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十 选修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4952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十 选修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十 选修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十 选修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十 选修地理,2016高考导航适用于全国卷,专题十 选修地理,体系构建,速填:_ _ _ _ _ _ _,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监测,救援,自救,地质,水文,气象,切脉高考 纵观近五年全国课标卷的高考命题可知:多以重大自然灾害的图文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危害、防御措施及其产生的次生灾害等。 今后命题重点仍是以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为载体,考查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产生的危害及防御措施。,专题十 选修地理,考点一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成因危害及次生灾害防御措施。,(2014高考全国卷,T43,10分)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思路分析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断裂带”“强烈地震”“多次_”等。 (2)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说明”“地震后” “_灾害严重”“原因”等。,降雨,次生地质,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密集,降雨,标准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变式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并说明地震后易发生的次生灾害类型。 解析: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区域多地震的原因,结合地震和地形等特征分析地震后易发生的次生灾害。 答案: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 次生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堰塞湖等。,1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分布的比较,岩石圈内部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强度大、过程短、破坏严重,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和东非、大西洋洋底,强度大、过程短、破坏严重,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山区暴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一般发生在岩体破碎、地势起伏大、植被稀少、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的山区。多与地震带分布一致,强度大、过程短、破坏严重,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小,(2)地质灾害的防御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2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而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具体如下所示:,3世界主要地震带及成因,(2014高考全国卷,T43)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其成因,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由图可知,位于 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 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考点二 水文灾害 水文灾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及次生灾害防御措施。,(2015高考全国卷,T43,10分)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思路分析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沿海地区城市”“严重_”“时有发生”等。 (2)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分析”“M市”“重度涝灾” “_原因”等。,涝灾,自然,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平原,台风,标准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变式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简述M市城市内涝严重的人为原因及治理措施。,解析: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主要与城市建设有关。治理措施也应从城市建设方面考虑。 答案:人为原因:城市建筑用地多,地面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易形成地表径流;城市排水管网设计不合理;城市中植被覆盖率低。 治理措施:加强城市排水管道建设,增强雨季排水能力;铺设渗水砖,增加地表水下渗;加强城市绿地和城市水域建设。,1我国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易导致涝灾发生,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封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影响城市、交通、工业等,710月(8月、9月最为集中);东南沿海,由台风(热带气旋)引起,春季和秋季;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由温带气旋和冬季风引起,影响东部沿海地带的城市、工业、交通、海洋渔业等,2.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 曲,流速缓慢,水流不畅。 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2)人为原因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3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4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上游修建水库蓄洪,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3)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4)治理黄河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治理长江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2013高考全国卷,T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水文灾害,解析: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洪灾原因。该区域位于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居民点位于河谷中的河流两岸,易发生水灾。应对措施可从修建水库、将居民点迁出河谷(即迁出高风险区)、修建堤坝等方面回答。 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考点三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及次生灾害防御措施。,(2013高考全国卷,T43,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思路分析 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1)文字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相对固定”“影响”“产量和质量”“东北地区”“持续_”“春播时间”“推迟”等。 (2)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分析”“持续低温”“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影响”等。 知识迁移应用:持续低温,农作物不能及时播种或播种后影响发芽、生长,导致农作物生长延缓和生长缓慢,缩短了农作物生长时间,使其合成的有机物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低温,标准答案 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 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 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变式训练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简述东北地区多低温冻害的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解析:可以从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方面分析。防御措施主要从农业技术方面分析。 答案:原因: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春季受寒潮影响大,多低温冻害。 措施:培育耐寒品种;推广薄膜覆盖和温室种植等。,1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东部季风区,春夏季节,主要由夏季风强弱、进退引起,弱北旱南涝; 强南旱北涝,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副热带高气压(反气旋)控制,酷热少雨,抗旱 灌溉,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潮,及时预报, 做好抵御 台风过境 的准备,华北地区,36月,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未到,降水少,干旱少雨,引水 灌溉,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冬半年,强冷空气活动,降温、大风、雨雪、冻害,及时预报, 作物覆盖、 烟熏等,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土地沙化、大风,沙尘飞扬,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2.干旱灾害的发生机制,3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3)加强防灾演练。,4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的答题模板 (1)气象灾害的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2)气象灾害的成因,长时间没有降水(持续性降水)导致干旱(洪涝); 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稳定加剧了旱涝灾害,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经济损失较大,(3)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修建各种减灾防灾的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2015湖北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我国2014年3月干旱严重区范围示意图。 指出图中A、B、C对应的地形区名称,简述图示地区严重干旱对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气象灾害,解析:从图中可知A、B、C分别是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严重干旱会影响人畜用水及工农业生产。 答案:A横断山区,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 影响:人畜缺少饮用水源;农作物因缺水枯萎,影响农作物的正常播种,农业减产;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生态脆弱、退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河段干涸或断流;引发森林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