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3842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5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考情统计,主干串讲,史料分析,高考链接,考情统计,主干串讲,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的治国主张 儒家认为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西周礼乐秩序。 墨家认为是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平等、兼爱的社会。 道家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 法家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2)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 儒墨之争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 儒道之争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 儒法之争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2.与时俱进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政治地位的起伏 (1)春秋战国时期 创立和发展: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期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涵,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特点:此时儒学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 地位:“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因与现实政治脱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2)秦朝时期 政治地位: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议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 特点: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到毁灭性摧残。 (3)西汉时期 改造: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的儒学体系。 政治地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获得“独尊”地位。 与先秦儒学关系,特点: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4)宋明时期 转型与成熟: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 政治地位: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与先秦儒学关系,特点:儒家思想理论化、哲学化,儒学服务政治统治的功能和修养身心的社会功能趋向一致化。,(5)明清之际 进步思想家的重要思想主张,与先秦儒学关系,特点:继承发展了儒学,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修养。 (2)有利于调解人际关系,缓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民族精神。 (5)有利于国家统一。 4.“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 (1)形成过程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实现统一后的秦朝,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统一,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西汉,面临着生产遭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比较温和的儒家思想为宜。汉武帝一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2)发展: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 (3)影响: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二、中国传统科技创新 1.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外传以及世界影响 (1)概况 造纸术:西汉时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火药:唐代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世界影响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2.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 (3)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 3.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和四大医术 (1)四大农书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介绍北方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氾胜之书:西汉农学著作,总结了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农书:元朝王祯,综合南北经验,涉及农林牧副渔,附有农器图谱(有水排、木活字等记载)。,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科技,达到传统农业科学顶峰。 (2)四大医书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提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论,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神农本草经:东汉出现,较早的药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三、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 1.书画艺术 (1)主要字体概要,(2)古代中国绘画风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随波逐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 出现。 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两宋: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3)文人画的主要特点 写意手法,不重色彩,讲求神似。 追求意境和气韵,寄托情怀。 非功利目的,自娱性质。 形式上诗书画印一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 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 2.文学、戏曲艺术 (1)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2)京剧的艺术特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模式。京剧的表演艺术,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它的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多采用虚拟性的动作,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的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3)全面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诗歌方面,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汉赋以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同时也体现了科举制的推动作用。 唐末至宋元时期,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壮大,又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数量多、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特别是反封建小说的增多,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史料分析,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家思想 材料一 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 吴虞说孝(1920年),材料三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孝亲尊师善待人。” 中小学生守则,【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解读】材料从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顺序介绍“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古代孝作忠,近代孝有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含义,现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答案: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孝”被赋予不同的要求和作用。 在封建社会,社会等级严格,“孝”还要求“忠”;在近代中国,思想逐渐近代化,开始关注自由、平等的观念;在现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未成年人享有合法的权益,国家、社会、家庭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成长。,二、中国古代科技 材料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问题】依据材料,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解读】 第一小问根据“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归纳回答。,答案: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高考链接,角度一 儒家的理想化政治诉求 1.(2015全国卷,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C 古代儒家学者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C项符合题意。儒者批评现实政治并以“三代”之美规劝君主,不能说明儒者不能适应现实政治,也不能说明其反对进行社会变革,A、B两项错误。儒者期望实现古代曾经达到的贤良政治的高度,并不是要求复古,D项错误。,角度二 汉字的演变 2.(2017全国卷,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A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汉字在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写法的变化,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汉字简化,利于书写传播。结合战国时期的文化特征分析,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私人教育兴起和士人阶层兴起,文字使用频繁,文化下移,推动了汉字的日渐简化,故答案为A项。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且书写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是在汉代,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实施并未对字形产生重大影响,排除C项;“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中国以后,D项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角度三 儒学的趋时更新 3.(2015全国卷,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孟儒学主张仁政和民本思想以及教化,而汉代董仲舒改造了儒学,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提出“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宋代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具思辨性、哲理性,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个人的修为,重视孔孟学说,如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解析:第(2)问,根据材料“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等概括。第(3)问应辩证地阐释。 答案:(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