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儿歌《蝈蝈和蛐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16010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儿歌《蝈蝈和蛐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语言:儿歌《蝈蝈和蛐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语言:儿歌《蝈蝈和蛐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_大班语言:儿歌蝈蝈和蛐蛐教师:_学校: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大班语言:儿歌蝈蝈和蛐蛐【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模仿儿化发音及角色的音调,尝试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儿歌内容。2、在听、说、看、演、玩中感受体验京韵儿歌幽默诙谐的独特韵味。3、懂得不能随便说大话的道理。【活动准备】课件,录音,头饰道具若干,双响筒。【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了解儿歌中角色的称呼。1、听蝈蝈和蛐蛐叫声,引起幼儿的关注。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在草地上玩过呀?师:听听看,这是什么声音呀?(蝈蝈录音,同时出示国画背景)这是什么声音呀?再听听看,是什么声音呀?(放蛐蛐录音)哟,你们都听出来了,是什么声音呀?哦,蟋蟀,是吗?我们来看看,(出示蝈蝈、蛐蛐图片),是谁呀?这是谁?(蝈蝈)这是?(蟋蟀)。哎,我们南方人呢叫它叫蟋蟀,北方人呢,叫它叫蛐蛐儿。叫什么?(蛐蛐儿),对。2、看国画风格的图片,认识蝈蝈和蛐蛐小哥俩儿。师:今天呀,蝈蝈儿和蛐蛐儿来了,你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看。(根据小朋友说的,出示)如果小朋友说到颜色不同,就在的表格中出现不同颜色,如果说到大小,就出现大小标记。谁大呀,谁小?蝈蝈大,用蛐蛐小,用小标记来表示。蝈蝈大,我们叫它哥哥,蛐蛐小,我们叫它弟弟。二、在看看、找找、说说中学习儿歌前半部分,发现并体验儿歌的独特韵味。1、教师在节奏鼓点中,表演儿歌前半段,引发幼儿学习愿望。师:这小哥俩儿呀,今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下面请听陆老师来说一段。我是蝈蝈儿,我是蛐蛐儿,我是哥哥,我是弟弟。南山坡守着那块青草地儿,吃饱了肚皮就吹牛皮儿。好不好玩,想不想再听一遍?这一遍呀,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听听看陆老师讲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地方,挺好了。我是蝈蝈儿,我是蛐蛐儿,我是哥哥,我是弟弟。南山坡守着那块青草地儿,吃饱了肚皮就吹牛皮儿。2、共同寻找儿歌的特点,模仿儿歌里有趣的发音、动作。师:听到了哪些?什么时候吹牛皮儿呀?(吃饱了肚子就吹牛皮儿,出示5)刚才小朋友有没有听到,陆老师在念的时候,吹牛皮儿,我把舌头卷起来了说的,谁来说说看的。这是北方人说话的习惯,他们会把最后一个音,用舌头卷起来。吹牛皮儿。(请两个幼儿模仿一下)发现带儿化音词眼,模仿体验北方人说话的特点。师:还有哪些地方也有这个儿化音?(守着那块青草地儿)还有呢?看图谱整体说发现动作夸张有趣,表现对应角色的典型动作。刚才呀,陆老师在念的时候,还怎么样了?(引导幼儿说出动作夸张)我做了什么动作,做了哪些动作?发现角色发音不同,尝试发出有粗细轻重区别的音色。师:蝈蝈和蛐蛐儿讲的声音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了?谁大呀?谁小呀?蝈蝈的声音大,粗粗的,响响的,蛐蛐的声音小,小小的,细细的。3、用儿化音、动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儿歌,在说说做做中感受京韵儿歌的趣味性。师:那我们要不要来一次?想不想来一次,看着这图谱来。幼儿集体表演。刚才我发现这只蝈蝈的声音很响的,这边的蛐蛐声音细细的,我一下子就分清楚了,谁是蝈蝈,谁是蛐蛐儿。想不想再来一次。刚才我还听到他说的儿化音特备棒。吹牛皮。这一次要把动作、表情、儿化音、声音的高低,都要念出来,再来念一次。三、在听听、玩玩、演演中学习儿歌的后半部分,大胆表现哥俩吹牛的语言和动作,体验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1、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来解释吹牛的含义,为后半部分儿歌内容作铺垫。这小哥俩儿呀吃饱了肚皮就在南山坡上吹牛皮儿,猜猜看,他们会怎么吹?谁吹的,要把它讲出来。你真牛。蛐蛐会吹些什么?你来吹吹看。这小哥两呀真能吹,他们到底在吹些什么呢?想不想听一听?2、听录音,感知儿歌的句式结构。这小哥两呀,能不能吹?真厉害,那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听仔细呀?3、看图帮助了解对白含义,借助动作提示儿歌内容,表现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样。分角色听,出示。蝈蝈吹了些什么呀?这个蝈蝈呀可真能吹,这么多动物,恐龙啊,老虎啊,大象啊,都归他管,叫它朝东,他不敢朝西,你觉得他现在是什么样的感觉?谁来把蝈蝈骄傲、得意的动作表演一下的?叫它朝东他不敢朝西,这个动作要怎么做?想不想把蝈蝈这个吹大牛的话一起来表演一下小蛐蛐可不甘示弱啦,他也要来吹吹大牛啦。(出示蛐蛐吹牛录音)听明白了吗?小蛐蛐也厉害了,他说了些什么话呢?(他们个个都称我为皇帝)小朋友,你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吗?皇帝是谁呀?谁来告诉我?皇上是古时候最有权力的人,是不是?还听到什么有趣的?谁来称我为皇帝,我们一起来把小蛐蛐得意的神情表演出来。4、分角色练习对话,在呼应表演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儿歌的内容和动作。教师带上蝈蝈头饰,:看,我现在就是蝈蝈,你们就是蛐蛐儿,我们来打个招呼,老弟呀(老哥呀)老弟呀(老哥呀)那我来了啊“”小朋友“”我现在是,(蛐蛐),你们就是(蝈蝈)同上。四、语言、声音、节奏、动作、头饰配合完整表演儿歌,体会并大胆表现京韵儿歌的趣味性.1、戴头饰两两结对表演儿歌,拍手打节奏欣赏同伴的表演。看,陆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的蝈蝈和蛐蛐,想不想来?请蛐蛐做这一边,蝈蝈做这一边。这边是蝈蝈老哥来打声招呼,想不想来表演一下。这边是南山坡,来,一个蝈蝈对一个蛐蛐,有没有准备好。好,来。(打节奏)我喜欢这只蛐蛐,他把动作都做出来了。提要求,再来表演。这小哥牛皮可吹大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怎么了?(出示公鸡)教师表演最后一段。发生了什么事情呀?一只大公鸡原来呀,说大话、爱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能不能说大话。第 6 页 共 7 页幼儿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