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存款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9807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存款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个人存款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范文/领导讲话稿 个人存款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 金融风险防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大多数理论工作者和实务人员更多注意的是贷款的风险管理,存款风险管理常常不被人们所关注。储蓄存款作为农行的传统负债行为,庸置疑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但是,随着储蓄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银行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储蓄业务风险也在加大,防范风险刻不容缓。一、储蓄存款风险及种类储蓄存款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储蓄存款风险是指储蓄存款的流动性风险,亦即储蓄存款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挤提的可能。狭义的储蓄存款风险是由于柜台操作人员失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储蓄存款业务办理过程形成银行资金损失或信誉伤害的可能。随着储蓄业务的不断创新,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储蓄业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有不断上升之势。储蓄存款业务风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一)柜台业务风险它是由于柜台人员操作失误或主观故意在办理开户、支取、提前支取等业务中形成的风险。柜台业务风险是储蓄存款业务风险中最常见、最容易造成银行资金损失、对银行信誉影响最大的一种风险。(二)技术与网络风险它是网络、通讯或技术原因形成的风险,如银行“单边账”造成的资金风险或者由于电脑故障、技术原因造成柜台业务的中断,给银行声誉和资金形成的风险。它的特点是突发性的集中性,影响面大范围广,易于形成连锁反应。(三)社会风险它是犯罪分子作案形成的风险,主要是盗用他人存款单或印鉴、仿制存单、盗用他人储蓄密码等作案形成的内险。社会风险具有明显的人为故意,是储蓄业务风险防范研究的重要内容。(四)政策性风险它是由于银行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往往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法律风险它主要是储蓄存款人利用法律上的合法身份和夫妻、子女和其他关系挂失、认领、支取存款,然后又由合法持有人诉诸法律要求银行赔偿损失或其他利用法律漏洞,以及利用银行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的贫乏作案或储蓄存款法律纠纷而产生的风险。(六)储蓄中的其他业务风险它是在开具存款证明书、办时柜台挂失、办理储蓄存款抵押贷款对保等业务中形成的风险。其特点主要是办理与储蓄业务相关的业务时产生的衍生风险。二、储蓄存款风险的具体表现(一)支取和办理提前支取的风险1、用他人存款单冒领支取存款。2、涂改变造存款单办理支取手续。3、办理假挂失造成的风险。4、用假身份证件冒领存款。随着电子化的发展,这种业务风险大大减少,但也不容忽视。(二)ATM机和网上银行的风险1、盗用他人密码,仿制储蓄卡在ATM机上支取存款。2、运用先进技术在ATM机上作案。3、利用网络技术盗取客户资金所产生的风险(主要发生在网上银行)。(三)电脑故障产生的风险1、由于业务量猛增造成网络通讯的“堵塞”产生业务办理的中断。2、由于网络通讯原因迁居的通存通兑、银证转账等业务两边交易的不同步形成的“单边账”。3、其他电脑原因产生的风险。(四)开具存款证明书时产生的风险1、工作人员因各种原因主观故意开具虚假存款证明书。2、对存款证明书时行变造。(五)办理储蓄存款抵押贷款对保时产生的风险1、柜台操作人员失误在对保中形成的风险。2、虚假的对保给银行资金造成的损失。(六)支付利息中产生的风险1、多支少付利息给农行资金和声誉造成的损失和伤害。2、银行工作人员虚支利息作案。三、储蓄存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一)储蓄管理工作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风险一是近年来农业银行储蓄业务迅猛发展,营业网点业务量倍增,如到2002年3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已是1994年年末的4倍,业务量的急剧增加给一线操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也增加了发生业务风险的机会;二是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如储蓄存款存通兑、银证转账、银证通、网上银行、ATM机、“一卡通”等业务发展,还有免填单、自动转存等业务的出现,增加了发生业务风险的机会;三是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储蓄业务已从单纯的储蓄存款发展为与贷款、保了全、汇兑、代理国债发生、代理发生基金、存款证明书及其他中间业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储蓄业务。业务范围的扩大必然加大出现业务风险的可能。(二)人员素质上的原因一是目前员工素质亟待提高。近年来科技发展与业务创新不断增加,对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培训的深度与广度不够,不利于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新入行人员减少,高学历人员占比还不高,特别是一线员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个别储蓄人员道德水平不高形成储蓄存款业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三)科技发展水平滞后,网络通讯不畅由于农行网点遍及城乡,网络层次与管理层次多,客观上影响到农行网络运行的质量,而网络银行、银证通、储而宝、一卡通等业务飞速发展,网络通讯“滞塞”,电脑故障仍然不可避免,加大了储蓄存业务的风险。(四)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尽规范一是近年来,网上银行、一卡通及各种代理基金、债券等业务的飞速发展,使储蓄存款原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制度和管理上的不完善是产生储蓄业务见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具体工作中对储蓄业务人员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部分储蓄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印章、有价单证保管不善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三是授权管理不规范。如对密码修改、操作员与管理员的授权等不尽规范。(五)社会环境的原因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盯住银行,如不法分子在ATM机、卡折合一的卡上作案,在银行营业网点抢劫犯罪等都可能形成储蓄业务中的风险。(六)单纯任务观念个别单位和储蓄员为了单纯追求任务完成,以“方便客户”为幌子,制度观念淡薄,在办理业务中随意“变通”形成风险。(七)储蓄事后监督不到位储蓄事后监督在传统储蓄业务管理中主要侧重于对含蓄利息计算、账务差错、会计要素等方面的监督,在手工操作阶段对防范业务风险,规范账务记载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计算机在银行的普遍运用,储蓄柜员制的广泛实施,储蓄事后监督这种“事后”的监督管理办法已经明显落后,其作用逐渐被淡化,很难真正起到防范业务风险的作用。四、储蓄存款风险防范策略(一)“以人为本”是储蓄存款风险防范的根本储蓄存款业务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储蓄操作人员造成的。因此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遵守规章,按程序操作的意识是风险防范的根本。首先是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提高业务熟练程度,防止办理业务中各种漏洞的发生;其次是加强员工职业道理德教育,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教育员工正确处理服务客户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关系,不能打着为“服务客户”的幌子违反规章制度;第三是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办理业务的能力、速度和水平,防范储蓄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和人员素质风险。(二)提高网络和科技水平是防范储蓄业务风险的保障一是要加大投入,改善农行各种硬件设备,最大限度降低设备故障率;二是解决好网络中的“单边账”问题;三是加强网络建设,降低网络出现问题的概率;四是强化机器和网络的安全防范,如对系统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要明确授权,强化管理;五是以“新一代“为契机,逐步实现全国数据处理统一化进程,尽快建立全国数据处理中心,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程度,尽最大可能减少系统的网络风险。(三)加强事后监督,构筑二道防线是防化储蓄业务风险的延续一是要研究网络银行、电脑操作业务等新情况下储蓄事后监督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新的储蓄事后监督机制;二是要配备熟悉储蓄业务而又精通计算机操作和管理的储蓄塥后监督人员;三是强化储蓄事后监督人员的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强化计算机业务的事后监督。(四)强化储蓄工作日常管理是防范风险的基础一是加强储蓄工作的授权管理。对储蓄业务也要明确转授权。对存单挂失、密码修改、存款证明书开具、储蓄存款单对保等业务,经营行要明确规定授权范围和标准,由营业机构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分层授权,严格实施,严禁超授权办理业务。二是加强客户信息管理,从技术方面要严格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并教育储蓄人员严守客户秘密。三是加强对储蓄单证、印章等的管理,堵塞储蓄风险源头。四是强化农行网点建设,增强网点安全功能。按照规范化要求对现有网点进行改造,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五)实施储蓄存款支取实名制是防范风险的政策保证目前存款实名制已实施,但它并非完全意义的存款实名制,存款到期支取时无须提供任何有效身份证明,不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因此,实行储蓄存款支取的实名制已经迫在眉睫。建议人民银行会同国家有在部门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推行储蓄存款支取实名制,真正减少储蓄存款业务的风险。,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