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7863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2,3,4,1,1.(2017江苏)在古希腊时期,由 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答案,解析,-3-,2,3,4,1,2.(2016课标全国)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 B. C. D.,答案,解析,-4-,2,3,4,1,3.(2016江苏)有研究表明,与眼睛相比,耳朵在分辨模式的微弱变化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据此发展起来的数据声音化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检测癌细胞,并探测来自太空的粒子。这蕴含的哲理是( ) A.不同的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其特殊性 D.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答案,解析,-5-,2,3,4,1,4.(2016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6-,2,3,4,1,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7-,2,3,4,1,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解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切入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依据材料中“十八洞村扶贫实践的成功案例”,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成功原因、推广成功经验两方面具体说明即可。,-8-,考点一,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是什么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9-,考点一,考点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怎么办方法论要求 (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2)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10-,考点一,考点二,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考点一,考点二,-12-,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1.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对立和统一构成矛盾的双方。(试判断 ) 点拨:对立统一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矛盾的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试判断 )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13-,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2017课标全国)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 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A. B. C. D.,答案,-14-,考点一,考点二,试题剖析,-15-,考点一,考点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是什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关系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者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6-,考点一,考点二,(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7-,考点一,考点二,2.怎么办方法论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方法论: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能忽视支流。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方法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8-,考点一,考点二,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作用 (1)含义:是指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9-,考点一,考点二,2.怎么办 (1)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2)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3)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无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20-,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2016课标全国)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 )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 B. C. D.,答案,-21-,考点一,考点二,试题剖析,-22-,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 1.正确认识和把握矛盾、联系与发展的关系,-23-,考点一,考点二,(1)三者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存在,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就必然主张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任何事物的发展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都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运动的结果。辩证法承认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4-,考点一,考点二,2.正确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25-,考点一,考点二,-26-,考点一,考点二,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27-,考点一,考点二,-28-,考点一,考点二,4.全面理解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9-,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试判断 ) 点拨: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1)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两点与重点的关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应该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30-,考点一,考点二,2.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试判断 ) 点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1-,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1.(2015重庆)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没有当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 B. C. D.,答案,解析,-32-,考点一,考点二,2.(2015广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2014年6月,该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 217亿元。 结合材料,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含的矛盾观。,-33-,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规范,-34-,考点一,考点二,答案:(1)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关系的原理,要求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关系的原理,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