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9014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一般规定1、优先采用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旧技术、旧材料、旧工艺。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必需设有公告和警示标识,标明危害因素、后果、急救措施等。3、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设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和应急通道和泄险区。前期预防1、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配备与职业病防治相适应的救护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相分开的原则。4、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防治措施1、要建立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测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泄漏源,防止因密闭性能不好、设备管理不善、检测检修不到位,而造成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毒有害气体大量逸出,而酿成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事故。2、对进入高毒物品作业场所人员要加强劳动保护措施。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应事先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3、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严格按照维护、检修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维护、检修现场应当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4、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对少数高毒物质,必须采取严格密闭,隔离式操作,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等。5、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信报警设备。7、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操作规程,指导其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职业病管理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2、对以确诊的职业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3、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的要求,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4、发生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还要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建厂几十年来,没有发现一例职业病患者,这和搞好职业防护、职业卫生是有很大关系的,笔者总结出三招,化解职业危害。一要增强学习职业防卫知识。自己的岗位有什么危害,一定要通过深入学习搞清楚。是锰还是苯还是粉尘,心中要有数,并且要知道怎样去预防。有个工友问我:我烧了电焊后就感到脚粑手软,这是什么原因?,我回答说:你肯定没有保护好自己,长时间受到电焊时的电弧光辐射,就会出现浑身无力的状况,他恍然大悟地说:那几天几个人在一起操作,我眼睛和脸巴儿都遭弧光打惨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嗦!。其实,职业防护知识,本专业的书籍上都找得到,但没有认真地学,还有许多防护知识都没有学到家,就容易遭受到职业危害隐患的侵害。二是职业防护用品不能短斤少两,不能缺少职业防护用品。发现有的工友,发的劳保用品在使用时有打折的情况,如电焊工的皮手套戴起来干工作不方便,干脆不戴或戴帆布手套干工作,则容易被烫伤和遭到电击及弧光辐射;如粉尘大的岗位,有的人嫌戴着口罩碍事,经常没有戴,检查的来了,才应付地戴一会儿,我听到过最雷人的说法:呼吸到的煤尘肺可以自己排出,这条贱命保护好做啥子!;嫌穿着劳保皮鞋笨重穿轻便式鞋上班,因工件砸伤脚的情况没少发生,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导致出现劳保用品穿戴不全的情况,职业危害这个隐患却能见缝插针,给粗心大意的人猛的一击,劳保用品千万不能吃折扣啊。三是要经常总结职业防护经验。如电焊工总结的职业防护经验:在上风口施焊,不易受到电焊金属粉尘和烟尘的侵害。钳工总结的:打錾子时不要对着其他人用力打,以免金属飞屑伤到别人;车工总结的:戴着平光镜,不会遭飞出的车屑烫伤眼睛。油漆工总结的:天气再热也要戴好口罩刷漆。女职工总结的:工作再忙,也要先把头发盘好;每个岗位,都要不断地总结职业防护知识,从而远离职业危害这个隐患。只要能按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劳保用品,职业危害就能得到有效的预防,辛勤劳作养家糊口的同时,更应该关爱和保护好自己,想方设法去根除影响职业健康的隐患,把职业危害化解为零。第 5 页 共 10 页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做为一名劳动者,在参加生产劳动的同时,应注重自己的职业健康保护及安全。了解掌握生产劳动中的一些职业卫生知识,无疑会对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2.职业病诊断应考虑哪些因素?(1)病人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3.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4.噪声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控制和预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长期从事噪声作业,主要会影响听力,造成听力下降,严重的可致噪声性耳聋。噪声还会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预防措施:控制噪声源,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加强维修,降低松动的附件撞击产生的噪声等.阻断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墙等。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坚持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等。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者,不得参加噪声作业。5、生产性粉尘对健康有哪些危害?铸造、玻璃、水泥、家具制造、石材加工等行业均可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病。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尘肺病共13类。尘肺病在我国职业病发病中占首位。尘肺病常见症状:气短、胸痛、咳嗽、咳痰、咯血,晚期病人多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涨、体重减轻等症状。少数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称“速发型矽肺”。还有些接尘者,在脱离粉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尘肺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预防。如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抽风除尘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的浓度、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正确佩戴防尘口罩而不是纱布口罩,对接尘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等,都是预防尘肺病的有效措施。6、警惕苯中毒!制鞋、箱包、玩具、印刷、家具,油墨、油漆等行业常用含苯的粘合剂或有机溶剂作稀释剂。苯是国家54种高毒物质之一,也是明确的致癌物,主要损伤人体造血系统。慢性苯中毒: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等);造血系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病人有各种出血倾向,晚期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如北京某包装制品公司从事包装盒制作,由于使用含苯的粘合剂,工人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作业场所苯浓度严重超标,导致了工人重度苯中毒和死亡的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措施:1.用低毒的二甲苯代替苯。2.安装通风设施,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排毒。3.严格佩戴防毒面具,做好个人防护。4.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发现超标,及时治理。5.严格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涉苯作业要进行就业前职业体检,以排除职业禁忌,工人每年要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职业损害,及早调离岗位。血象检查是苯作业职业健康体检的重要检查项目。苯作业禁忌症:1、就业前体检时,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2、各种血液病;3、严重的全身皮肤病;4、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7、正己烷是什么样的毒物?正己烷可用作提取食用脂肪、食用油的溶剂,还用于制造胶水、清漆、粘合剂和其他产品。制造或应用上述物质的行业工人可接触正己烷。正己烷经呼吸道吸收,因此职业性接触主要是吸入它的蒸气。也可经胃肠道吸收。人吸入高浓度正己烷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及头痛、头昏、恶心、乏力、胸闷,甚至意识不清。脱离接触,对症处理后症状较快消失并恢复。长期接触一定剂量正己烷可以造成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损伤,早期常出现头痛、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症状,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出现麻木、痛触觉减退,通常以下肢受累较重,上肢损害相对较轻。病情发展,出现肢端严重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源性损害。由于正己烷急性毒性属低毒类,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常达不到急性中毒的浓度,其潜在弊端是缺少了相应的警示作用,那么日积月累长期接触,造成慢性中毒的概率会大大增加。8、高温作业要注意什么?高温作业是指工业企业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北京地区为30),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广泛遍布于炼钢、铸造、造纸、塑料生产、水泥生产等行业。高温作业的危害:高温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重者可导致中暑。中暑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预防措施:1.作业场所:通风降温,露天作业的应尽可能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间,采用早晚作业。2保健措施:1)入暑前职业健康体检,凡有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宜从事高温作业;2)加强个人防护,采用耐热、透气性好的工作服,露天作业要佩戴工作帽;3)合理饮用耐热保健饮料,补充水分、无机盐、维生素。如含盐饮料、茶水、绿豆汤等,应少量多饮,一次饮水量在150-200ml;4)加强营养,充分补充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及无机盐类物质;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9、当心电离辐射!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射线总称为电离辐射,如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中子等。电离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号称“无形杀手”。它可以以两种方式作用于人体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当人体在短时间(数秒至数日)受到大于1Gy剂量的射线照射,就会发生急性放射病,危及生命;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超剂量限值的射线作用后可能导致慢性放射病,造成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明显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改变的全身慢性放射损伤。此外,尚有致癌作用,对生殖、遗传及后代也有不良影响。防护措施:因照射方式不同采用的措施亦不同。对于外照射要采取时间防护(减少受照时间)、距离防护(加大与放射源的距离)及屏蔽防护(用铅罐装放射源、安装铅防护屏蔽设施、穿戴铅防护用品等)。对于内照射则应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所用方法与防止尘、毒危害措施基本相同,但须做好放射性污染的预防、监测及洗消工作。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