即弃耕,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由于福寿螺不取食狐尾草,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变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 捕食 (3)大于 “S” (4)次生 狐尾草 (5)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