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民生工程自查报告.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21090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民生工程自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局民生工程自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局民生工程自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文:_农业局民生工程自查报告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农业局民生工程自查报告一、目标任务执行情况(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占目标任务106%,为实现山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型农民36人,占目标任务102.86%,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6.4万人次,占目标任务104%,均提前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三)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1680口建设任务,占目标总任务数的105%,利用率达96.52。玻璃拱盖推广率达到1%。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改善支撑。(四)农产品质量及产地环境监管。以产地环境、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产地准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制度建设为手段,农产品例行检测18次,开展专项检测4次,抽检蔬菜、食用菌、水果、大米等样品2306份,占目标任务113%。“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合格率99.9%,种植大户、散户合格率97.5%,平均合格率98.7%,比去年提高0.4个百分点。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普查监测8次,抽取土壤样品250份,占目标任务108%,重点开展了重金属铅、铬、砷、汞、铜的检测,全县土壤安全综合评定指标合格。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突出抓好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了农业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四有(有领导、有机构、有人管、有奖惩)”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发重点工作督办通知书的形式将任务分解下达,逐一落实到人,同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真正形成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的良好工作格局。(二)突出抓好宣传发动,强化示范引领。一是充分利用电视、会议、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二是通过重点抓好国债项目、党员和干部带头和引领养殖大户等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沼气池建设。三是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地跟群众讲解项目建设的好处和国家的项目补助政策。四是组织后进村到先进村参观学习,用事实促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动员,在项目区形成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三)突出抓好项目监管,强化逗硬考核。项目建设严格实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制定了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的目标责任制,县、乡(镇)、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实行了月月专项督查制。(四)突出抓好投入渠道,强化资金管理。坚持以农户自筹为主,积极探索“向上要、财政补、农户筹”的筹资途径,拓宽项目投入渠道,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同时,对项目资金建立专帐,专人管理,抓好项目的跟踪检查、监督和审计,确保民生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和及时足额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制约因素多。一是项目补助标准低,农户自筹部分偏重,部分农户观望、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用工费用高。三是地形恶劣、交通落后造成材料运输难、运价高等。四是农产品安全监管检测经费不足,监管检测不能实现全覆盖。四、来年工作打算(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农业民生工程作为农业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纳入目标考核。(二)进一步争取政策,加大投入。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国家、省加大对民生工程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与各乡镇、畜牧、林业、水产等部门协作,破解资金扶持难题,统筹安排资金,捆绑使用,加大投入,发挥最大的综合效应。(三)进一步宣传发动,示范引领。通过有线电视、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的新技术和优惠政策,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农户的建设热情。建设一批样板村、社、户,做好引领、示范作用。(四)进一步优化规划,提升服务。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推进农业民生工程,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重点推进,同时逐步建立“民办公助”服务点,为农户提供及时服务。(五)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推动。认真总结农业民生工程建设经验,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化同步的发展道路”总体部署,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为重点,突出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努力开创农业民生工程建设新局面。第 4 页 共 5 页参考范文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