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9069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5 页钻探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一条机场地基应平整、坚固、稳定、适用。钻塔底座的填土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1/4。第二条在山坡修筑机场地基,岩石坚固平稳时,坡度应小于80,地层松散不稳定时,坡度应小于45。第三条机场周围应有排水措施。在山谷、河沟、地势低洼地带或雨季施工时,机场地基应修筑拦水坝或修建防洪设施。第四条机场地基应满足钻孔边缘距地下电缆线路水平距离大于5米,距地下通讯电缆、构筑物、管道等水平距离应大于2米。第五条钻塔安装与拆卸应遵守下列规定:1、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钻塔构件、工具、绳索、挑杆和起落架等进行严格检查。2、安装、拆卸钻塔应在安装队长或机长统一指挥下进行,作业人员要合理安排,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塔上塔下不得同时作业。3、安装、拆卸钻塔时,起吊塔件使用的挑杆应有足够的强度。拆卸钻塔应从上而下逐层拆卸。4、进入机场应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不得赤脚或穿拖鞋,塔上作业应系好安全带,禁止穿带钉子或者硬底鞋上塔作业。5、安、拆钻塔应铺设工作台板,塔板台板长度、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6、夜间或5级以上大风、雷雨、雾、雪等天气禁止安装、拆卸钻塔作业。第六条钻架安装与拆卸应遵守下列规定:1、起、放钻架,应在安装队长或机长统一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2、竖立或放倒钻架前,应当埋牢地锚。3、竖立或放下钻架时,作业人员应离开钻架起落范围,并应有专人控制绷绳。4、钻架钢管材料应满足最大工作强度要求。5、钻架腿之间应安装斜拉手,应在钻架腿连接处的外部套上钢管结箍加固。6、起、放钻架,钻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表二的规定。1、各种机械安装应稳固、周正水平。2、安装钻机时,井架天车轮前缘切点,钻机立轴中心与钻孔中心成一条直线,直线度范围15毫米。3、各种防护措施、安全装置应当齐全完好,外露的转动部位应设置可靠的防护罩或者防护栏杆。4、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第八条设备搬运应遵守下列规定:1、机动车搬运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人工装卸时,应有足够强度的跳板;用吊车或葫芦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勾及吊架腿应牢固。2、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相互配合。3、轻型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并采取防倾斜措施。4、禁止在高压线下和坡度超过15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地面整体迁移钻机。5、使用起重机械起吊钻机设备时,应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九条升降机的制动装置、离合装置、提引器、游动滑车、拧管机和拧卸工具等应灵活可靠。第十条使用钢丝绳应遵守下列规定:1、钢丝绳安全系数应大于7。2、提引器处于孔口时,升降机卷筒钢丝绳圈数不少于3圈。3、钢丝绳固定连接应不少于3个;绳卡距绳头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4、钢丝绳应定期检查。变形、磨损、断丝钢丝绳应按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xx)的规定报废。第十一条升降机,应平稳操作,严禁升降过程中用手触摸钢丝绳。第十二条提引器、提引钩,应有安全连锁装置;提落钻具或钻杆,提引器切口应朝下。第十三条钻具处于悬吊或倾斜状态时,禁止用手探摸悬吊钻具内的岩心或探视管内岩心。第十四条操作拧管机和插垫叉、扭叉,应由一个人操作;扭叉应有安全装置。第十五条发生跑钻时,禁止抱插垫叉或强行抓抱钻杆。第十六条开孔钻进时前,应对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措施进行检查验收。第十七条机械转动时,禁止进行机器部件的擦洗、拆卸和维修;禁止跨越传动皮带、转动部位或从其上方传递物件;禁止戴手套挂皮带或打腊;禁止用铁器拨、卸、挂传动中皮带。第十八条钻进时,禁止用手扶持高压胶管或水龙头,修配高压胶管或水龙头时应停机。第十九条调整回转器、转盘时应停机检查,并将变速手把放在空档位置。第二十条转盘钻机钻进时,严禁转盘上站人。第二十一条扩孔、扫脱落岩心、扫孔或遇溶洞、松散复杂地层钻进时,应由机(班)长或熟练技工操作。第二十二条孔内事故处理前,应全面检查钻塔(钻架)构件、天车、游动滑车、钢丝绳、绳卡、提引器、吊钩、地脚螺丝、仪器、仪表等。第二十三条孔内事故处理时,应由机(班)长或熟练技工操作,并设专人指挥;除直接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应撤离。第二十四条禁止同时使用升降机、千斤顶或吊锤起拔孔内事故钻具。第二十五条禁止超设备限定负荷强行起拔孔内事故钻具。第二十六条打吊锤时,吊锤下部钻杆处应安装冲击把手或其他限位装置,禁止手扶、握钻杆或打箍;人力拉绳打吊锤时,应统一指挥。第二十七条使用千斤顶回杆时,禁止使用升降机提吊被顶起的事故钻具。第二十八条人工反钻具,扳杆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禁止使用链钳、管钳工具反事故钻具。第二十九条反转钻机反钻具应采取低速慢转。第三十条使用钢丝绳反管钻具连接物体应牢固可靠。第三十一条钻孔爆破应遵守下列规定:1、下爆破筒前,应进行孔径、孔深、偏斜度探测。2、向钻孔内送药包时,应慢速下放。3、爆破前应确定爆破危险边界,并做好爆破警戒工作。第三十二条钻塔座式天车应设安全档板,吊式天车应安装保险绳。第三十三条钻机水龙头高压胶管,应设防缠绕、防坠安全装置和导向绳。第三十四条钻塔工作台,应安装可靠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应大于1.2米,木质踏板厚度应大于5毫米或采用防滑钢板。第三十五条塔梯应坚固、可靠;梯阶间距应小于400毫米,坡度小于75。第三十六条机场地板铺设,应平整、紧密、牢固;本质板厚度,应大于40毫米或使用防滑钢板。第三十七条活动工作台安装、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作台应安装制动、防坠、防窜、行程限制、安全挂钩、手动定位等安全装置。2、工作台底盘、立柱、栏杆应成整体。3、工作台应配置直径30毫米以上棕绳手拉绳。4、工作台提引绳、重锤导向绳应采用直径9毫米以上钢丝绳。5、工作台平衡重锤应安装在钻塔外,与地面之间距离应大于2.5米。6、活动工作台每次准乘1人。7、乘工作台高空作业时,应先闭锁手动制动装置后方可进行作业。第三十八条钻塔绷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塔绷绳应采用直径12.5毫米以上的钢丝绳。2、18米以下钻塔应设4根绷绳;18米以上钻塔应分两层,每层设4根绷绳。3、绷绳安全应牢固、对称;绷绳与水平面夹角应小于45。4、地锚深度应大于1米。第三十九条雷雨季节、落雷区钻塔应安装避雷针或采取其他防雷措施。安装避雷针应符合下列要求:1、避雷针与钻塔应使用高压瓷瓶间隔。2、接闪器应高塔顶1.5米以上。3、引下线与钻塔绷绳间距应大于1米。4、接地极与电机接地、孔口管及绷绳地锚间距离应大于3米,接地电阻应小于15。第四十条钻探施工用电应遵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50194xx)。第四十一条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分别设置。第四十二条每台钻机应独立设置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第四十三条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有防潮、防雨、防晒措施。第四十四条机场电器设备,应采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第四十五条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遵守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xx)的规定。第四十六条机场照明应使用防水灯具;照明灯泡,应距离塔布表面300毫米以上。第四十七条在修理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或设专人监护。第四十八条5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钻探作业,并应做好以下工作:1、卸下塔衣、场房帐篷。2、孔杆下入孔内,并卡上冲击把手。3、检查钻塔绷绳及地锚牢固程度。4、切断电源,关闭并盖好机电设备。5、封盖好孔口。第四十九条大风后重新开始钻探作业前,应检查钻塔、绷绳、机电设备、供电线路等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钻探作业。第五十条钻探机台应成立防火组织,作业人员应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第五十一条机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合理摆放,专人管理,禁止明火直接加热机油及烘烤柴油机油底壳。第五十二条寒冷季节施工,作业场所应有防寒措施和取暖设施。机场内取暖,火炉距油料等易燃物品存放点应大于10米,距机场塔布应大于1.5米。第 9 页 共 15 页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标准为了加强钻探施工现场规范管理,促进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特制定本标准。一、钻探作业区围护钻探作业区统一使用15m5m的尼龙建筑护网进行围护,网间使用直径25mm铁管做支撑,管上管下用铁丝拉紧,中间挂网,网要上下平齐,网面平展。二、入口处标牌设置在入口处护网外则设置四个提示牌,一个名称牌。提示牌设置在入口处的一则,名称牌设置在入口处的另一则。牌子上下前后要整齐美观。提示牌和名称牌由公司统一制作。三、设施设置施工作业区设置以下设施1、材料房:要防雨防风2、废料区:要有围护3、管材区:要有管材架4、燃料区5、岩心摆放区以上五项区域设置,要充分利用厂区条件,位置设置要合理,不影响车辆进出和生产,各类物品摆放整齐,标识规范有序。四、安全警示、责任制牌设置1、作业区必须有6个警示牌,分别是:“严禁烟火,悬挂在燃料区;“有电危险,悬挂在配电箱跟前;“严禁跨越”,悬挂在传动皮带防护栏上:“请戴好安全帽”,悬挂在钻塔前右侧;“请系好安全带”,悬挂在钻塔前左侧;“反三违警示牌,悬挂在钻塔前左侧。2、责任制牌、企业文化理念牌、公示栏牌统一挂在前场房帐篷内合理位置,房内床铺整洁,桌椅干净,文件资料和各类物品放置整齐,地面干净无杂物。各类设备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并配有管理牌。3、施工现场必须有工程项目简介牌、现场设施定制图。五、标语、彩旗、彩条设置标语:每个作业现场有三条有关安全的横幅。彩旗:每个作业现场配置八面彩旗,彩旗分布在护网的钢管上,捆扎牢固。彩条:彩条设置在钻塔绷绳上,每根绷绳一道,长度与绷绳等同。六、安全记录每个现场有“班组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每班排查并填写。有“班前职工安全提醒及三员安全确认记录”,每班填写,员工本人在提醒记录上签名。以上记录,每月底交安监办备考,其它记录按“安全文化建设标准和作业要求进行填写。七、机台及后场房1、机台平整无漏油,钻机干净无油污,传动部位防护网及其它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无漏洞。2、机台一侧摆放工具架,工具和各类钻具摆放整齐,标识规范:3、后场房设置规范,柴油机、泥浆泵保持清洁,仪表完好;4、配电部位无明线接头,符合标准化要求;线路符合规定,与金属接触处要套绝缘胶管;5、照明电压一律36伏,各类灯具要绝缘安全,夜间光线明亮。八、现场环境各施工现场要始终保持场地卫生,场内物资堆放整齐,布局合理规范,整齐有序,设有垃圾坑、厕所等。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九、管理要求1、钻场内张挂预想柱状图、主要技术措施、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2、钻场内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不准赤脚或穿拖鞋作业,塔上作业者系好安全带。3、钻场备有4个以上的灭火器,且放置合理,职工熟悉防火知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灶房、宿舍卫生整洁,钻场内外清洁干净,设备器材放置有序,场内无杂物及泥污。现场管理符合钻探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标准。一、钻塔安装l、钻塔底座填方部分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14,在山坡修建地基时,其靠上方坡度一般不大于60。一80。,特松散的不得大于45。,坡上不能有活石。2、四角钻塔基台木的横断面不小于20O22Omm,数量不少于8根(“人”字塔不小于4根),各种螺栓齐全并不得以小代大,钻塔四角必须有不小于12mm的钢丝绳绷绳4根(“人字塔不小于8根),并设紧绳器和绳卡,每个绳头3个绳卡,间距30公分。地锚埋设15米深,要符合规程要求,基台上要求铺设底板并要平整牢固。3、四角钻塔活动工作台安有制动闸并安全可靠。提引绳、引导绳直径不小于9mm,塔外重锤下落处设有栅栏。4、塔上的工作台板要牢固,并设有安全栏杆,钻塔内的梯子上、下端安装牢固与地面角度不得大于7O。5、钻机立轴、天车与孔口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6、塔顶安装避雷针,避雷针高出塔顶15m,避雷针与塔顶间用绝缘体连接,避雷针引线使用不小于9mm的电缆,并与塔体分离。二、钻机安装1、机械传动和旋转部位设有防护栏、网、罩。2、提引水接头要有8-10mm的引导绳。3、钻机各部螺丝、肖子、盖板齐全、紧固,各操作手把,按钮灵活可靠,卷筒无变形,千米钻机超过6O0米孔深,必须设有制动冷却装置。钻机制动要灵活可靠。4、钻机表面清洁,横立轴齿轮、六方中轴套、油压卡盘和传动部分均无泥浆。三、配电系统安装1、钻场的配电系统与启动设备应使用电气控制箱,闸刀开关必须安在配电箱内并盖好。2、变压器、电动机与电气控制箱均有安设良好的接地线。3、钻塔照明电压不得高于36V,所有线路与金属相接处使用绝缘套管。各部位保险丝要符合规定要求,不能以大代小或用其他金属线代替。4、用柴油机作动力时,柴油机油管,接头无破裂漏油现象,仪表齐全,指示正常。冷却水温度正常,出水温度不超过90。5、用电做动力时,变压器架空高度必须在25米以上。落地变压器设置围栏,除去杂草杂物,悬挂警告牌。电动机附件齐全,引入电缆通过地沟铺设。四、泥浆泵安装1、泥浆泵装有压力表,压力表指针使用不得超过泥浆泵额定工作压力,安全阀处于良好状态。2、泥浆泵泵体整洁,曲轴箱严密盖好,气、水、油无泄漏。五、泥浆循环系统1、沉淀池,水源池深度不得超过14米,并离开塔基1米以外。2、循环槽长度应大于15米,宽为3O0mm,高为200mm,坡降为10O:1。3、循环系统的高压管路各连接部位须紧固不漏,水源池内保持无杂物,沉淀池内积物不得超过容积的15。六、工具材料1、在用、备用管材完好,无明显弯、老、薄、扁现象。2、管材架高,离开地面,摆放于钻场外。丝扣要涂油。3、煤勘钻探现场取煤器水路畅通,转动灵活可靠。4、备用钻头镶焊规范,内外径规格符合要求,水口适当,丝扣完好。5、钻场内生产用仪表齐全,示在合理范围内。6、生产用各种工具(包括:常用的打捞工具丝锥及安全接头)齐全完好7、钻场内备有钢尺或木尺、计时钟表、简易水文观测霎具等。8、孔口必须有盖板。9、有采样化验要求的钻孔,备有合格的岩、煤、水、瓦斯样储运器具。七、生产记录1、生产记录用中性笔或铅笔填写,做到及时、准确、字体工整,记录本妥善保管。2、原始记录,钻孔设计施工措施,孔内套管记录,见煤予告书,守煤记录中途测斜记录,孔深丈量及水平差记录,封孔设计等资料齐全、整洁。3、(煤)岩芯按顺序排列,编号清晰,摆放整齐,丈量准确,妥善保管于现场。第 14 页 共 15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