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能力课时4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22089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能力课时4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能力课时4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能力课时4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力课时4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二),突破一 等时圆模型,1.模型特征,(1)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环的最低点所用时间相等,如图甲所示; (2)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最高点沿不同的光滑弦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乙所示; (3)两个竖直圆环相切且两环的竖直直径均过切点,质点沿不同的光滑弦上端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丙所示。,2.思维模板,【例1】 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方的A点处旋转一光滑的木板AB,B端刚好在斜面上,木板与竖直方向AC所成角度为,一小物块由A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物块滑到斜面的时间最短,则与角的大小关系( ),图1,答案 B,【变式训练】 1.如图2所示,几条足够长的光滑直轨道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从P点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沿各轨道发射小球,若各小球恰好在相同的时间内到达各自的最高点,则各小球最高点的位置( ),图2 A.在同一水平线上 B.在同一竖直线上 C.在同一抛物线上 D.在同一圆周上,答案 D,突破二 传送带模型,1.模型特征 (1)水平传送带模型,(2)倾斜传送带模型,2.思维模板,【例2】 如图3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8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6,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vA10 m/s,设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vB。(取g10 m/s2),图3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B; (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B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求到达B点的速度vB; (3)若传送带以v13 m/s逆时针匀速转动,求vB及工件由A到B所用的时间。,答案 (1)2 m/s (2)能,2 m/s (3)13 m/s 0.67 s,反思提升 分析传送带问题的关键 要注意抓住两个关键时刻:一是初始时刻,根据物体速度v物和传送带速度v传的关系确定摩擦力的方向,二是当v物v传时(速度相等是解决问题的转折点),判断物体能否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变式训练】 2.水平传送带问题(多选)(2016广东中山模拟)如图4甲所示的水平传送带AB逆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沿曲面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以某一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滑上,在传送带上由速度传感器记录下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左为正方向,以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为计时起点)。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关于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及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第一次回到传送带左端的时间t,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图4 A.0.4 B.0.2 C.t4.5 s D.t3 s,答案 BC,图5,(1)相邻工件间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 (2)满载与空载相比,传送带需要增加多大的牵引力? 解析 (1)设工件在传送带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则 mgcos mgsin ma 代入数据解得a1.0 m/s2,答案 (1)0.50 m 3.0 m (2)33 N,突破三 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特征 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例如2015年全国、卷中压轴题25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2.思维模板,【例3】 如图6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 kg,木板的质量M4 kg,长L2.5 m,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现用水平恒力F20 N拉木板,g取10 m/s2。,图6 (1)求木板加速度的大小; (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求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3,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对木板施加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木板的长度、木块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 N,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多长时间?,答案 (1)2.5 m/s2 (2)1 s (3)F25 N (4)2 s,易错提醒 在第(1)问,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FN,其中FN为木板对地面的压力,FN(Mm)g,故Ff(Mm)g。有些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深入分析,易错写为FfMg。 第(2)问中恒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的隐含条件是恒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然后木板做减速运动,至木块和木板脱离时,木板速度恰好为零。 第(3)(4)问中,有些同学不知道挖掘临界条件,木板能从木块下方抽出的条件为a木板a木块;木块滑离木板时两者位移关系:x木板x木块L。,【变式训练】 4.滑板模型与图象结合(2016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如图7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为( ),图7,解析 小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a车4 m/s2,根据物块与车发生相对滑动时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g2 m/s2。设小车和物块在t时刻速度相同,有24a车(t6)a物t,解得t8 s,物块以2 m/s2的加速度减速至零也需要8 s,故只有选项C正确。 答案 C,5.滑块木板模型如图8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 10 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L3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3和20.1,g取10 m/s2。,图8 (1)若物块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的初速度多大? (2)若把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A仍以(1)问中的初速度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则A能否与B脱离?最终A和B的速度各是多大?,1.如图9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BM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则( ),图9,A.a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 C.c球最先到达M点 D.b球和c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点,答案 C,2.(多选)如图10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运动速率恒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图10,答案 ACD,3.如图11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 ,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图11,解析 开始阶段,小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 ma1,所以a1gsin gcos 。小木块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tan ,则小木块不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而匀速运动,之后小木块继续加速,所受滑动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 ma2,所以:a2gsin gcos 。 根据以上分析,有a2a1。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4.如图12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 ,a、b、c、d点的坐标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象,(g取10 m/s2),求:,图12,(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达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x。,答案 (1)1.5 m/s2 1 m/s2 0.5 m/s2 (2)32 (3)2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