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节 数学归纳法,最新考纲展示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_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第一个值n0(n0N*),nk1,1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 2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证明时步骤(1)和(2)缺一不可,步骤(1)是步骤(2)的基础,步骤(2)是递推的依据 3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1)步验算nn0的n0不一定为1,而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起始值,解析: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凸多边形,故第一步应检验n3. 答案:C,解析: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则nk(k2为偶数)下一个偶数为k2,故选B. 答案:B,解析:项数为n2(n1)n2n1. 答案:D,例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3,其前n项和为Sn,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2,且a1b12. (1)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 (2)记Tnanb1an1b2a1bn,nN*,证明Tn122an10bn(nN*) 解析 (1)由a12,公差d3, ana1(n1)d3n1. 在等比数列bn中,公比q2,首项b12, bn22n12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师生共研),(2)证明:当n1时,T112a1b11216,2a110b116,故等式成立; 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 即Tk122ak10bk, 当nk1时, Tk1ak1b1akb2ak1b3a1bk1 ak1b1q(akb1ak1b2a1bk) ak1b1qTk ak1b1q(2ak10bk12) 2ak14(ak13)10bk124 2ak110bk112, 即Tk1122ak110bk1. 因此nk1时等式也成立 由、可知,对任意nN*,Tn122an10bn成立,规律方法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要“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初始值n0是多少 (2)由nk时等式成立,推出nk1时等式成立,一要找出等式两边的变化(差异),明确变形目标;二要充分利用归纳假设,进行合理变形,正确写出证明过程,1求证:(n1)(n2)(nn)2n135(2n1)(nN*) 证明:(1)当n1时,等式左边2,右边2112,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k1)(k2)(kk)2k135(2k1) 当nk1时,左边(k2)(k3)2k(2k1)(2k2) 2(k1)(k2)(k3)(kk)(2k1) 22k135(2k1)(2k1) 2k1135(2k1)(2k1)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成立 根据(1)、(2)知,对nN*,原等式成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师生共研),规律方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k时命题成立证nk1时命题也成立,在归纳假设使用后可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来加以证明,充分应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放缩技巧,使问题得以简化,2若函数f(x)x22x3,定义数列xn如下:x12,xn1是过点P(4,5)、Qn(xn,f(xn)的直线PQn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试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xnxn13.,归纳猜想证明(师生共研),规律方法 “归纳猜想证明”的模式,是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综合应用的解题模式,这种方法在解决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时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模式是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解析:f (x)x21,an1f (an1), an1(an1)21. 函数g(x)(x1)21x22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于是由a11,得a2(a11)21221, 进而得a3(a21)21241231, 由此猜想:an2n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