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现场管理.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8032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现场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现场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现场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现场管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现场管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规的相继出台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越来越深入到职业卫生现场管理。近日,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明确职能分工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xx1号),指出企业现场的职业卫生监督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执行。但是,食业除做好职业健康体检及培训工作外,现场的职业卫生管理则是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企业的职业卫生现场管理都包括那些方面,又如何管理呢?本人就多年石化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践进行总结,与大家共勉。1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企业领导要熟知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职业卫生政策、法规和规定,定期组织召开职业卫生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现场的职业卫生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只有领导的认识提高了,才能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提供必要支持。若领导对本单位的关键装置、要害部门存在的职业卫生隐患心中无数,不督促、不协调,单纯依靠安全或职防部门自下而上的逐级申报。在解决过程中势必会造成治理方案长时问确定不下来,进度拖拖拉拉,职业卫生工作将处于被动局面。2明确主管部门及各职能部门职业卫生职责企业应成立职业卫生组织机构,明确安全、卫生、环保、消防、工会、党群等部门主管人员及其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定期考核。在职业卫生例会中,反映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协调解决,将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石化管理系统多年来已将职业卫生部门划入安全部门,在安全部门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视职业卫生问题与安全问题一样进行处理,同时部门协调加强。3做好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石化行业的生产存在高温、高压、高风险,易燃、易爆、易中毒,点多、面广、连续作业的特点所以做好项目前期预防事关重要。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要做到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三同时”)对选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设计,如隔离含有害作业的区域使其避免对无害区域或相互之间的污染和干扰: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或自然通风的下侧: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热作业应设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热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在天窗下方;高毒作业场所要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通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取各种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类职业病危害的产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加强现场防护设施的配备对正在运行的装置和设备,检杏现场防尘、防毒设施运行效果:对噪声源采取隔音或消音措施;在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对易致皮肤损伤的化学物质场所安装和配备喷淋及洗眼设施:完善应急事故柜中气体防护设施如空气呼吸器及防化服等,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根据危害特性对职工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护服、耳塞:耳罩、防尘口罩、防毒面罩、防护手套及胶靴等,确保职工正确使用,并做好劳动保护1LH品发放登记台帐。当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受限空问(氮气、一氧化碳)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事先采取下列措施: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5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根据作业现场人员接触情况及生产工艺,设定监测点;针对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按照监测周期及频率,通过定期日常监测、应急监测及抽测等各种形式,统计样品合格率及点合格率,同时对超标点查找污染物超标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如中石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监测率95%以上、监测合格率95%以上,对达不到此标准者上级部门进行考核。对企业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囚素经常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要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进行重点监护管理并查明原因列人隐患整改。对一些高毒物品如氯气、氮气、硫化氢等在现场安装自动报警装置,随时掌握现场危害因素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和措施。6落实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和悬挂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oxx年12月1日发布了强制性标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WarningSignsforOccupationalHazardsintileWorkplace)。通过落实警示标识,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如射线、有毒物品、职业性灼伤、噪声、高温、电光性眼炎、粉尘等工作场所设置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提高了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了职工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通过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的设置,职工能在非常醒目位置注意和掌握到该岗位所接触到有毒物品的危害性、预防和处理措施,变“要我防护”为“我要防护”。大大减少了职业危害的发生。7加强现场职业卫生隐患的治理由于石油石化企业拥有大量危险化学品并具有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这些装置设施,不论是最初的设计原因还是长期运行老化的原因,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职业隐患。在隐患治理问题上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古人云:“蝼蚁之穴可以摧堤”,杜绝跑、冒、滴、漏。加强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治理、消除隐患不仅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为现场职工提供较好的劳动条件,职业病发病率大幅降低,确保了职工身体健康。8推行HSE(HeMtllSafetyandEnvironmen0管理体系在石化行业推行HSE管理体系是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宗旨。由于石化行业的高危害、多因素特点,通过开展对所有作业活动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和隐患评估,找出重大风险项目,并落实控制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变“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模式为“事前风险评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推动了石化行业职业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9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演练针对石化行业高温、高压、易燃、有毒等特点企业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处理突发性职业危害事故的能力。10加强现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考核企业成立安全督查组,由安全和职防人员经常深入现场,加强现场各职业卫生工作的检查和督查,查出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纳入经济考核。通过经济手段早期发现和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以上种种措施的实施,从本质上减少和消除了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确保了职工身体健康。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生存和发展潜力。促进了社会稳定。第 6 页 共 9 页石化装置安全评价及信息管理系统石化装置安全评价及信息管理系统(PetrochemSAFE)是针对石油化工生产和安全评价的迫切需要,在微型计算机上开发的大型安全应用软件,内容包括安全评价方法、安全卫生数据库和安全台帐管理三大部分。三部分内部既有一定联系,又相互独立为一个子系统,可以独立运行。系统选用“检查表检查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故障树分析灾害评估”四种评价方法,由定性到定量,构成了一个层次型的安全评价体系,具体如下:1)根据石化行业特点,对企业的生产运行、公用工程、生产辅助、贮存运输、厂区与作业环境、消防系统、工业卫生和综合安全管理方面制订系统完善的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打分,得出企业的综合安全状态,检查表涉及化工、炼油、化纤和化肥4个行业,共207个表格,20余万字。2)对关键装置,采用道化学公司指数评价方法(第七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出火灾爆炸危险等级并找出关键装置的不安定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3)对重点部位,可采用故障树进行分析,确定重大事故的最小径集、割集以及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从而确定控制和预防重大事故的基本要素和途径。4)建立典型的重大事故模拟估算模型,包括气体泄放速度模式、液体泄放速度模式、液池弥散模式、闪蒸模式、液池蒸发模式、绝热扩散模式、气体扩散模式、非典型扩散模式、重气扩散模式、热辐射强度及衰减模型、蒸汽云爆炸模型、火球模型等等。可根据事故初始状态和气象参数确定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级别和影响区域,为制订事故预案提供技术依据。系统筛选了石油化工行业常用的1200多种危险化学品,按照ISO1101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数据模式建立了化学品安全卫生数据库,每种物质包括16大项、50多个小项的数据内容,其中有些石化产品的燃爆数据经过实际测定,为指数法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可满足日常信息查询的需要,生成“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系统还收录了石化行业近xx年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例,建立了典型石化事故案例库,可为装置和设施评价提供参考。系统以石化企业事故管理、设备安全培训教育、劳保用品等17个台帐为基础,建立了常用安全生产的管理系统,可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和统计分析。整个系统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发,结构紧凑、数据检索明了快捷、操作灵活简便、速度快、用户界面好。该软件的开发应用,为石化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危险性评价、灾害评估和安全管理提供了一极其方便的工具和手段。系统开发完成后,原化工部和中国石化总公司都发文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在青岛、锦西、湖南岳阳、洛阳、上海等地举办过多次研讨会和应用学习班,发行250余套,为辨识危险、预防和控制化学品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很大的社会效益。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