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4347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一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因素的两层含义 (1)绝对区位: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 农业土地 的合理利用。 3.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比之下, 自然 因素较稳定,而 社会经济 因素发展变化较快。,考点一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1.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 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 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 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很大,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农业区位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再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判断,3.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命题视角一 自然条件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题。,1.(2016北京文综,10,4分)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答案 B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洋流等。影响农作物分布界线的主要 因素是气温,排除A、C项;由燕麦种植北界走向可知,西部气温偏高,读 图可知,西部地形平坦,且临近波罗的海,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 偏高,B项正确;芬兰西北部受西风影响,又地处迎风坡,因而阴雨天气较 多,D项错误。,B,命题视角二 自然条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 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下题。,2.甲、乙、丙分别位于 ( )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答案 C 本题考查巴西、南非和印度的玉米生产活动过程。据图可 知,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是春播、秋收,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种植 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地区最接近,故甲位于与中国同处于北半球的印 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地区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 四个选项,可确定C项正确。,C,命题视角三 农业区位的分析 3.2015北京文综,40(2),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在上图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答案 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 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土 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 温差大。,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若选择甲地,则由图可知,甲地位于埃及,属于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 候,农作物主要为棉花、水稻、小麦等,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 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从土壤、水源、气候 (日照、热量、温差)等角度考虑。 若选择乙地,则由图可知,乙地位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塔里木盆地),农作物主要为棉花、水稻、小麦等,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 的绿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从土壤、水源、气候(日照、热 量、温差)等角度考虑。,1.积极影响: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 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等),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农业文明。,考点二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不利影响: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下表:,方法技巧 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 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 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 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命题视角一 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1.(2015北京海淀期末)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四个国家玉米主产 区的位置。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与各自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 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2)关于玉米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A,答案 (1)C (2)A (1)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以国有农场经营 为主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乙地位于南非,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 丙地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商品率高;丁地人口 密度较小。(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东 北地区农业开发强度较大,黑土流失等问题较为突出;南非的主要植被 是草原;不合理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而非水资源枯竭;农业生产对原 有生态影响较大,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命题视角二 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 2.位于温哥华市中心一座停车场顶层天台上的温室农场是北美首家采 用垂直耕种方式的城市农场。它采用垂直耕种系统,560平方米的面积 每年能出产约6.8万千克的蔬菜。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有关垂直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造成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 B.节省城市用地 C.使地面沉降速度增加 D.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 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增加土地生产效率 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带动农业向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 A. B. C. D.,B,C,答案 (1)B (2)C (1)读图可以看到,垂直农业采用垂直的方式发展农 业生产,可以减少占用城市土地,B项正确。绿色植被减少了太阳辐射对 地面的照射,蒸发减少,垂直农业不会导致城市水资源短缺,A项错误。 垂直农业不会引起地面沉降,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垂直农业主要提 供的是蔬菜,D项错误。(2)根据材料可知,垂直农业主要是生产蔬菜,因 而对谷物生产带来的冲击很小,错误。单位面积土地的实际产量增 加,可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正确。该农业分布在市内,不易受自然灾害 影响,错误。垂直农业可以带动农业向高效、集约化方向发展,正 确。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