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5227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考纲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的物质 循环。 名师解读 1.学会分析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2.了解地 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的概念。3.掌握三大类 岩石的成因、特点及转化过程。,第1课时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震波,考点一 地球的结构,知识整合,较快,较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3地球的外部圈层 (1)A_: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2)B_:由_、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3)C_:广泛分布于岩石圈,_和水圈中。,大气圈,水圈,液态水,生物圈,大气圈,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深度思考,(2015浙江湖洲八校联考)图示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题组递进,(1)图示区域地壳的厚度分布特点是 ( ) A北部低,南部高 B中间高,四周低 C中部地区变化大 D东部地区最薄 (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那么0千米应为 (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解析 第1题,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可知,中部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密集,说明该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大。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起算面,则0千米莫霍面代表。 答案 (1)C (2)C,1(2011大纲文综,1)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 D,走进高考,2(2010江苏地理,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 火山灰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 A,1矿物 (1)概念:具有确定_、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考点二 地壳的物质组成,知识整合,化学成分,固态,2岩石 (1)概念: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_组成的体积较大的_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_、 _和_三大类。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矿物,固态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冷凝,(4)沉积岩的特征:具有_;含有化石。,风化,固结,结构,成分,层理构造,深度思考,(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1)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如图2)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3),(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图4)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5),1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题组递进,(1)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 断层的发生 砂岩沉积 页岩沉积 岩浆的侵入 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B C D (2)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解析 第(1)题,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出现了页岩的沉积,页岩上面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接着,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已形成的岩层断裂错位。第(2)题,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 (1)C (2)C,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为石灰岩),完成(1)(2)题。 (1)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沉积岩 B属于沉积岩 C属于变质岩 D属于岩浆岩 (2)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应属于岩浆岩。第(2)题,均为沉积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下,所以形成时间早于;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侵入岩,其形成晚于其所在岩层,所以形成晚于;为变质岩,形成时间晚于,形成时间最晚。 答案 (1)A (2)C,1(2012浙江文综,4)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下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走进高考,解析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是丹霞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 答案 C,2(2012山东文综,3)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地壳物质循环等。读图可知,甲向上拱起为背斜,其顶部缺失说明该地先是受到外力侵蚀,甲上覆岩层为沉积岩,说明该地在受到侵蚀之后又发生了沉积作用;然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故D项正确。 答案 D,1地质循环 (1)概念:原始地壳形成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_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_能热能机械能。,考点三 地壳物质循环,知识整合,软流层,放射,2岩石的转化 (1)参与循环的地壳物质名称:_;岩浆岩;_。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作用:A冷却凝固;B_;C_;D高温熔化作用。,岩浆,变质岩,外力作用,变质作用,【温馨提示】 要使岩石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量来源,地壳内部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能是岩石转化的动力;二是物质运动,地质循环和外力的搬运是岩石转化的链条;三是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上升冷凝、高温熔化是岩石转化的基本条件。,深度思考,【判读技巧】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岩浆:三进一出。 岩浆岩:一进三出。 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2判断箭头含义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 ( ) A和 B和 C和 D和,题组递进,(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 Aa变质作用 Bb风化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 Dd侵蚀作用 (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 A有层理构造 B常含有化石 C多气孔构造 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以推断出代表沉积物固结以后形成的沉积岩;代表经过变质作用后生成的变质岩;代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喷出岩;代表岩浆侵入地壳而冷却凝结成的侵入岩。其中喷出岩和侵入岩都是岩浆活动的产物。,第(2)题,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作用分别为:a固结成岩,b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c重熔再生作用,d上升冷凝作用。第(3)题,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是喷出岩,其典型特征是多气孔构造。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美观是花岗岩(侵入岩)的特点。 答案 (1)C (2)C (3)C,2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箭头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方向,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断层的形成与有关 D均属于内力作用,(2)下列能够反映甲乙转化过程的是( ) A长石花岗岩 B页岩板岩 C化石石灰岩 D大理岩石灰岩 解析 第(1)题,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甲沉积岩;岩浆侵入地壳中经冷却凝固形成丙侵入岩;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乙变质岩;变质岩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对照各选项可以发现,花岗岩、石灰岩不属于变质岩。 答案 (1)D (2)B,(2013上海地理,56)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据此,回答12题。,走进高考,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 A B C D 解析 第1题,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大理岩。过程代表变质作用,则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第2题,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表示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 答案 1.C 2.C,3(高考经典)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 ( ) A B C D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 B C D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可知代表重熔作用,代表岩浆活动,代表地壳运动,代表变质作用,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属于岩浆冷凝作用。第(2)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的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 (1)B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