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4115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第6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 课标版,第18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点一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教材研读,一、萨顿的假说 1.提出者: 萨顿 。 2.研究方法: 类比推理法 。 3.内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 平行 关系,具体如下 表:,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 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2.假设与解释 (1)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雌性红 蝇雌性白蝇雄性红蝇雄性白蝇= 1111 。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基因位 于染色体上。 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6.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 性排列。,考点二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 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 性别 相关联的现象。,2.伴性遗传的类型,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2.根据性状推断后代性别,指导生产实践 (1)鸡的性别决定 (2)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 因只位于 Z 染色体上。 (3)杂交设计:选择 非芦花 雄鸡和 芦花 雌鸡杂交,(4)选择: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 非芦花 的个体保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 3.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1个基因。 ()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 5.类比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假说演绎的结论一般是正确的。 () 6.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7.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 () 8.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 9.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10.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 11.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12.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突破一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的类型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考点突破,2.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3.环境因子决定性别:有些生物性别完全由环境决定。,二、走出伴性遗传认识的三大误区 1.容易混淆的X、Y染色体传递规律 (1)X1Y中X1来自其母亲,Y来自其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 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 (2)X2X3中X2、X3一条来自其父亲,一条来自其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 2、X3中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3)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 的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 同。,2.误认为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另外,性染色 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3.误认为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1)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 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2)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 也有差别,如:,考向一 借助实例或基础判断,考查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2015上海单科,25,2分)Sxl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 必要条件,仅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因而,失去Y染色体的 果蝇呈 ( ) A.可育雌性 B.不育雄性 C.可育雄性 D.不育雌性 答案 B 失去Y染色体的果蝇,其体细胞中只含有1条X染色体,结合题 中信息Sxl基因的表达是果蝇胚胎向雌性方向发育的必要条件,仅在含 两条X染色体的受精卵中表达,可推知失去Y染色体的果蝇为不育雄性, B正确。,2.(2014上海单科,23,2分)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 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 ) A.XY性染色体 B.ZW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 D.染色体数目 答案 D 分析题图可知,当卵子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发育成的蜜蜂为雌 性,卵子没有受精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雄性,染色体条数为16,因此蜜蜂 的性别与染色体条数有关,故D正确。,考向二 依托基础判断,考查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答案 C 性别控制与基因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控制性别的, A、B错误;体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D错误。,4.(2016浙江选考,22)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答案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也不一定在生殖 细胞中都表达,例如人的红绿色盲基因,A、B错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 存在平行关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C正确;含 有X、Y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 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去,因此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1/2含有Y染色体、 1/2含有X染色体,D错误。,突破二 实验法分析基因的位置与判断生物性别,1.“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 (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未知性状的显隐性,(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 (1)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伴X遗传中,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显性 性状的雄性个体杂交,在子代中雌性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 都表现为隐性性状,图解如下:,(2)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伴Z遗传中,由于雄性个体含有ZZ染色 体,雌性个体含有ZW染色体,故设计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时, 应该选用显性的雌性个体和隐性的雄性个体杂交。,考向 以实验形式,考查基因位置的分析和生物性别的判断 1.(2016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36)果蝇的白眼为伴X染色体 隐性遗传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各组亲本杂交后的子代中,通过 眼色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 ( ) A.白眼白眼 B.杂合红眼红眼 C.白眼红眼 D.杂合红眼白眼 答案 C 当亲本为白眼红眼时,后代的雌性果蝇均为红眼,而雄 性果蝇全为白眼,C符合题意。,2.果蝇是良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 状。 (1)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 杂交实验确定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2)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 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 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请你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 中的显性性状,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文字说明。,答案 (1)能 取直毛雌雄果蝇与非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实 验(即直毛非直毛,非直毛直毛)。若正、反交后代表现型一 致,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表现型不一致,则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遗传图解如图:,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杂 交组合中的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隐性(如图1)。若后代果蝇雌、雄各为 一种性状,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蝇代表的性状为显性(如图2)。若后代 中雌、雄果蝇均含有两种不同的性状,且各占1/2,则该杂交组合中雄果 蝇的性状为隐性(如图3)。 解析 判断遗传方式常用正、反交实验法。若结果相同,则为常染色体 遗传,反之则为伴性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