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原因.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7417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原因 癫狂的市场我国改革开放30年了,自80年代中期施行利改税和企业自负盈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也有23年了。改革伊始,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一些癫狂事件接连发生。从80年代中期的福建晋江的假药和河南巩县的假电线开始,假冒伪劣产品就层出不穷。记得当时几个人打牌,有人出错牌,其他人会说:“你这是啥梅花6呀,你这是晋江梅花!”当然,嘲弄河南人造假的笑话更是风靡全国。广东的假饼干,山西的假酒,仅仅假奶粉就出现过两次。除了消费品,而且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也充斥市场。经济增长来自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很快用到造假上。前有苏丹红、瘦肉精,催膘素,今有三聚氰胺。至于给王八喂避孕药、给鳝鱼喂激素、给螃蟹喂保胎丸、给大米漂白、给韭菜、木耳上色、给用福尔马淋给海产品保鲜、给瓜果注射糖精、捞阴沟里的油做食用油样样都离不开“高科技”。不仅产品有假,而且医生有假,学校也有假。文凭有假,论文也有假。车牌有假,车票也有假。证件有假,发票也有假。记者有假,新娘也有假。警察有假,“专家”也有假。活人有假,尸体也有假 假冒伪劣几乎遍布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领域。让人防不胜防,不知道能吃什么,不知道能用什么,不知道该相信谁。中国造假之登峰造极,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的。不是其他国家没有造假记录,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谓“日本产”在国外市场就是低劣货的代名词。到七八十年代,这个旗号被台湾、韩国打起来了,日本货又成了质量高、品质好的代名词。从八十年代末至今20多年,韩国货、台湾货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中国制造一直成为世界低质量产品的代表。国际市场是这样,国内市场更典型。日本、韩国、台湾这些制造业大国和地区,国内用的商品并不比出口的差。这些国家都是经历了多则十几年,少则十年左右,就从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转向优质产品生产。只有中国持续20多年,不仅没有消减迹象,反而愈演愈烈,渗透力越来越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没人研究。为什么日本、台湾、韩国变了,中国总不变日本在六七十年代,台湾、韩国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低劣商品,制造冒牌商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后期工业化国家在赶超发达国家时,往往从低劣产品和假冒产品开始。首先,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工艺水平都低于发达国家,就是想制造出优质产品也很困难。其次,这个时期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支持低劣货和冒牌货。十几块一条的金利来领带肯定是假的,卖者和买者心里都门儿清,但交易照样成交。80年代,一个农民去买只能穿一年的便宜皮鞋而不去买一个正牌鞋,是因为他需要“拽”一下。去石家庄食品城批发饮料,同样大小的可口可乐有48元一箱的,也有28元一箱的,小贩一点也不隐晦28元一箱是冒牌的。其实,在很多偏远地方的农村,农民如果喝了正牌可口可乐一定会怀疑是假的,因为他从来没喝过真的。第三个原因,由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带来的高效率使财富迅速增长,一些进入制造业和新行业的人很快发了财,而大批还没有资源和能力进入新产业的人会明显感到这个差距。原来的邻居看着傻傻的,结果跑运输三年盖起个三层楼,其他人能不想抓紧时间想办法?大家都往新产业钻,资源市场又有限,于是歪门邪道就越来越多。也就是新兴产业容纳人群的能力和贫富差距大小也会促成假冒伪劣产品和其他癫狂的市场行为。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和地区经过十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转变了呢?技术进步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尽量大的在新兴产业,包括新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实现了就业,中产阶级数量大幅度增加,贫富差距缩小,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这会使国内市场对低劣和假冒产品的需求迅速减小,也使通过造假和其他违法经营的冲动降低。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来,由于韩国、日本、台湾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基尼系数在减小,贫困人口人数基本上没有了。因此,国内支持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大大萎缩,通过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或其它严重违法经济行为来达到中产阶级水平的人也就少了。而与他们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差不大的其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市场混乱程度就高于前面的国家。这次三鹿奶粉事件中,查出大量奶农和中间商掺假,很多网友认为是把责任推给了穷人,表示气愤。其实,正是这些人才有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动,富人们根本不屑干这个。查查其他惊心动魄的类似事件,都是小业主和农民犯事的多。这就是为什么东亚新兴市场国家走了一条先假冒伪劣,后市场规范的道路,而中国沿着假冒伪劣的道路一直走了下来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中国市场癫狂得让人目瞪口呆中国的市场经济好像很特殊,一些制作假冒伪劣产品的手法,危害程度让人匪夷所思。从阴沟里捞脏油提炼出食用油,在食品里添加危害健康化学原料还可以想象,而杀人卖钱的生意都有人敢做,山西和很多地方的煤窑、砖窑竟然捡起在中国消失了2000多年的奴隶制。中国市场经济的癫狂程度确实让人目瞪口呆。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现在,中国的“专家们”一直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西方长期重商,一直是交换充分的市场经济。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市场发育不成熟。这个说法也用来解释为什么西方发展出资本主义,而中国持续了两千年的封建经济。市场自身具备解决所有经济、社会弊病的能力。而且,中国人道德约束很严重,几千年都是“封建主义”思想,奴性严重,胆小怕事,脑子里“重农轻商”思想根深蒂固。专家们告诉中国政府和老百姓,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存在问题的出路在于彻底解放思想,向西方拼命学习,加快市场化速度。古代不是市场经济,解放后又实行了计划经济,也就是中国人根本没有市场经济的历练,没有商业头脑。因此要彻底解放思想,“凡是没有命令禁止的就大胆干”。这些话听起来逻辑严谨,顺理成章。可假如中国人确实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生手,这样忽悠还有点效果。如果中国人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熟手,恐怕就要出乱子。事实恰好相反,王小强的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文中曾经论证了一个道理:在整个农业经济时期,全世界只有中国一直是市场经济,其他地区都没有出现过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下面把这个论证简述一下:交换来自分工的发展。恰好是小农经济不可能“自给自足”。农业时期社会分工已经非常细小,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体劳动力人数少则一两个,多不过七八个。因此,这样的经济体不仅不可能包揽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和其他行业,也不可能生产包括盐、药材、铁等生活生产用品,甚至连生活必须的农产品也很难种全,且不说金融、教育服务行业了。小农经济是一种必须依靠市场交换的经济体。那么什么样的经济体才能够“自给自足”呢?是西方整个农业时期的“奴隶主庄园经济”和中世纪的“领主庄园经济”。这些庄园小的十几平方公里,大的上千平方公里,拥有数以百计、千计的农奴。这样的经济体可以包括几乎所有当时需要的手工业,种植大部分必须的农产品,甚至包括当时可能的服务业。基本上是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只有大宗物资和奢侈品才需要与外面进行交换。中国的精英们对于分工和交换的简单逻辑都不能分辨,竟然编造一个“男耕女织”就满足整个农业时期的分工,确实也太富于创造精神了。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供求规则,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发育完整的市场经济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所有物品,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动都是允许交换的;度量衡是统一的;交换的媒介货币体系能够完成这样的交换任务的。农业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中国自秦“除井田,民得卖买”,土地就允许平民参与交换,秦以后的两千多年无论商人、地主、农民都可以买卖土地。土地所有权变更频繁。“千年田八百主”就是生动描绘。同时期待西方,从古罗马到中世纪,土地所有权的变动主要通过“赐封”和“褫夺”。英国1290年在欧洲首先颁布了“买地法”,但买卖只在贵族和教会之间进行。西方“没有无领主的土地”,商人、市民不允许参与土地交易。一个最基本生产资料都不允许自由买卖的经济,怎么称为市场经济?同时,中国古代雇佣劳动很普遍。大量破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在地主的土地上和作坊里以自由人身份打工挣钱。一些贫困农民在农闲期出外做佣工更是经常的事。但西方无论罗马时期还是中世纪,主要劳动者是身份不自由的农奴,他们与主人之间并不是雇佣劳动关系。充分发展的市场交易需要统一的度量衡才能进行。14世纪的法国,“度量衡因省而异,因城不同。有时在同一城市里,度量衡也各不相同。每到一处,商人都必须对他的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