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2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2828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2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2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第23讲 专题小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 历史 第23讲 专题小结,一、列强的殖民扩张,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三、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开放探究型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设问呈现】 开放探究型试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解析题,是 高考逐步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此类题型的设问常常从新闻 时事、社会生活、历史图片入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 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该题型可分为两类:提炼观点型开放题, 其设问方式一般是“评析材料中关于的观点”“提炼一个观点并 进行阐释”;提供观点型开放题,其设问方式一般是“请选择你认同的 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解题模板】 模板一 提炼观点型开放题 解题基本方法: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述。 解题步骤 (1)明确要求,结合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2)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筛选出其中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 (3)选择观点,从提炼出的观点中选出能有力论证的观点。 (4)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 (5)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模板二 提供观点型开放题 解题基本方法: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公 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解题步骤 (1)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可以有力论证的观点。 (2)遴选史实,从所学的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 (3)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典题例证 (2014北京朝阳期中,35)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集中在英国。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非国教徒如从事制铁业的达比全家、经营棉纺织厂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布赖特父子以及投身于科学的道耳顿等人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得到说明。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使在非国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有学者在以“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英国工业革命做了如下反思:工业革命的人文主义教训值得深思。到19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随着财富的积累,穷人反而增加了,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把社会公正问题忘得一干二净,进而把社会不平等看作天经地义,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 (2)如果你参加此次学术讨论会,你对此问题将发表什么看法?请撰写400 字左右的发言稿。(说明:围绕主题,有感而发,探求原因、总结教训或叙述过程均可),解析 第(1)问关键是解读材料,依据“商业利润多”“银行业 提供了共同基金”“人才集中”“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 于实业”“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 食”归纳即可。第(2)问略具开放性,解题关键是提炼材料观点,如“财富的 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完全拧断”“贫困不是客观规 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再结合具体史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要逻辑严 谨、表述清晰,史论结合,符合学科特点。,答案 (1)因素: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企业人才的聚集和技术的积累; 清教节俭和投资思想的影响;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与粮食。 (2)提示: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资产阶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广泛采用大机器生产,并尽可能地降低劳动力成本,使工人阶级陷入悲惨的境地。“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完全拧断”。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看,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既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 又降低了社会购买力,同时也激起工人阶级求生存的斗争,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由于工业革命的局限性,工业革命初期的英国人未认识到社会公平的必要性,当时也不具备解决这一矛盾的物质条件。 随着英国经济的发达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英国人最终意识到社会发展应同时照顾社会公平、公正,“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为此英国人做了一些人文主义的努力,给予工人阶级平等的政治权利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的政治局面为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跟踪训练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 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 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 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 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 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 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 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 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 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 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 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 “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 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 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 启示?,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原 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 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2)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 盾激化。 (3)直接结果: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并日益成为西方列强 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观点:太多的政治运动,太多的社会动荡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启示: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必须持续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不 仅是要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使用好这种权 利为民众造福,否则就会不断出现“继续革命”。,解析 第(1)问从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来回 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社会财富分配、犯罪情况、社会矛盾来分析归 纳。第(3)问回答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即可。第(4)问根据材料四中 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的观点以及中国当时的国情不难得出答案。,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解决问题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传统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 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 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 化,即生活方式、习俗的变革。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 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史观就是用现代化的视角去分析 和评价历史事件和现象等。,(1)注意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理解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主线。也要注意从横向角度理解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主体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同时注意横向分析对比同一时期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相互影响与借鉴。 (2)注意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模式。世界现代化开始于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模式,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3)理清人类步入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一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如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二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如亚、非、拉美落后国家。,(4)防止认识现代化的几种偏差: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世 界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 正失误,客观评价与认识。如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 在我国,不能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我国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 化。正确的态度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典题例证 罗荣渠先生把现代化进程的起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源性的,一 种是外源性的。以下属于内源性的是 ( ) A.中国的辛亥革命 B.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C.英国的工业革命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解析 “内源性”强调的是内因,“外源性”强调的是外因,中国的辛亥 革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的,其政治民主化主要是借鉴了 美国的经验,因此属于外源性,故A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 的刺激下产生的,因此属于外源性,故B项错误;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在本国具 备了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属内源性,故 C项正确;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英国殖民统治引发的,因此属于外 源性,故D项错误。 答案 C,跟踪训练 1.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 年占1/4,1851年只占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答案 D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准确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所给信息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而形成这种 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而对外移民的增加是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进行的, 不是英国农业人口下降的决定因素。答案为D项。,2.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 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 国等论文。最适合该小组的研究主题是 ( ) A.近代清朝的兴衰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变革 D.工业浪潮的冲击 答案 D 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铁路时代到来;工业革命 也导致资本家变本加厉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产业工人相对贫困;工业革命 后,列强加紧全球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鸦片战争前 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繁荣,较之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堪称 “落日余晖”。D项正确。A、B、C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