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2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3879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2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2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2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 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考情统计,主干串讲,史料分析,高考链接,考情统计,主干串讲,一、经济上,人类社会生产的飞跃 1.生产力飞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经济结构和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工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在工业生产中先是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后来垄断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3.世界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渐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生活方式的改变: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意识增强。,二、政治上,民主化进程的加速 1.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加快: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已经建立民主制度的英国、美国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国、德国等国则确立了民主制度。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面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欧美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一 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为人类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思想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三大进步思潮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内涵不断发展演变,流派众多,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内涵。,2.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工业革命后,民族主义在欧美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但是部分民族主义者为其殖民扩张进行辩护。在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成为民族解放的理论武器。 3.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利器,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四、科技文化 1.科技上:科学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突破层出不穷,尤其在物理学(电学)、生物学(进化论)、化学(元素周期表)等领域。 2.文化上:工业革命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这一社会现实深刻体现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作品中。科学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印象派、电影、电视都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五、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1.贫富分化严重: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2.东西方关系的逆转: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加快,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环境污染严重: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4.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 5.世界大战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史料分析,一、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材料 从17世纪末开始,一种追求和进取的精神开始在全英国弥散,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与鼓励,结果就激发了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技术大革命,这是工业革命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因素。作为这种追求的结果,英国在物质财富的生产方面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率先跨进了“工业民族”的行列。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精神对英国的影响。,【解读】问题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答案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材料里面,还应该包括所学知识。从答案的结构看,材料提供的是直接影响,也就是工业化,由所学可以间接推导出对城市化的影响。,答案: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二、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材料 1843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主编托马斯奥克利对当时各阶层死亡的平均年龄有过统计:,【问题】表格中的数据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 原因。,【解读】第一小问“特点”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数据反映的规律性结论,一个特点是地区上的差异,另一个是社会阶层差异;“主要原因”需要结合所学进行回答,需结合“1843年”的时间信息,从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的角度回答。,答案:特点:英国居民死亡的平均年龄存在地区差异(或答工业区明显低于农村地区)和阶层差异(或答工人技工阶层明显低于其他两个阶层)。 原因:工业革命造成社会分化加剧,也带来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高考链接,角度一 工业革命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1.(2017全国卷,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D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民总收入增长的幅度要远远高于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在17551797年,工人的工资甚至出现了下降,这说明有产者的收入要高于工人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得出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基于以上分析,A项的“同步”错误。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技术革新,B项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人的工资整体上也在增长,问题是速度较慢,C项错误。,角度二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 2.(2016全国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A 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与食物短缺矛盾,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角度三 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建设 3.(2016全国卷,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解析:A 材料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尚未有统一的铁路轨距,体现了美国当时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A项正确。“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材料体现不出,B项错误;铁路轨距的不同并非由科技水平原因导致,C项错误;材料强调“轨距不同”,而非“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D项错误。,角度四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发展 4.(2015全国卷,33)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B 结合所学可知,英、美、法、德是当时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四个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之所以在世界工业生产比重出现下降,不是因为本身发展缓慢或者倒退,而是其他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比如日本、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B项正确。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不仅仅是英、美、法、德,另一方面,四国工业生产仍然占世界的72%,因此,A项判断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初四国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是,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绝大部分仍然处于农耕时代,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C项错误。从四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比重就占到世界的72%推断,工业化仅仅是极少数国家的事情,从整个世界看,绝大部分国家仍然处于农耕经济阶段,世界经济结构变化不大,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