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元提升,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比较,二、不同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 (1)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 (2)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1)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主要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宗教禁锢。 3.启蒙运动时期 (1)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反对迷信,反对权威,尊重科学;猛烈批判封建的神权、王权和特权;提倡资本主义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 (3)提出资本主义新的国家构想:伏尔泰崇尚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三、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区别 1.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有较大不同。欧洲启蒙思想产生时,各国重商主义的推行及大规模的殖民扩展活动已使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因受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发展得十分缓慢,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两种思想体系有较大的不同。欧洲启蒙思想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倡民主政治,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神权,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中国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虽然也反对专制王权,但对未来社会的设计却没有跳出中国古代理想化的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式。 3.两种思想所反对的封建力量有较大不同。十七八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腐朽已暴露无遗,而中国的封建专制因清朝建立而焕发新生,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方略13 历史非选择题的解答技巧,1.概念阐释:历史非选择题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材料主要是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问题可分为五大类: (1)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5)简述(说明)的启示。 2.锻炼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典例 民主启蒙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材料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应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思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题思路】回答卢梭的思想主张,依据材料段落依次可归纳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影响”根据所学,谈谈其对法国大革命及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 内容: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影响:成为法国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激励着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解答历史非选择题可以运用“三个三”法则。 1.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说明的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要点要“三找”。 第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第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包括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系教材,列出提纲,材料涉及的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第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组织要“三界定”。 第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第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第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2015安徽黄山四模)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摘自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自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根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海路”的兴衰情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1)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亚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航线,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兴衰情况: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渐衰败。原因:唐后期到宋朝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经济和科技技术的繁荣,政府的重视,唐朝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拓展。 (2)背景: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渐加强;国内背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认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