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7326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考点一 生物的特征、归类方法,【易错警示】生物判断:能运动或生长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机器人能运动、钟乳石能生长等。 呼吸:动物能呼吸,植物也能呼吸。 结构:不能说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点训练】 1.(2014安徽学业考)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 ( ) A.呼吸与运动 B.运动与排出废物 C.繁殖 D.需要营养与运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特征的理解。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来说,动物能运动,植物不能运动。生物都能繁殖。,2.(2014赤峰学业考)下列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的是 ( ) A.人出汗 B.羚羊发现敌害逃跑 C.蘑菇从小长大 D.雏鸡破壳而出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A项人出汗是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B项羚羊发现敌害逃跑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C项是生物的生长;D项是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变式训练】(2014衡阳学业考)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这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 ( ) A.应激性 B.生长 C.繁殖 D.新陈代谢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繁殖后代。植物结种子是为了繁殖后代。,3.(2014淄博学业考)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A项,植物一般不能运动,错误;B项,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错误;C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D项,生物能排出废物,正确。,考点二 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易错警示】 自动调节能力永远保持平衡: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若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数量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最多。生产者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着消费者的数量。 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系统。,【对点训练】 1.(2014泸州学业考)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 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关系图,其中丙是生产者,这些 生物在一条食物链上。若该生态系统受到含汞的废 电池浸出液污染后,体内含汞最多的生物是( ) A.乙 B.丙 C.甲 D.丁,【解析】选C。本题考查有毒物质的积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的含量随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逐渐增高。图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丁乙甲。因此,甲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2.(2014天门学业考)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丁丙 B.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丁甲乙,则丙为生产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含量随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逐渐增高,乙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若甲的数量增多,乙以甲为食,则乙的数量增多,甲以丁为食,则丁的数量减少,丁以丙为食,则丙数量增多。,【变式训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_,青蛙属于_ 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 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部分)。 (2)图中共有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_。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 (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能力。(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鼠、鸟、蝗虫、青 蛙、蛇、猫头鹰。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细菌、真菌) 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2)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 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 求出每个分支上所有食物链条数的和。书写食物链时以生产者为起点, 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该食物网中有 5条食物链,即:水稻鼠猫头鹰、水稻鼠蛇猫头鹰、水稻,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鼠猫头鹰。(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答案:(1)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5 食物网 水稻鼠猫头鹰 (3)自动调节,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要点图示:,2.图示解读: (1)环境影响生物: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2)生物适应环境:生物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3)生物影响环境: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绿色植物能提高大气的湿度,蚯蚓对土壤有改良作用等。,【易错警示】 生活环境生存空间,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生物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不同类生物和同类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和寄生等,有时还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对点训练】 1.(2014济宁学业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生物学意义是(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都依赖一定的环境而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在生物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便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变式训练】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蚯蚓能疏松土壤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解析】选C。本题考查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各选项,提取信息,正确作答。选项A属于环境中缺少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选项B属于环境污染造成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选项D体现了鼠妇对环境的适应。,2.(2014乐山学业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解析】选A。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C、D都错误,A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