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第1讲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3776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第1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第1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第1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细胞及分子组成,第1讲 走近细胞,第一单元 细胞及分子组成,考纲考频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3年1考)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年5考)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3年5考),第一单元 细胞及分子组成,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_才能进 行 正常的 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_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_的细胞密切合作,共 同 完 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活细胞,单个细胞,各种分化,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结构层次名称: _,_,_, _,_,_。 (2)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_。 (3)最大的生命系统: _。 (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_。,细胞,组织,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细胞,生物圈,单细胞生物,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观察细胞 (1)细胞的_:多种不同形态的细胞。 (2)细胞的_: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_的细胞核。,多样性,统一性,核膜为界限,自养,异养,叶绿素和藻蓝素,细胞膜,核糖体,(2)常见的两类原核生物比较:,3.常见真、原核生物举例连线,巧记 常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原核生物: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三、细胞学说 1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_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_。,细胞统一性,施莱登和施旺,3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 物都由_发育而来,并由 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的 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中产生。,细胞,相对独立,老细胞,细胞和细胞产物,1下列均属于生命系统范畴的是( ) 水分子 石头 迁徙中的一群大雁 变形虫 病毒 生物圈 恐龙化石 蛋白质 跳动的心脏运输营养的导管 A B C D 解析: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水分子和蛋白质虽然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本身不具有生命表现。恐龙化石来自于生命系统,但本身已没有生命表现。,D,解析:病毒缺少酶系统,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C,3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最丰富、 最全面、最均衡,被誉为“生命营养库”。下列关于螺旋 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C细胞中没有核糖体 D遗传物质是DNA,C,解析:螺旋藻是原核生物,其没有真正成形的细胞核,存在拟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为二分裂;原核生物除了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等 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 含有DNA 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 胞和 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 B C D 解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遗传物质的相似性体现了细胞 的统一性,而细胞的多种多样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C,考点一 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病毒与人体健康,考点二 以细胞结构为基点,考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考点一 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病毒与人体健康,下图1、2、3分别为三种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艾滋病毒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思考: 图1 图2 图3,(1)以上三种病毒的成分主要由_和_组成。 (2)图1和图3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图2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_。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类型为_。 (3)a、b含有的特征元素分别是_。当图2病毒侵染 大肠杆菌后大量增殖的过程为:吸附 _释放。 (4)病毒营_生活,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 有生 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_作为培养 基, 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蛋白质,核酸,RNA,DNA,DNA或RNA,基因突变,S、P,注入,合成,组装,寄生,活细胞,普通培养基,艾滋病毒,不相同,深度思考 1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属于生物吗? _ 2上图中3种病毒中a物质的合成场所是什么? _ 3图1和图3病毒为何比图2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_ 4结合病毒的生活方式,分析病毒感染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类型? _,提示:1.属于生物。因为可以在寄主细胞中繁殖,表现出代谢活动。 2寄主细胞的核糖体。 3前两种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呈单链,不稳定更易变异。 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联前系后 (1)病毒是癌症的三大诱因之一;(2)T2噬菌体可用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基因工程中病毒可用作载 体;(4)细胞工程中用病毒诱导细胞融合。,A,2. (原创)目前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的 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埃博拉 病毒(EB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产生埃博 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 在50%至90%之间,其核酸为单链RNA病毒,下列关于EB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培养基进行EBV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 B埃博拉病毒(EBV)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C该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发一种针对埃博拉病毒的 疫苗, 该疫苗注射到人体后会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解析:病毒为寄生方式,不能用培养基进行E BV培养, A 项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B项错误;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项正确;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B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D项错误。,归纳提炼,考点二 以细胞结构为基点,考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下列为四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核膜,肽聚糖,纤维素和果胶,核糖体,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液泡,核膜,二分裂,C、D,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同时,细胞核内,细胞质(核糖体),C、D,A、B、C、D,C、D,以上A、B、C、D细胞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结构方面: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_等结构。 组成方面:组成细胞的_的种类基本相同。 能量方面:一般以_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遗传方面:都以_作为遗传物质,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增殖方面:都以_的方式增加。,核糖体,元素和化合物,ATP,DNA,细胞分裂,深度思考 1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类别,则以下哪些情况与你的鉴定无关? 核膜的有无 核糖体的有无 细胞壁的有无 膜上磷脂的有无 _ 2A、B二种细胞的分裂方式属于无丝分裂吗? _,3B和C两种细胞含有的光合色素有何不同? _ 4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_,提示:1. 2不属于。属于二分裂。 3B中含叶绿素和藻蓝素,C中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4(1)直接原因: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2)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 ) A蓝藻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发菜、颤藻、念珠藻、小球藻等都属于蓝藻 C以上两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质粒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解析:蓝藻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A 项错误;小球藻属于绿藻,为真核生物,B项错误;以上 两 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项错误。,4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C,解析:图示细胞中a是高等植物细胞、b是动 物细胞、 c是 细菌。A项中c不存在染色体。B项中c具有细胞壁。D项中高 等动、植物细胞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 成的。只有C项是正确的,三种细胞均有核糖体。,方法技巧 “二看法”判断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1实验原理 高倍显微镜可以将细胞放大, 更 清 晰 地 观 察 到 细 胞 的 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实验步骤 (1)制作装片:材料要少,切片要薄。盖盖玻片时,一定 要缓慢,且与载玻片成45角,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 ,影 响观察。,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视野中央,转换器,高倍物镜,细准焦螺旋,反光镜或光圈,3实验注意问题 (1)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_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 片 应 向_移动。移动规律:向偏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_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总的放大倍数是_的乘积。,q,左上方,长度或宽度,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3)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距装片距离越_,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_,距装片距离越_,如H2。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反之则放大倍数越_。 物镜上端有_,而目镜无。,大,近,小,远,小,大,螺纹,(4)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少,小,多,大,装片,目镜,物镜,深度思考 1观察下图目镜和物镜: (1)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与物镜分别为哪一镜头? (2)观察物像时,哪一组镜头组合时,视野最亮? _,2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时应怎样调节视野的亮度?为什 么? _ 3(1)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什么? (2)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什么造成的? _ 4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 细胞数为多少?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多少细胞? _,提示:1.(1) (2) 2调节使用平面镜或用小光圈,因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较 高,视野较暗时,便于观察。 3(1)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2)花生切片厚薄不均造成的。 4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则看到视野内的细胞数为16个。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 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则看到充满视野的细胞数为4个。,5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 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视野变暗,细胞变大,数目增多 A B C D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材料,必须先用低倍镜 找到 合 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这时 只 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 得 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应 向 相 同的 方 向 移动;中视野范围变小,细胞数目减少。,6如下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 放大 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B,解析:中的放大倍数大,中的放大倍数大, 中的放大倍数大,若使放大倍数最大,应是 的组合。乙图细胞小、数目多,应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转为丙(高倍镜下图像)应先把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正 中央 再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易错点1 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点拨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 疟 原虫等)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易错点2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原核生物 点拨 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类。 易错点3 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都是原核生物 点拨 细菌: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 “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 物。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 (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易错点4 真、原核生物的“不一定” 点拨 (1)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哺 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没有线粒体。 易错点5 误认为病毒不是生物 点拨 病毒被认作生物主要并不是因 为能新陈 代谢,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 陈代谢。主要因为病毒能进行增殖。,1判断下列关于病毒和蓝藻的叙述 (1)(2013大纲全国卷T3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 (2)(2013海南卷T13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 ) (3)(2011海南卷T10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2判断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 (1)(2014上海卷T2C)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 中 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叶绿体。( ) (2)(2011上海卷T9D)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 的 硫化叶菌无拟核结构。( ) (3)(2010上海卷T23C)颤藻细胞内有色素,水绵中有带状叶绿体。( ) (4)(2008重庆卷T2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 ),3判断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 (1)(2013江苏卷T2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 的 统一性。( ) (2)(2009天津卷T2A)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