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安全教育制度.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10551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厂安全教育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焦化厂安全教育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焦化厂安全教育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章制度:_焦化厂安全教育制度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焦化厂安全教育制度1、凡劳资、组织部门接收的新职工和参观学习、代培人员、外委施工人员、临时工,(季节性临时工和固定临时工),厂内调岗人员必须经安全科及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逐级填写安全教育卡片,上一级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下一级单位不准接收。教育结束后,由本人签字,送安全科和车间存档,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者不得分配上岗。2、安全教育内容:1)厂级教育:对新入厂的职工,安全科组织进行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对转岗、混岗及休假超过15日以上的职工,安全科负责进行816学时的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是焦化厂概况,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各项规章制度,危险因素及安全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等2)车间教育,新职工或调岗作业人员及返岗人员,车间在接到厂安全教育考核合格通知书后,由车间主任或车间安全员组成,时间不少于24学时的车间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车间教育主要是车间概况,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状况,历年来的事故教训,车间安全管理制度,车间及相关的危险区域、危险源点,预防各种伤害的安全防护知识,车间发生事故等案例教训等。3)班组教育:班组安全教育,新职工或离岗、返岗、转岗人员到岗位开始工作之前,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组织进行不少于24学时的安全教育,并做好“三不伤害”互保联保的协议签定工作,并按技术要求期满后方准独立作业。班组安全教育主要是班组作业环境状况,所辖设备性能特点,安全装置及作用和维护。本岗位安全规程、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和班组安全活动规定。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本班组发生的事故和险肇事故教训等。4)班前安全教育:讲当班工作中须请注意的安全问题,上一班安全生产情况,并安排好安全互保人员。3、车间调岗要经车间、班组两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同上。4、进厂参观学习人员,由接待单位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要有专人带领。5、重大工程、大中修施工、外委工程中外委人员进入厂施工区域前,必须经过安全科安全教育和所属车间现场安全交底,否则不允许施工。6、新工人和代培人员除三级教育外,应同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期限不少于三个月,学徒期间不允许单独操作,期满后考试合格,方能准许单人操作。7、凡是从事电工作业、锅炉作业、压力容器作业、起重机械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厂内机动车驾驶、等符合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培训,经理论和实践考核合格取得由当地政府指定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作业,严禁无证上岗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后,要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复审。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由公司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安全科协助安全处做好培训。公司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和复审费用的支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内容按国家制定的GB530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则规定进行。8、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投产使用前,必须有健全的各种规程和制度,职工必须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9、除经常性的组织安全技术学习外,各车间每年还要定期的组织一次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试,成绩保存备查。10、各车间的特种作业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变岗,如因缺勤确需增加时,必须经过安全科批准,经安全教育、签订师徒合同后方可变岗,在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前不允许独立操作。11、离岗三个月以上的复工人中必须进行重新安全教育,填写三能安全教育卡片后方可上岗。12、各单位要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在交通道口、厂房内外、作业场所、要害部位、易燃易爆区要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并保持齐全完整。13、其它未详条款按公司“安全教育制度”执行。14、检查与考核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考试等形式进行检查,对考试不合格人员,应离岗进行安全教育,期间发待岗工资。对无证进行特种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应立即令其停止作业,按厂百分制考核办法进行处理。对转岗、混岗作业人员要严格考核,凡是一专多能、兼职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兼职作业的安全技能,并熟悉掌握所兼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凡需从事特种作业的兼职人员必须取得当地政府指定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融一经查出,按厂有关规定对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第 4 页 共 5 页规章制度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