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5122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复习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复习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习目标,1、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根据案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或“缩小”。,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一)正面影响: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 洪峰,枯水期 河流水量,起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 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 灾害、枯水期发生 灾的可能和强度。(植树造林也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削减,补充,洪水,旱,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中,表示洞庭湖入湖、岀湖径流量的变化示意图。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 B. C. D.,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二)反面影响:人类超强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如:破坏植被,导致;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 过度排放污染物,导致。,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一)对人本身的影响: 1、人类本身是一切灾害损失中最重要的; 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 (1)人能够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2)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都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一)对人本身的影响: 结论:减少人自身的易损程度,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中的人员伤亡,是非常有效的和重要的减灾手段。 自行阅读“案例1”。,绵阳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1、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是四川省优秀校长,他担任校领导后,下决心花40万元将造价才16万元的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消除了隐患; 2、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是什么让两千多名师生无一伤亡?,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不同: 1、人类活动会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2、在灾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土地易损程度不同。 如:地震中,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对策: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见案例2 结论:工程措施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思考:为什么城市中易出现洪水?,原因:因为城市硬地面使雨水不能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因此也就增加了城市发生洪水灾害的可能性 。,又如: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洪水径流增加,加重了城市的洪水灾害。(读图1.29),结论:人类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方式,有可能会改变灾情。,(2012天津卷文综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2011年夏,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 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 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 交通堵塞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排水不畅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 A B C D,C,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经济雄厚,政治稳定 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建设防灾系统,灾害发生时,能迅速救援,恢复生产生活,经济薄弱、政局动荡、人心失稳 救灾不力、防灾无措,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灾情“缩小”,灾情“放大”,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但没有损失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D,(一)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二)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图1.32),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 经济水平由_到_;灾害种类由_到_; 减灾能力由_到_;财产损失越来越_。,低,高,少,多,弱,强,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