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讲 免疫调节,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免疫系统的功能,3淋巴细胞的起源的分化 4B细胞和T细胞的形成 (1)来源相同: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2)分化发育场所不同: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1. (2013豫南九校联考)右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和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解析: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效应B细胞),c表示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有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和。c、d所含的DNA相同,其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2(2013新课标全国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结合有关免疫的知识,逐项分析解答。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故D项正确。 答案:A,1抗原 (1)异物性: 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非正常组织)。 (2)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但当其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即丧失抗原性。,抗原抗体与特异性免疫,(3)特异性: 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的基础:抗原决定簇。 2抗体 (1)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 (2)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3)种类: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 (4)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3体液免疫的过程,4细胞免疫的过程,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6.淋巴细胞的种类与功能,(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淋巴因子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 (4)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5)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其余的细胞都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7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如图所示:,3(2013四川理综)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本题要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入手,正确理解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过程和作用。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是指对病毒表面抗原的暴露过程,所以A项所示过程能发生。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并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B、D两项所示过程均能发生,而C项所示过程不能发生。 答案:C,4下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_,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3)细胞G的名称是_,其作用是_。对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与_过程有关(填图甲或图乙)。 (4)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解析:由图示信息可推出细胞A、B、C、D、E、F、G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图甲中B细胞和记忆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快、更强的二次免疫反应。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对外来器官产生细胞免疫反应。,1三类免疫失调疾病的比较,免疫失调,2.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和由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的比较,特别提醒 (1)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过强或过于敏感所致,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差错,免疫缺陷病则是免疫缺失(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 (2)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有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5(2013铁岭模拟)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破伤风 C过敏性鼻炎 D苯丙酮尿症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二者均为免疫功能过强,预防该病是尽量减少与抗原接触;苯丙酮尿症属于遗传病;破伤风是由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可以接种相应疫苗来预防。 答案:B,6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引起艾滋病的HIV寄生在B淋巴细胞内,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B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C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解析:HIV寄生在T淋巴细胞内,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于丧失绝大部分免疫功能,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答案:A,实验技能提升,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相关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 (1)免疫预防:向正常机体中注射经特殊处理的病原体,该病原体已丧失致病性,但仍具抗原特性,即通常所谓的“疫苗”,疫苗的注射可使机体产生部分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感染相同抗原时,可引发二次免疫反应,从而快速消灭病原体,可大大降低患病程度。,(2)免疫治疗:当机体已感染病原体后,通过向机体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胸腺素等,协助消灭病原体,即免疫治疗。 2实验方法 (1)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切除小鼠的胸腺,验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结果细胞免疫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2)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3)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 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选取各方面状况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观察两组生活状况。,7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图1 实验一流程示意图,图2 实验一结果图,(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处理。 (2)从图2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_,说明血清中的_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_,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_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_。,(3)实验中,组小鼠感染的是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图3 实验二结果图,(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填选项前的符号)。,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统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在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以及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1)图1中B组注射生理盐水是与A组注射细菌X形成对照;(2)从图2可知组与组的小鼠脾脏中活细菌的数量增长趋势基本相同,而组小鼠注射过血清,其内有细菌X相应的抗体,故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组注射了来自A组小鼠的活化T细胞即效应T细胞,由图2可知4天内组小鼠脾脏内的活细菌数量几乎无变化,可见活化T细胞即效应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故该细菌寄生在细胞内部。,(3)分析图2可知,组小鼠感染的是细菌X,图2中是从第2天开始4组小鼠的脾脏由活细菌的数量出现不同变化趋势,故感染细菌X应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前1天。(4)分析图3曲线,活化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强。(5)因假设是活化T细胞释放了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故实验组选择的材料应是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用其培养由体内没有活化T细胞的B组小鼠分离出来的巨噬细胞,观察其对细菌X的杀伤力。(6)这一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机理。,答案:(1)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1(2013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 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解析: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但不发生过敏反应。 答案:D,2(2013威海模拟)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答案:A,3(2013江苏百校联考)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细胞内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解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红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答案:B,4(2013山东理综)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根据题干和图示内容可知,该过程是特异性免疫的感应过程。吞噬细胞能识别所有的抗原,因此这种识别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被吞噬的细菌进入吞噬细胞后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成抗原片段,并最终运输至吞噬细胞表面,从而被T细胞识别,即呈递给T细胞,故B项正确、C项错误。该过程既存在于细胞免疫,又存在于体液免疫,D项错误。 答案:B,5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B细胞、浆细胞、抗体是体液免疫特有的,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特有的。图中乙细胞是浆细胞,物质戊是抗体,丁细胞是效应T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细胞识别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物质戊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答案:B,6(2013广东高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下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_调节,增加_、减少_,使体温回升至正常。 (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S点右移,出现发热。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_,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解析:(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即S点的左侧,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至正常。(2)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体温不能维持正常水平,即内环境稳态失调。(3)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分别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