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 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特点: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提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小康社会的进程要快一些,有的地区小康社会的进程要慢一些。 (2)全面小康目标: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 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 (2)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必要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要求,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全局。 也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措施: 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 城乡 发展一体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示:(1)政府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要统筹兼顾,注重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2)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点归纳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易错辨析 1.全面小康不同于总体小康 【辨析】 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清除城乡发展差距 【辨析】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要求。,考点二,考点一,命题探究 命题点:小康社会 典例 “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下符合这一目标的有 ( )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工业化基本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 B. C. D. 【解题思路】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符合全面小康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的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与题意不符。本题选C项。 【参考答案】 C,考点二,考点一,1.(2015江西宜春上高二中月考)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 ( ) 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 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解析】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同,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存在差异,说明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故A项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B项错误;实现小康社会也会存在地区差距,故C项错误;我国地区差距会不断缩小,D项错误。,A,考点二,考点一,2.(2015辽宁大连二十中学期末考试)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该镇政府的做法 ( ) 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未认识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 A. B. C. D. 【解析】住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镇政府的做法没有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建成全面小康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未认识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故符合题意,背离了说法的要求,故选D项。,D,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点归纳 1.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点二,考点一,2.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考点二,考点一,(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考点二,考点一,易错辨析 1.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辨析】 经济增长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强调科学发展,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2.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不准确 【辨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的内涵。,考点二,考点一,命题探究 命题点1:科学发展观 典例1 (2014新课标全国卷)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 ) 钢铁产业 信息产业 保险业 汽车产业 A. B. C. D.,考点二,考点一,【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科学发展观的知识。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或产业的不同环节间基于特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系形态。材料中,汽车产业向上可带动钢铁产业,向下可带动保险业,通过流程、价格、信息等一系列要素设置,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关系,实现整体产业链的高效运转。可见,符合材料旨意。故答案为B。 【参考答案】 B,考点二,考点一,命题点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典例2 (2015海南高考)201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由46.9%提高到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表明在我国 ( ) 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积极转型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 A. B. C. D.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符合题意,入选。题意没有体现创新是首要驱动力,不符合题意;题意只是反映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排除。故答案选A项。 【参考答案】 A,考点二,考点一,【方法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读懂题意,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长”,从中概括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本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审读材料的能力。,考点二,考点一,命题点3:经济协调发展 典例3 (2013新课标全国卷)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考点二,考点一,【解题思路】本题以城镇化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了经济生活中的企业与劳动者、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一中提取和概括出有效信息,如工业园的建设分别对企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等的影响,并把这些语言转化为经济学术语。 【参考答案】 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考点二,考点一,1.(2015广东惠州调研)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 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它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进 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据此,从下图可以推断出 ( ) A.我国经济由繁荣走向衰退 B.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C.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D.我国经济从又好又快到又快又好转变 【解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是衰退,A项不符合题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未完全实现,B项不符合题意;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C项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C,考点二,考点一,2.(201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巨大进步,工业化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随之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拐点”由专家研究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期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调动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 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考点二,考点一,(1)请你描述上图中蕴涵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道理,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对百姓期冀的“拐点”尽快到来所起的积极作用。 (2)请从不同的经济主体角度出发,为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献计献策。 (1)经济信息:工业化初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低趋高;工业化中后期,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高趋低;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对环境的污染降到环境容量以下。这说明经济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但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积极作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利于发挥财政支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技术进步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能带动环保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减缓环境恶化。 (2)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企业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自主创新道路,节能减排。消费者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热点材料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材料二 2016年1月17日,淄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淄博市人民政府市长周连华,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建设齐鲁创业创新谷、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学院等高品质创业创新平台,为创客人才和初创企业提供全程服务。积极引进和组建各类天使、创业和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大企业开展定制化生产、众筹众包等商业模式创新。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热点分析 【问题1】 分析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 (1)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劳动者的创造潜力,有利于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2)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市场供给和形成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4)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问题2】 分析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创新的依据,并说明我国应如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分析】 (1)依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基础还未牢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很欠缺。 (2)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方针政策。全面深化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改革教育体制,培育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人才。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命题预测 1.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 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能够保证产业的良性发展 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 B. C. D. 【解析】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绝对,产业的良性发展并不是重视科技就能保证的;说法过于绝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并不是单纯的靠国家重视科技就能解决的。,A,2.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经济意义是 ( ) 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区域发展平衡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升级 加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A. B. C. D. 【解析】此科技进步与区域协调发展无关,排除。此题没有强调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排除。科技进步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故答案为B。,B,1.(2015海南高考)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10%。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 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 B. C. D. 【解析】本题设问的切入点是从供给角度看,是从消费角度说的,不符合题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交易越来越普及,网络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很多生产商增加投资,符合题意,入选;网上交易的方式涉及的内容丰富,降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只要网络认证有效信息、合理合法经营即可,符合题意,入选。,C,2.(2015广东高考)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了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 ) A.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 B.用公司股份制替代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D.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解析】从材料中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该模式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D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就业机制”无关,不选A项;B项中“替代了”说法错误;C项中“体现和标志”夸大了该模式的功能。故答案选D项。,D,3.(2015重庆高考)发达国家在外包制造业的同时,也将污染排放“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中国22%的一氧化物和17%的黑碳颗粒物排放与出口商品制造有关。这警示我们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 ( ) A.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B.关闭造成污染的外向型制造企业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D.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解题时抓住题干中“根本上”,针对材料中情况,必须要优化产业结构,C项符合题意。A项中“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不可取,不选;B、D两项都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这一要求,不选。,C,4.(2014安徽高考)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统筹城乡发展。题干中“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强调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规模,推进城镇化速度,而是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城乡发展,符合题意且正确,排除。故选择A。,A,5.(2011新课标全国卷)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 ( ) A.它利润高,发展快 B.它是基础性产业 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解析】我国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它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D项入选。基础产业是指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决定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产业群,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能源、电力、水利及节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产业,而信息技术产业不属于基础性产业,排除B项;A、C两项不是我国重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因,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