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母与子.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14191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母与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母与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母与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_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母与子教师:_学校: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母与子【主题名称】 大班下册主题一爱心对对碰次主题二甜甜蜜蜜 【活动名称】母与子 【执教人】牛晓静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目标】 1、 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的纯朴、真实、感知作品中的生活情趣和温暖的亲情。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 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对妈妈的浓浓的爱。 【活动准备】 1、母与子挂图 2、准备各种母与子图片,包括动物图片。 3、李老师和儿子从出生到生日的各种照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出示挂图母与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1) 鼓励幼儿说一说画面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在干什么?画面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看了这副画有什么感受?(很幸福,很温暖,很温馨)如果你是画面上的小宝宝,你会怎么想? 二、 基本部分 1、 老师介绍作者、作品名称及表达的意图。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作品的名称为什么定为母与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2、 请幼儿根据画面讲一个故事。 3、 观看 李 老师怀孕到生子,以及孩子妈妈长大的生活照。边提问边看。 4、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讲述2-3个小朋友,请小朋友欣赏老师准备的各种母与子的生活照片。通过欣赏再讲述。 5、 请幼儿分组讲述自己的故事。 6、 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送给妈妈一句话 做些什么? 【结束部分】幼儿一起欣赏关于动物母与子的图片,植物的,(向日葵) 7、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与妈妈“爱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大家点评: 1、 整体结构好,由名画导入身边的故事。 2、 老师具有亲和力,应变能力强。 3、 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 4、 导入好,润物细无声。 5、 老师上课的的提示语言好。 6、 老师准备的各种图片很精彩。 7、 添加小朋友和妈妈的生活照更好。 8、 图片名字可以多样化,如:妈妈我爱你第 4 页 共 6 页大班美术欣赏活动:郑板桥的墨竹图设计意图: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国画的接触很少。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选择我国古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创作的几幅墨竹图供幼儿欣赏,让幼儿通过看、摸竹子,在了解竹子的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感受国画的表现特点和它的意境美。以中国传统艺术国画作品作为欣赏对象,旨在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国画的绘画工具。2、欣赏画家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事物,感受国画的意境美。3、尝试用水墨画竹子、竹叶,体验动手画国画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萌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1、用实物竹子布置活动场地。郑板桥的墨竹图四幅。2、通过录像欣赏竹林的美3、国画材料和绘画工具教师和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看实物竹子,通过让幼儿看、摸竹子,了解竹竿的颜色、粗细、形状以及竹叶的形状等。师:竹子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用鼻子闻,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2、通过欣赏录像竹林深处,让幼儿感受一片片竹林的美。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走进竹林,你们感觉怎么样?3、让幼儿欣赏国画大师郑板桥的墨竹图。师:你们喜欢竹子吗?古时候的画家也很喜欢竹子,他们经常边欣赏竹子边把它们画下来。(出示墨竹图)师:这些画是简笔画吗?(让幼儿知道这是中国画)师:它们是我国的国画大师郑板桥画的。(简要的向幼儿介绍郑板桥)师: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画面上的竹子颜色有没有一样?浓墨画出的竹子感觉离我们远还是近?那淡墨呢?(感受墨色的深浅变化)师:这些竹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粗细、长短、直斜)为什么有这些不同?4、进一步欣赏下载的郑板桥的其他的作品。教师小结:画家郑板桥爷爷画的是一片竹林,静静的竹林画得很美,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竹子的粗细、高底、远近。让我们看了感觉很舒服。5、教师介绍国画材料以及使用方法。示范如何画竹子和竹叶,注意如何让墨色有深浅变化。6、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竹子。第 5 页 共 6 页幼儿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