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8讲俄国十月革命和“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3400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8讲俄国十月革命和“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8讲俄国十月革命和“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8讲俄国十月革命和“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38讲 俄国十月革命和“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概览,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 第一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是该时期的特征。,第38讲 俄国十月革命和“亚洲觉醒”的先驱 考纲要求 1.俄国十月革命 2.列宁 3.“亚洲觉醒”的先驱:甘地;凯末尔,本讲考点,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考点2 “亚洲觉醒”的先驱,1.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a.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b.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c.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2)进程 a.二月革命 (a)时间:1917年3月。 (b)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c)结果:推翻 罗曼诺夫王朝 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 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 b.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 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 和平 方式夺权。 c.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d.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攻占冬宫,推翻资 产阶级临时政府。 误区警示 俄国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是因为从革命任务来看,它是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 从革命结果来看,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3)结果 a.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b.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 家诞生。 (4)意义 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 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 展开辟了新的道路。,b.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的解放斗争。 c.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的新局 面。 巧思妙记 1.用“一、二、三”归纳十月革命 2.利用图示法记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拓展延伸 十月革命的特点 (1)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 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革命的道路是由各国所面临的国 际和国内环境决定的,具有特殊性,而不具有普遍性。俄国无产阶级的 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政府的军队大都在一战前线,使得城市革命 有了优势条件。 (3)在革命过程中,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 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2.列宁 (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1903 年,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 过了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 领。 在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 维克派,形成列宁主义。 (2)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 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a.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领导人民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实行 新经济 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c.建立苏联。 d.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对民族问题、国家资本 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启迪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列宁即刻发表了他 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 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 提示:因为二月革命刚刚结束,暂时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 府还继续进行着一战。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 的。 术语必背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俄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人类历史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 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题 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史料呈现 史料1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 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 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 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摘编自列宁四月提纲,史料2 布尔什维克领导着劳动人民,以疾风骤雨之势扫清了历史 的陈迹不论人们对于布尔什维主义的观感如何,这一点是无可否认 的: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事件之一,而布尔什维克的兴起则 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的大事。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读史指导 (1)史料1摘编自列宁的四月提纲。史料主要强调俄国革命从资本 主义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是指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成立,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说明俄国革命进入了社会主 义革命阶段;体现了和平夺权。,(2)史料2是现代评论史料。史料是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强调十月革命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重大。说明十月革 命的斗争方式为暴力革命;体现了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和世界都具有 重要影响。 史料应用 (1)史料1指出了俄国革命的方向是从 过渡到社 会主义革命。 提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依据史料1、2,归纳十月革命的特点。 提示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 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2)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 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 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4)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利用多元史观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典例 (2017北京石景山一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 出: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 治”。成功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革命,C,解题关键 成功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答案 C 材料中“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指的是社会 主义革命。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 命,故A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并非 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政治统治”, 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故D项错误。,1.(2016北京海淀期末)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内战 B.普法战争 C.俄国二月革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答案 D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中的建筑是冬宫。冬宫是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故A、B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 皇的统治,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战役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无产阶 级革命,故D项正确。,D,2.(2017北京昌平二模)2017年3月2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 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其中有右图这件绘制于20世纪早期的展 品:瓷盘中央是一座冒着白烟的红色工厂,周围放射出的光芒驱散了过 去专制社会的黑暗;一名男性(工人)从左侧走进,他手里举着锤子,脚边 有一个齿轮。这件展品宣传的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明治维新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答案 D 题干中的“20世纪早期”“红色工厂”“锤子”“齿 轮”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据此可判断这件展品宣传的是1917年俄国十 月革命,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7世纪,B、C两项都发生在19世纪。,D,3.列宁的主要贡献有 ( ) 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做了大量工作 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 领导苏俄人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领导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A. B. C. D. 答案 A 本题可用排除法,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19 24年初,列宁病逝,故A项为正确答案。,A,4.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他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 ) A.实行国家粮食税 B.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 C.实行余粮征集制 D.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 答案 B 根据所学可知,“改良”强调的是利用资本主义的东西,故 B项为正确答案。,B,1.甘地 (1)生平:出身于虔诚的印度教家庭,提出非暴力理论,1924年成为印度国 大党领袖,1948年遇刺身亡。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年领导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从政治到教育、经济、司法等方面不与殖民当局合作,给英国殖民 统治以沉重打击。1929年甘地再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功过评述 a.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把 一生都献给了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被尊为“ 圣雄 ”“印度之魂”。,考点2 “亚洲觉醒”的先驱,b.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一生 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 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c.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 性;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 的倒退。 2.凯末尔 (1)主要事迹 a.一战中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b.领导土耳其 民族独立 运动:1920年召开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当选 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击败外国军队,签订 洛桑和约 ,赢得国 家独立。,c.领导改革:废除素丹和哈里发制度,建立共和国;改革传统服饰和象征 物;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使宗教和教育分离;废除宗教法,使宗教 和法律分离;推动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2)评述 a.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 独立 和 现代 化的道路,开创了土耳 其的新时代。 b.凯末尔领导土耳其革命,赢得国家独立,为土耳其发展创造了条件,是 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 c.凯末尔改革使土耳其从 政教合一 的封建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 主义国家。 d.凯末尔革命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 主革命,是同时期亚非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的成功典范,也激励着亚非 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拓展延伸 如何评价凯末尔推动土耳其近代化的措施 凯末尔政府除了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外,还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确立了大国民议会的立法权,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宣布废除各级宗教 法院,从此土耳其才逐步摆脱了宗教法的羁绊,建立起现代司法制度。 废除种种陈规陋习,进行世俗化运动;致力于发展经济,颁布了发展工商 业的法令;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 意义:凯末尔推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革命,它在 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封建思想,尤其是宗教神权思想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和控制,在土耳其树立起现代生活观念。从而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为 土耳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思维启迪 “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 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据此分析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主要目的是什 么? 提示:希望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术语必背 (1)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 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2)土耳其民族通过凯末尔的努力,摆脱了内部和外来的束缚,开始向工 业化、现代化迈进。,主题 甘地的主要活动和评价 史料呈现 史料1 非暴力抵抗是一种自我纯洁的过程,而我们的斗争又是一种 神圣的斗争,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纯洁的行动,似乎是很恰当 的。让印度的全体人民在那一天停止工作,把那一天当作绝食和祈祷 的日子。孟买的总罢市是完全成功的那时的盐税是极不得 人心的,而且不久以前还有过一次争取取消盐税的强大运动。我因此建 议人民可以置盐税法于不顾,在各自家里,用海水制盐。我还有一个 建议是售卖禁书。把这两本书加以重版并公开售卖,似乎是进行 文明不服从的最轻易的办法。 摘编自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史料2 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 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 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律师。现在 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 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 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近代文献史料。史料主要体现了甘地倡导“非暴力抵 抗”斗争的主要活动,以此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体现绝食祈祷; 体现号召罢市;体现自制食盐;体现售卖禁书。 (2)史料2是现代评论史料。史料体现了丘吉尔和爱因斯坦站在不同的 立场对甘地的评价。是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者立场上否定甘地;是 爱因斯坦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上,高度肯定甘地。,史料应用 (1)史料1表明甘地通过绝食、罢市、 、售卖禁书,来推行 非暴力不合作,以此来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 提示 自制食盐 (2)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对甘地的 评价为何不同。 提示 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者立场上,认为甘地的活动损害了英国在印 度的殖民统治,故意贬低甘地;爱因斯坦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高度赞赏甘 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不 同教徒间的团结,使印度摆脱英国,实现民族独立。,认识甘地思想及活动的局限性 甘地是印度的民族英雄,其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要注意全面分析。政治 上,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经济上,抵制西方物 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对外上,甘地 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典例 (2017北京文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 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 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 ) A.华盛顿 B.孙中山 C.凯末尔 D.甘地 解题关键 材料强调非暴力抵抗即和平方式。 答案 D 本题考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华盛顿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反抗英 国的殖民统治;孙中山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凯末尔通过暴力 革命赢得土耳其的民族独立,A、B、C三项都与题干中的“非暴力抵 抗”不符。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积极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因 此D项符合题意。,D,1.(2016北京西城二模)“对甲来说, 乙独立意味着不仅摆脱了外国的政 治统治,而且也摆脱了外国的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他的理想是建立一 个和平、自治、在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的乙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乌 托邦。” 甲和乙分别是 ( ) A.柏拉图 雅典 B.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C.甘地 印度 D.穆罕默德阿里 埃及 答案 C 俄国、雅典与“摆脱外国的政治统治”无关,埃及与“一 个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无关,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C,2.(2016北京朝阳期末联考)在某部史学书籍目录中,甘地领导的“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应属于下列哪一章节 ( ) A.农耕者与中亚游牧民族 B.工业文明的演进与反弹 C.欧洲人在印度洋的探险 D.对超级大国霸权的挑战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 可知,A项错误,印度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C项指的是新航路开 辟。D项中的“超级大国”指的是美国,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 国相关。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印度的侵略,导致了“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的出现,故本题选B项。,B,3.(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孙中山和凯末尔都曾经被誉为“国 父”,他们的相同点有 ( ) 缔造共和国 实现民族独立 废除旧文字 改革服饰 A. B. C. D. 答案 C 孙中山领导建立中华民国,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 故正确;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性质,没能实现民族独立,凯末尔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实现了民 族独立,故错误;孙中山没有废除旧文字的措施,凯末尔实行文字改革, 号召以拉丁字母取代以前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故错误;孙中山设计出 中山装,凯末尔以激烈的手段完成了服饰革命,强制所有政府人员必须 穿戴西装与礼帽,故正确。C项符合题意。,C,4.(2015北京海淀一模)凯末尔和甘地都领导了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他 们的不同之处是 ( ) A.实行了西化的社会变革 B.反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C.减轻传统宗教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D.反映了亚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答案 A 凯末尔和甘地都是“亚洲觉醒”的先驱,分别领导了土耳 其和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因此B、D两项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凯末尔 改革废除素丹和哈里发制度,甘地主张消除印度的种姓制度,因此C项也 是二者的共同点。凯末尔领导土耳其独立后,实行了西化的社会变革, 但甘地倡导土布运动,抵制西方工业文明,因此A项为二者的不同之处。,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