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讲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12739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讲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讲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讲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市场条件: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工场手工业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3)资本条件: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及殖民扩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4)劳动力条件: 圈地运动 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5)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大量人才。 2.主要发明成就,3.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4.影响 (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3)社会经济结构: 工厂制 出现,近代工业化国家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4)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步上升,工人运动逐渐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 (5)世界市场: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交通运输条件 的改进进一步刺激了世界贸易的增长。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6)世界格局: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建立,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面貌开始改变。 (7)经济理论: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 自由竞争 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自由放任”政策)开始盛行,重商主义式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相继确立。 (2)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 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3)经济基础:工业资本的积累和殖民扩张为新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4)理论条件: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成果,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2.主要发明成就,3.影响 (1)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 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交通通讯的发展和殖民体系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4.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交通和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主要途径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输出资本。,(3)表现 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非工业化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影响 最终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地发展历程。,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角度1: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正如布罗代尔所说,持下述看法几乎“是幼稚的”:现代化或“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相反,现代化加强了那些文化,并减弱了西方的相对力量。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 摘编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考点二,考点一,【问题】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英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开始于哪个历史事件?概述这一时期英国的现代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表现。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上出现了什么新特点?造成此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事件:工业革命。表现:机器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城市化进程加快;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蒸汽时代”。 (2)新特点:出现了垄断组织,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考点二,考点一,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考点二,考点一,二、运用多元史观看待工业革命 1.文明史观: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助推器。 2.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3.近代化史观:工业革命带来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政治法制化和民主化、思想文化科学化、社会生活文明化,推动了全球的现代化进程。 4.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和资源过度消耗,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5.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社会贫困和矛盾激化、城乡分化等问题。,考点二,考点一,典例 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面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 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 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 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 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总体看这篇论文的提纲,一方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因此该提纲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故B项是最佳选项。A项没有完整体现论文的主题,非最佳选项;“征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排除C项;D项以偏概全,非最佳选项。 【参考答案】 B,考点二,考点一,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3)简要谈谈你对世界市场作用的认识 (1)形成因素: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输出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的武力逼迫;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2)前期:蒸汽火车、汽轮;动力:蒸汽机。后期: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 (3)认识: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结束了孤立发展的局面,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这是人类历史上巨大的进步;但世界市场形成以后,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 世界市场的形成,角度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材料,【问题】 根据材料,归纳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形成世界市场的主要条件。 【答案】 特征: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附庸的世界市场形成;实行自由贸易,取消贸易壁垒的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殖民扩张的加剧,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考点二,考点一,角度2:世界市场与人口迁徙 材料,全球人口迁徙模式(16501940年),【问题】 根据材料,简述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300余年间大西洋两岸人口迁徙的基本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 【答案】 情况: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1000多万非洲人迁移到美洲地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近5000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地区。 经济因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经济不断开发和发展的需要;黑奴贸易把大量非洲黑人掠卖到美洲;工业革命带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角度3:世界市场发展的阶段特征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非洲、美洲、远东的沿海地区相继纳入以欧人为主导的世界性贸易网络。欧人东渐虽然破坏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网络,但他们以通商为目的的远东扩张也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贸易。从16世纪到18世纪前期,传统手工业发达的中国对西方的贸易一直保持巨大的顺差,导致长达280年的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的过程。 摘编自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 材料二 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是逐渐形成的,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新兴工业国的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而且使工业分工、工业与农业的分工越来越超越民族国家的范围,向国际领域发展,演变为“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在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汽车、钢铁、化工等产品取代棉纺织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交易货物。同时,由于资本输出在这一时期也登上各国经济交往的舞台,从而使国际资本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深入到部门内部,出现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产品、零部件和工序的分工。伴随着国际分工的这些发展变化,国际技术流动、国际劳务流动也发展起来。 摘编自雷兴长世界经济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引起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当时世界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答案】 (1)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特点: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欧洲主导;东西方贸易扩大;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2)阶段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与农业分工,国际商品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工业产品交流,开始出现国际资本市场;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得到发展。,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一、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国际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4.提供了重要保障。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考点二,考点一,典例 (2016广东肇庆一模)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 )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 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海外市场对商品源源不断的需求就是“新的财富的发现”,它推动了英国国内的技术革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传播基督教与“新的财富的发现”无关,排除B项;C项属于“向下”的驱动;黑奴贸易与国内的技术革新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参考答案】 A,考点二,考点一,1.(2015海南高考)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据此可知 ( )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年在世界制造业产量所占份额中,欧洲不断增长,中国迅速减少,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A项与事实不符;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而非中国的衰退,排除B项;工厂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2.(2015江淮十校联考)“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非拉等地区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以下对这一时期“国际分工”表现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 A.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 B.世界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 C.西方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D.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落后地区提供原料,发达地区提供加工生产,因此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工的表述比较贴切,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B项不符合题意;“国际分工”不等同于殖民掠夺,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技术的扩张,排除D项。,一、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辨析】 手工作坊是封建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一般不存在雇佣关系。手工工场和工厂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后者实现了机器大生产。 【检测】 据记载,1788年卡特莱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 A.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工资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C 【解析】 根据材料“1788年卡特莱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故D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二、从不同视角看待工业革命的影响 【辨析】 从纵向发展来看,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检测】 18世纪,有人曾经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这样一些语言来描绘某个变革的发生。这场“革命”( ) A.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推动了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确立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解析】 A、B、D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A项是新航路开辟;B项发生在1517世纪;D项形容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均可排除。依据材料描述可知,材料描述是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C项正确。,1.(2015新课标全国卷)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 【解析】本题通过计量史学考查资本主义工业新变化。表格中所展示的内容是英、美、法、德四国工业总和在世界工业总和中所占的比例。根据表格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四国工业总和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故A项说法在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该图没有涉及四国之间工业量对比,故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没有涉及各国经济结构调整,D项也与材料无关。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生产社会化趋势更加明显,带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世界各地工业化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2.(2015海南高考)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C 【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50年”“1870年”“1900年”可知,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71年德意志完成了统一。由德国专利授予数目的增加可知,政府在倡导科技发明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德国此时尚未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排除B项;德国的发明主要是自己国家原创,排除D项。,3.(2014四川高考)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 )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堡 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了两个城市的人口在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迅速增加,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完成工业革命的只有英国,C项符合题意。中国在20世纪才出现该趋势,日本是明治维新后开始工业革命,A、B两项可排除,D项至少应在1861年改革之后,且莫斯科是苏联成立后才有的叫法,时间不符,也可排除。,4.(2013天津高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C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工业革命。1820年前300年的世界正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A、B两项错误;1820年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C项为正确答案。D项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5.(2012海南高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出现了汽车等新型的交通工具,新式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居住在郊区的居民也不会感到上班等不便,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现象无关。,6.(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 A. B. C. D. B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解题的突破口是1913年四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这一时期美国已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英国高于荷兰和西班牙,应排在第二位。故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