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伤仲永课件 语文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90615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伤仲永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伤仲永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伤仲永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伤仲永,l,y,pn,y,mn,zhng,chn,属于,曾经,相当,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消失,四处拜访,求取,哀伤,叹惜,从此;立刻完成,渐渐地,名词,自己,介词,从,动词,听说,名词,名声,代词,他的,代词,他的,代词,代诗,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到,在,它,代书具,他,代仲永,代五岁作诗这件事,结构助词,的,代仲永写的诗,不定代词,有的人,或许,或者,文采和道理,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的条理,渐渐,稍微,平常人,许多人,大家,此,这,判断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名词作动词,用对待宾客的态度来对待,名词作状语,每天,动词作状语,哭着,6重点句子翻译。(8分)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他)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借邻居家的(书具)给他。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的诗把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人作为内容。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物索要仲永题诗。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是有利可图的事,每天引着仲永四处拜访,(却)不让他去学习。,一、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填空。(5分) 伤仲永的作者_,字_,晚号_,我国_时期著名的_家、_家和_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的“伤”的意思是_。本文采用_和_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_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2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用原文回答);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用原文回答);其三,从方仲永本身来看,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王安石,介甫,半山,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哀伤、哀怜,叙事,议论,后天教育和学习,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自己没有上进心,不思学习,3用自己的话为下面的人物写一句评论。(4分) 仲永的父亲:_ 邑人:_ 4文章开头交代方仲永“世隶耕”,五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的用意是什么?(4分) 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为下文写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做铺垫。 5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到“泯然众人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说明,并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4分) 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幼年时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二是才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前;三是方仲永最后变成一个平庸之人。启示:一个人不管天生多么聪明,不学习,也会退化。学习是使人变得聪明、增长才智的唯一途径。,贪财短视之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者,聚、团结,渐渐,到了的时候,7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2)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还没有抄写完,就已经能够背诵了。,8甲文中写方仲永五岁能够“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乙文写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都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他们早慧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4分) 不相同。因为方仲永天资聪慧,在没有见识过书写工具的时候就会作诗;欧阳修的成就则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太夫人的精心教诲。 9这两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4分) 天资聪颖也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不然也会“泯然众人矣”。,放牧,自己(他)的,责怪,对待,11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坐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13读完此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示例: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勉励我们也要刻苦学习,发愤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