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11863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回收,分类,清洗 润滑,干燥,检查 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一、回收,科室进行初洗,将明显的血迹或污迹洗掉。 按指定路线,采用封闭式专车(箱)进行运送。 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回收车每次使用后进行擦洗、消毒。 传染性物品一律用双层包布密封好再回收至供应室。,二、分类,回收室设置回收台,由回收人和清洗员进行器械与物品的清点及分类。 两人按要求着装 分类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精密程度,归属部门,污染状况进行分类登记。,三、清洗,1、手工清洗 冲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 冲洗(自来水) 流动水下进行 酶洗 酶洗液浸泡2至5分钟,一般物品浸泡的浓度为1::600.然后用刷子刷洗 再流动的自来水进行漂洗。 定期对器械进行除锈。 使用流动的纯水进行漂洗 2、自动清洗机清洗 按照要求进行,四、润滑 使用水溶剂润滑液进行。,五、干燥 应用机器进行干燥,不易使用自然干燥的方法。 机器干燥的温度是70-90摄氏度。 一般金属器械15至20分钟,橡胶、塑料类类30-40分钟。,六、检查,设置器械检查台,定人、定岗。 全部器械均应进行检查并登记。 检查内容:洁净度、功能完好性、规格、数量。 检查方法:目测法、放大镜。 检查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打包。,END,七、包装,包装程序:器械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示。 器械装配:依照器械装配规程和示意图进行。 包装:盆、盘、碗应单个包装;有盖的器皿应打开盖子;有轴节的器械应撑开摆放;管腔物品应盘绕,但无打折;精密器械、锐器应有保护措施。,END,1、灭菌包的体积、重量,下排式灭菌器体积不应超过30*30*25cm 预真空灭菌器体积不应超过30*30*50cm 单个敷料无菌包重量不超过5KG 单个器械无菌包重量不超过7KG,END,2、包装材料,可重复使用材料,每次使用后均应清洗,不应有缝补或破损 一次性使用材料不能有破损,END,3、包装方法,闭合式:包装材料应为2层。 密封式:低塑包装应为1层。,END,4、封包,闭合式包装应使用灭菌专用胶带封包,不应使用别针、绷带。 硬质容器闭合完好性应有清晰标识,标识被破损即视为已污染。 注明标识:每个包均应注明包内物品、灭菌日期、有效期、打包者、锅号、锅次。,END,八、灭菌方法 1、干热灭菌法,耐高温、不耐高湿的物品选用 温度在160以上2-3小时 环氧乙烷灭菌 适用于不耐湿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医疗器械 气体浓度大于600mg/l,温度37-55,湿度60-80% 解析时间:60为8小时,50为12小时 具体灭菌发放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END,2、压力蒸汽灭菌法(下排式、预真式),操作者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液剂、油剂、粉剂、膏剂不应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耐高温、耐高湿首选本法。,END,压力蒸汽灭菌法操作程序,设备运行准备-装载-灭菌操作-灭菌后卸载-储存-发放 设备运行准备(安装灭菌锅具体的要求进行) 预真空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监测结果均因合格。 装载量:下排式不能超过内室80%,预真空不得大于内室90%,END,灭菌操作: 按照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 九、灭菌后卸载 1、冷却、干燥后才可触摸和移动无菌物品。 2、用手触摸和移动无菌物品时应带清洁手套。 3、卸载时应注意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是否清晰或变色,否则应视为灭菌无效。 4、湿包、破包、灭菌包落地或误放不洁处均认为无菌无效。,END,十、灭菌后储存,1、用专车运至专门的储存间进行存放。 2、非灭菌物品不得进入无菌间存放。 3、灭菌存放架(柜)离地面大于20cm,离墙大于5cm,离天花板大于50cm。 4.进入无菌间时应换鞋、洗手、戴帽、戴口罩 5、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无菌间。,END,十一、特殊污染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理,原则:先消毒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双层包装运送 应选用一次性物品。 容器、消毒剂、清洁剂应每次更换 处理结束后,应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具,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我院常见的传染病为HIV、乙肝、梅毒等,以上患病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均应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进行操作。,END,十二、质量管理,1、清洗质量 (1)设置检查台,配备照明设备,每天每批检查清洗质量并登记。(2)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检查包内器械清洗情况,并登记。 2、消毒质量(1)热力消毒(干热、湿热),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2)每年检查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3)新安装或大修后应对设备进行生物监测,待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END,3、灭菌质量,压力蒸汽灭菌 1、物理监测 每次应记录温度、时间、压力。 2、化学监测(1)包外(3M)化学指示胶带(2)包内(3M)化学指示卡或“爬行卡”。 3、生物监测 每周一次,将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放在标准生物测试包内,再将包放在排气口上方。同时设阳性对照。植入性器械应每批进行监测。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做生物监测。新安装、移位、故障、大修、灭菌失败后均应做生物监测(要求空负荷连续3次合格)。,END,十三、可追溯制度,1、质量管理记录的保存时间 (1)清洗、消毒资料至少保存半年。 (2)灭菌资料至少保存3年。 2、手术器械包外信息卡 (1)内容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物品名称、灭菌程序号、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失效日期。 (2)使用者确认包内化学指示卡合格后,将信息留存于手术护理记录卡上。,END,十四、灭菌物品召回制度,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全部灭菌物品,并做好记录。 2、书面上报护理部,院感监控科,说明召会原因,并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 3、护理部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灭菌物品者进行追踪观察并做好记录。 4、查找生物监测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改进措施,重新进行生物监测,三次合格后才能正常使用。 5、消毒供应中心总结处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END,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