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兔子站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16590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兔子站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兔子站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兔子站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_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兔子,站住教师:_学校: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兔子,站住【设计思路】兔子,站住是一个孩子非常喜欢听的童话故事,整个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给予孩子们大胆猜测和想象的空间。通过主人公小兔子去奶奶家的路上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讨论中发现童话故事所要给予孩子的一些简单的道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对大班幼儿的要求是:“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根据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我在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上打破以往文学作品欣赏的常规:先讲故事后提问,而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以及听不同的声音猜测故事的情节,并参与情节的讨论,展开合理的推理和想象,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将创造性培养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并且提高了幼儿口头表述的能力。【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根据“粗粗的”、“尖尖的”、“细细的”声音提示进行猜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2.理解故事内容,运用语言、动作体会故事中兔子的避险过程,明白遇到害怕的事情要冷静勇敢的道理。【活动准备】1.故事兔子,站住课件。2.背景音乐。活动重难点: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展开猜测和想象。【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故事出示1,引出主人公小兔子。师:今天小兔子可高兴了,一大早就拎着一篮子胡萝卜出门了。原来呀,今天是兔奶奶的生日!小兔子要去给奶奶庆祝生日,一路上小兔子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分段讲述故事1.听“粗粗的”声音,幼儿第一次猜测。(1)出示2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上路了,走着走着,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播放“粗粗的”声音。(2)猜一猜这么粗的声音会是谁发出来呢?请小朋友猜测、想象或者表演。出示3小兔子听了这个“粗粗的”声音是什么反应呢?她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2.听“尖尖的”声音,幼儿进行第二次猜测。(1)出示4,继续讲述故事正当小兔子感到一丝得意的时候,身后又传来一个声音。播放“尖尖的”声音,请小朋友学着说一说”尖尖的”声音,并猜测这个声音有可能会是谁发出来的?(2)出示5小兔子听了“尖尖的”声音是怎么想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又是怎么避险的呢?请小朋友模仿、表演小兔子避险的过程,理解故事内容。3.听“细细的”声音,幼儿进行第三次猜测。(1)出示6请小朋友猜测这个“细细的”声音有可能是谁发出来的?大胆想象小兔子的反应和做法。(2)出示7,讲述故事。三、讲述故事结尾出示8、9、10,师幼一起讲述故事结尾。1.出示8,播放三个敲门的声音,师:三个声音到底是谁发出来的呢?谁会来敲门呢?请小朋友再次猜测一下。2.出示9、10,揭晓谜底,讲述故事结尾。3.出示11,为兔奶奶庆祝生日,播放背景音乐时再次播放三个“粗粗的”、“尖尖的”、“细细的”声音,点题。四、结束活动师:孩子们,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为兔奶奶一起庆祝生日吧!(出场)活动实施效果:这次活动的图片选自早期教育幼儿版,我把这个故事做成,配以三种不同的声音,激发了孩子大胆猜测、想象和讲述的欲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与孩子共享活动的快乐。第一,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小兔子的动作及神态变化绘画得生动、拟人化,我不断引导孩子们对这些细节及其变化重点进行观察、展开想象,使孩子在仔细观察与讲述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孩子们也乐此不疲。第二,教师语言的引导与层层追问。活动中我通过运用恰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孩子观察画面,连贯讲述,(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对于孩子的回答,能注意及时捕捉,层层追问。如当观察讲述“小兔子听到粗粗的声音”这一画面时,我用语言进行提示:“小兔子会怎么想呢?”当出现下一幅画面“小兔子以为是熊在叫她”后,我又提示:“小兔子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这时候幼儿能积极展开想象,大胆猜测。大部分的孩子在语言表达上更为丰富、更富有创意。第三,教师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有效感染幼儿的情绪。在“小兔子避险”的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模仿角色的行为,孩子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故事营造的氛围,体会到了“小兔子避险”的心理感受。第四,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大班幼儿语言领域目标,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及语言发展特点选择了适合大班孩子的活动内容。但是这次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1.教材内容本身是否符合幼儿?有教师提出“兔子,站住”这一内容是否符合幼儿文明礼貌教育,这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细细想来,这些语言确实存在着负面影响。2.当我引导幼儿根据三种声音进行猜测的时候,如果幼儿猜想不出来或者猜想范围很局限的情况下,我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启发幼儿呢?3.在一堂教学活动中,将整个故事内容完整讲述下来,容量会不会太多?是否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删减?4.对于孩子不理解的避险方式,比如“跳过灌木丛”、“匍匐前进”等,可以用图片的方式呈现,让孩子通过观察后理解。5.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精练,语气语调随着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性。第 5 页 共 6 页幼儿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