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生产操作规程-加料岗位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7497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石生产操作规程-加料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石生产操作规程-加料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石生产操作规程-加料岗位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电石生产操作规程/加料岗位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2 页电石生产操作规程/加料岗位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根据生产电石的质量选择适当配料(一般6570千克)。2、根据焦炭粒度及电炉运转情况决定石油焦掺加比例,并通知上料工。3、检查设备有无漏水、接点有无刺火。冷却水是否畅通,有问题及时处理。4、出炉、上料岗位检查所属设备是否具备正常生产条件。二、正常生产:1、5000kVA每小时出炉一次,投料量2.2吨(白灰1.3吨,焦炭0.9吨)分三次投入。1800KAV每80分钟出炉一次,投料量1.3吨(白灰0.8,焦炭0.75吨)分三次投入。2、每炉出炉以后如炉温及质量较低,可适当干烧几分钟再加料,如产量、质量都比较理想,出完炉即可加料,每次投料量为全炉量的三分之一。3、炉料要加在电极周围及三角区。三角区料面要高于周围料面100200mm,使整个料面呈馒头型。4、加完料后用耙子将电极外围的红料推到电极跟前,新加冷料的上面。严禁开弧时将红料推入坩埚内(处理炉子例外)。5、加完料后要加强巡视。设备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炉内明弧跑火用料盖,炉料不透气用钎子疏通,放出炉内一氧化碳。6、第一次加完后5000KVA炉过20分钟,1800KVA炉过26分钟加第二次料。7、第二次料加完,过上述同样时间后加第三次料,加完料后通知出炉。8、当发现配比高,出炉粘时可适当加调和灰,但在炉温质量配比都低的情况下,虽然电极位置高,也禁止加调和灰,调和灰使用频繁破坏料层对电炉不利每班最多使用三次。9、电极位置的调整电极位置高,造成质量低、炮火、电耗高。其原因一般由下列因素造成:A、配比过高,炉料电阻小;B、炉内红料多,支路电流大;C、电极三角小;D、二次电压高(电位极度大);E、料层破坏,炉温太低。应对症采取措施,不可一味加灰。三、停送电操作;A:停电(短期)1、停电前尽可能将炉内电石水出净。2、停电后将电极下降料面上外露电极尽可能少。3、用炉料将电极外露部分埋严。4、定时活动电极以免与电石粘连。B、送电(短期停炉后)1、送电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冷却水是否畅通,其它岗位是否具备生产条件。2、具备送电条件后,将电板周围的炉料扒开。3、将电极提起,至埋入料中部分剩200300mm。4、通知配电室要电。5、送电后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情况重时立即停电。6、电流增长速度根据停电时间长短及电极情况而定,由炉长指挥。四、电极焙烧下放:A、焙烧:1、电极工作端长度1800KVA炉600800mm,5000KVA炉700900mm,电极糊柱高度33.5m,电极糊块度不应超过200mm,每班装填时间间隔应均衡。2、当电极消耗快,焙烧量供不上使用时,可减少送风量。或将冷却水关小以提高回水温度。加快电极焙烧。采取少放勤放的方法也可加速焙烧。3、由于某种原因,采取上述原因措施电极工作端长仍不够用时,采取电阻焙烧。停电后将电极下放需要长度到坩埚让电极端头将炉料压实,形成该相电极对地短路,产生短路电流用炉料将电极埋好,通过对另两相极的调节,控制被焙烧电极电流的增长速度。利用电阻热进行焙烧,注意料面火焰。随时跟进,防止电极悬空,初级电流的大小由电极的焙烧程度决定。如电极软尚属挥发阶段,初始电流不能超过18000KVA炉,40A,5000KVA炉20A一般情况下焙烧300mm的电极需1.52小时。电极焙烧好以后夹回200mm,提起电极送电恢复正常生产。B、电极下放:注意事项:1、出完炉加上料后放电极,严禁开糊放电极。2、1800KVA炉每两炉,5000KVA每三炉放电极一次,每次每项电极下放量在100120mm,禁止超量下放。3、放电极以前必须用工具触摸电极软硬程度,水套以上(1800KVA炉加紧抢回以上),使电极高度等于或大于电极下放尺寸时,才允许按要求(100120mm)下放。否则减少下放量。4、放电极前必须将电极提升负荷降至1800KVA炉7080A,5000KVA炉5060A方可下放电极。5、下放电极前,1800KVA炉先将把持器提起预定下放尺寸的高度。然后松动夹紧螺栓要缓慢进行。以免电极下滑过量造成软断。当电极滑下预定下放长度后立即紧固夹紧螺栓。5000KVA炉下放电极时按回油电极要轻点。水套松动不可过急,避免电极下滑过猛,造成软断。电极下放时配电工要密切配合,电极放下后根据电极焙烧情况增长电流。电极焙烧良好。可在下放后五分钟长满负荷,如电极焙烧不均匀半红半黑或有大块黑时电流增长要缓慢进行。电流的增减由代班长指挥配电工进行,如电极下放后后太软,应停电往回夹,避免出现软断,电极下放后要加强巡视,出现大面积刺火等异常现象,采取紧急停电措施。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1、工作时必须穿绝缘鞋、手套要干燥。2、推料时切勿撞击电极。3、保持炉面的干燥。4、松电极时人体切勿同时接触两相电极。5、进炉检修时,必须垫大张铁板,铁板上垫木板,禁止脚踏料面作业。六、电石炉的维护操作:1、电极维护:1)正常生产中要随时注意电极焙烧情况,控制送风量,使电极焙烧量与下放量均衡,电极过烧、过软对生产及设备都不利。2)电极糊填装块度不应过大,发现棚柱时应短时间停风机使其熔化不塌。电极糊应分三班填装,不可一次填装太多,避免棚柱和电极焙烧压力时大时小,影响电极强度。3)电极下放时要定时定量有规律的放下,禁止长时间下放,下放时,长度超过200mm。4)电极下放前必须用工具触摸,有多少量放多少,不许蛮干以免电极软断伤人。5)开夜炉,避峰炉停电后要将电极用料埋好,夏季再将风口处的电极用铁板挡好,以免电极出现硬断。2、炉底炉墙的维护1)新开炉由于料松软,坩埚壁尚未开成,不能很好的保护炉壁,所以在12个月内不要超负荷高电压操作,炉温不可过高(不生产高质量电石)2)利用停电机会将四周炉料夯实,有利于料层的形成和稳定以保炉墙。3)原料含硅太高时,生成大量硅铁,易烧穿炉墙和炉底。除用原料要选择外,应保持高炉温,使硅铁及时排出。4)原料中的杂质沉积于炉底使炉底升高,溶化上积电极不能深入,造成产量小质量低、电耗高。避免炉低升高为积极因素,如已升高可增加料面,予以弥补。造成炉底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原料杂质太多。(2)电极太短。(3)焦炭粒度大,部分炭反应不完全,沉积于炉底。(4)加付石灰频繁,使炉温下降。(5)炉眼位置升高。(6)电极间距小,电极不深入,造成炉温低。为保持炉底不升高,应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对策,除此之外:1、保持满负荷高炉温运行。2、定期处理炉子。以降低改善操作条件。3、出炉工每炉用钎子深拉一次,以便将沉积排出。4、三班要统一操作,不使生产出现马鞍型。七、新开炉之操作:(一)送电前应具备的条件:1、对配比、油压、电极升降出炉系统进行单机试车,暴露矛盾及时解决;2、变压器、短网、导电系统开关,绝缘系统,电工检查良好。3、绝缘试验500V电压摇表测试不得低于0.5M,标准要求用36V灯泡通电不亮为准。4、所有水冷系统用2kgf/cm2压力测试畅通无漏水外。5、焙烧好足够长度的电极1800KVA炉1.7m,5000KVA炉1.9m。6、各岗位具有能独立处理事故的操作人员。(二)电极焙烧:将电极下放要求长度下口封死,装入破碎好的电极糊(2.5米),通冷却水以焦炭焙烧。至初步量化为止,约需24小时。(三)铺炉1、底铺焦炭200mm厚,粒度313mm的干焦炭。2、砌假炉门。3、三相电极下各放半个电极,筒内装满焦炭。4、三个炭柱间用40mm高300mm宽的炭粉相联接。5、铺混合料:配合料配比6070,铺混合料时才能进入炭柱内,炭柱旁及三角区混合料高度要比炭柱低200mm,四周混合料高于炭柱于300400mm。6、将三相电极用20号钳丝连成三角短路。以便检查各相电极是否导电。(四)送电程序及操作1、送电前各岗位对所属设备作最后全面检查。2、检查各回水是否畅通。3、电极工作端长度1800KVA炉11.1m,5000KVA炉1.21.3m将电极夹紧提起。4、送电前瞬间合闸冲击12次各岗位人员在电冲击时观察所属设备有无刺火和其它不正常现象。5、经冲击试验一切正常后方可合闸送电。6、送电初期如不起糊可往炭柱内插几根20mm圆钢。7、电流增长速度1800KVA炉10A4-5每小时开始投料压糊。5000KVA每小时56小时,开始投料压糊配比6065投料后逐渐将负荷长满开始出炉,出炉时间810小时。8、24小时后应停电检查紧固各接点螺栓。9、送电后电炉逐步转入正常,三天将料逐步加满炉,以后炉面不再长高。八、紧急停电(1)在生产中遇到紧急情况,必须果断停电处理,防止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紧急停电不必请示班长,由配电工自行决定。遇有下述情况均系紧急停电规范:1、电极软断事故停电后迅速将电极下降,减少电极糊外流或严重的电极破肚。2、电极硬断,遇此情况应迅速将另两相电极提升降低负荷后紧急停电。3、在开糊情况炉内设备突然漏水,必须马上停电,防止爆炸4、油压失灵,电极下滑。5、下放电极时,电极失控突然下滑,电流猛烈增高。6、炉内爆炸着火。7、短网系统短路放炮或严重刺火。8、变压器着火及高压系统出现严重故障。9、动力电源突然中断。10、电极卷扬机出现故障,电极下滑失去控制,停电后立即通知班长排除故障,同时向电站报告事故情况。(二)1800KVA炉一次电流控制在104110A之间(104A满负荷),5000KVA一次电流控制在82.519A之间(82.5为满负荷)。配电工应不断调整三相电极电流。使其保持三相电流的平衡及满负荷运行。2、三相电极电流差不得超过0,超过时必须马上调整。3、出炉时电极必须及时跟进,保持电流。4、大电流焙烧电极时,视电极软硬程度决定初始电流不能超过1800KVA炉40A,5000KVA炉20A。发现料面火焰大时将电极稍降一点(电极降多了易压破肚,电极悬空易拉断。必须掌握好分寸)电流增长听从班长指挥。5、电极下放时(18000KVA炉降至7080A、5000KVA炉降为5060A电极放完后,电流增长速度由班长指挥。九、电石炉主要设计参料:5000KVA1800KVA1、电流电压比262.9A/V171.5A/V2、电极电流密度8.8A/cm26.1A/cm23、电极直径630mm530mm4、炉深1450mm1220mm5、电极间距880mm734mm6、同心圆直径1730mm1460mm7、电位度1.14V/cm1.06V/cm8、炉体内径3900mm3360mm9、电极炉壁距离770mm685mm第 11 页 共 12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