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学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9506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以用权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严以用权学习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范文 严以用权学习心得体会 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权力具有工具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被少数人用于行使特权甚至牟取非法利益。领导干部面临着如何对待权力和行使权力的问题,所以,习近平同志反复告诫,要严以用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倡导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但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有的把权位作为享受的阶梯,讲求排场,挥霍浪费,贪图奢靡;有的把权力作为资本,搞权力寻租,悬权力待价而沽,以权谋私;有的为个人仕途,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自行其是;有的只看局部,不谋大局,只要个人权威,不讲中央权威;等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出现,带来滋生消极腐败、亵渎法律制度、败坏社会风气、严重脱离群众、动摇执政根基等严重后果。对此,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自觉性。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思想根源在于扭曲的权力观,其本质是一个“特”字,其表现归结起来就是:放纵行使权力,把权力当私器,随意破坏组织纪律和规则程序,以权谋私,使之变为不受制约的特殊权力;追求权力占有和独特享受,把权力当作身份、等级、荣誉、地位和权势的资本,讲究排场和特殊享受,甚至炫耀权势。除此之外,还在于这些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端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扎实、肃清封建残余影响不自觉、法治意识不牢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严以用权的要求,必须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所谓定力,是人们在处事过程中把握和实现预期目标的意志力。有了定力必“胸中器局不凡”,刚毅执着,志在必成,否则“胸中先乱,何以临事?”这至少要做到:首先,树立正确权力观。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具体行为。树立正确权力观,应明确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为政不私等道理,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其次,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推进依法治国,是宪法和党章的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带头依法办事,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三,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为政之要,贵在廉洁;为官之要,贵在官德。领导干部加强修养和陶冶情操,关键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制,内省于思,勇于自我批评。第四,自觉接受监督。权力和监督存在着共生关系。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意见的意识,并坚持在工作中改正错误,才不会让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长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