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3657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整合,1兴起背景 (1)兴起原因:_后,中国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2)思想动员:洪秀全创立_,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2主要过程:1851年_,运动兴起1853年定都_(南京)并颁布 _,形成与清政府对峙局面1856年_,由盛转衰1859年洪仁玕提出_,以重振国政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鸦片战争,“拜上帝教(会)”,金田起义,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资政新篇,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3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主要内容。 土地分配:本着“有田同耕”和“_”为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产品分配: 以“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为原则,实行圣库制度。 (2)评价。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_斗争的思想结晶。,知识整合,无处不均匀,反封建,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空想性:体现的_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行。 4改革、救国方案资政新篇(1859年) (1)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改革。 (2)评价: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_的社会改革方案。,知识整合,绝对平均主义,资本主义,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特别提醒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分配体现男女平等,具有反封建性质,但实际上是巩固、发展了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与时代发展相悖。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它只能说明农民阶级个别领导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知识整合,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考点二 辛亥革命,1.革命背景 (1)政治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2)经济背景:甲午战争后,_得到初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兴中会等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知识整合,民族资本主义,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2主要过程 (1)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 政治纲领:“ _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阐发为_)。 意义: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推动全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2)武昌起义(1911年)。 概况:1911年10月10日爆发,成立_,定国号为“_”。 影响:10多个省响应并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知识整合,驱除鞑虏,三民主义,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 (3)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元旦)。 概况:定都_,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_为国旗。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4)清帝退位(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912年3月)。 主要内容。 A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知识整合,南京,五色旗,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B国内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国民享有基本自由和权利。 C规定_体制和_ (针对袁世凯)。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_ 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6)革命受挫(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知识整合,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3历史意义 (1)性质: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 。 (2)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_,建立了_ 。 _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知识整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君主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特别提醒 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等。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被推翻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封建统治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是辛亥革命。,知识整合,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探究一 核心主题 . ,核心探究,【主题1】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马恩1860中国纪事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问题1: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 提示1:材料一是从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材料二、材料三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意识进步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 问题2: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 提示2:材料一的理由:太平天国的斗争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材料二、材料三的理由: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之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历史潮流。,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主题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钦定宪法大纲,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问题: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请分析其变化的意义。 提示:变化: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从臣民到公民;从人治到法治。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主题3】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材料一 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成功地将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民国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 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材料三 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问题:根据以上史料,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提示:材料一中“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材料二反映新建厂矿企业和资本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材料三中“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等信息反映了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探究二 核心归纳 . ,核心探究,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国民享有基本民主权利,体现出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而保证资产阶级民主。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和要求。,核心探究,(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出民主化、法制化潮流,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中的一座丰碑。,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2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1)从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和近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人民基本民主权利,推动中国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是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的里程碑。 颁布奖励实业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扫除了障碍和提供了重要政治前提。,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颁布法令,废除陋习,推动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近代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增强。但封建思想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国民思想整体上没有真正解放。 (2)从革命史观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和封建专制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近代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增强;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转型创造了政治、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但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核心探究,(3)从全球史观角度来说,对亚洲他国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4)辛亥革命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产物,同时,这些因素也是导致革命失败的原因。,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 ,命题研判,地方历史文化和地方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纷纷打出历史文化牌,其背后透露出地方历史文化的价值。以重要城市的发展理清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历程是值得关注的视角。,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题点】 近代中国城市革命 1中国近代的一份历史档案这样写道:“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北洋)六镇诸军防卫”。据材料,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尝试命题,C,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六镇”是指清末新政中编练的新军,因此可以判断是辛亥革命,选C项。,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二 新材料新情境 . ,命题研判,【题点】 近代化方案资政新篇 2(2014青岛市二模)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尝试命题,D,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当时的时代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从政治上来说,是从人治走向法治,故D项正确。A项属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A项错误;B项“俱用国库”属于配给制,与资本主义发展背道而驰;“物物归上主”,与资本主义社会保护私有制相冲突,C项错误。,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D“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三 紧扣主干知识 . ,命题研判,本课的重点知识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题点】 宪政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2014四川联测促改)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8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根据宪政原则,参议院的行为( ) A变更了政体,使社会动荡 B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C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尝试命题,D,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总统制是针对孙中山而设立的,责任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而设立的,从宪政的原则上讲是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故D项正确。,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 . ,命题研判,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近代的探究历程 以史观研究历史是新课标高考汲取学术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就是“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的变迁”。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表现为:经济上的 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先进化;现代化的前提民族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近代的探索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争探索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题点】 现代化探索 4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尝试命题,B,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方法突破 1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复习本部分内容时要明确一个“目标”、把握两部“文献”、三点“评价”。 (1)一个目标:推翻清王朝统治。 (2)两部文献: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近代化方案资政新篇。 (3)三点评价:反封建的革命性;减少近代化阻力;阶级局限。,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命题研判,2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复习本部分内容时要了解一个“组织”、了解两次“起义”、理解三项“成果”。 (1)一个组织: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2)两次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3)三项成果: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1. (2014广东文综)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B,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题干中“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的信息可知县长仍是科举出身,说明辛亥革命后,选官的方式和过去差别不大,再从题干中“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可以看出县长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说明辛亥革命后,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较大,故B项正确。,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2.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A,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故选A项。,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3.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B,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D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C项错误。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A项错误。,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4.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盟会不算是其重要成果,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D项。,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5.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 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A,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真题精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根据“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确定此时大概是1912年3月。这一时期报纸数量迅速增长反映了国人关注时事和局势变革,故选A项。此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刚颁布,不可能迅速产生重大影响,排除B项;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知识整合 核心探究 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栏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