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灾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7057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煤矿火灾防治技术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煤矿火灾防治技术(一)内因火灾防治基本知识1煤自燃倾向性煤炭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方法很多,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要有奥氏法、静态吸氧法、量热法以及动态吸氧法、交x点温度法等。2煤炭自然发火期煤炭自然发火是一渐变过程,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等多个阶段,因此,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被开采破碎后,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会自然发火,这一时间间隔叫做煤层的自然发火期。自然发火期是煤层自燃危险在时间上的量度,自然发火期愈短的煤层,其自燃危险性愈大。目前,我国通常采用统计比较法和类比法确定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3内因火灾防治方法及适用条件现阶段,煤矿所采用的内因火灾的灭火技术主要有灌浆灭火、均压灭火、阻化灭火、惰气压注灭火以及新型的凝胶灭火、泡沫灭火等技术手段。(二)外因火灾防治基本知识外因火灾是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其发生和发展都比较突然和迅猛,并伴有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外因火灾主要包括电气火灾和带式输送机火灾。电气火灾是指发生在各种电气设备上的火灾,常因供电过负荷、电气元件接触不良、操作失误产生电弧火花引发。带式输送机火灾是指因输送带由于跑偏、安装不当等,与托辊等摩擦生热引起的火灾。(三)火区封闭、管理与启封基本技术1火区密封技术当防治火灾的措施失败或因火势迅猛来不及采取直接灭火措施时,就需要及时封闭火区,防止火灾势态扩大。火区封闭的范围越小,维持燃烧的氧气越少,火区熄灭也就越快。因此火区封闭要尽可能地缩小范围,并尽可能地减少防火墙的数量。(1)防火墙及其位置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这些原则有:防火墙要选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低瓦斯火区的防火墙位置应尽可能地接近火区,以缩小火区封闭范围;高瓦斯火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有瓦斯爆炸危险时,可适当扩大火区封闭范围;构筑防火墙的位置应尽可能地设在坚实的岩石巷道内,当岩石巷道离火区较远时,可将防火墙设在煤巷或无裂隙的矿体上,但是要把防火墙周围巷道壁加固、喷涂加以严密的封闭;防火墙应构筑在新鲜风流能够到达的地方,便于日后火区观测,以免形成“盲巷”,防火墙距新鲜风流的距离应在510m;防火墙要设立在运输巷附近,便于运料施工,以免引起运输不便而延误时间,使火势扩大。(2)防火墙的布置及封闭顺序。用隔绝法扑灭火灾时,要求封闭的空间尽量缩小,防火墙的数量尽量少,构筑密闭的时间则尽可能地快。为了便于隔离火区,应首先封闭或关闭进风侧的防火墙,然后再封闭回风侧的防火墙,同时,还应优先封闭向火区供风的主要通道(或主干风流),然后再封闭那些向火区供风的旁侧风道(或旁侧风流)。在高瓦斯区密闭和火源之间有瓦斯源存在时,封闭进风侧的防火墙更危险一些。这种情况下,首先封闭回风侧防火墙更好一些。因为它能够在火区内造成正压,对采空区瓦斯的涌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火区快速封闭技术轻质膨胀型封闭堵漏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独特性能和多方面用途的快速封闭材料,聚氨酯材料以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基料加聚而成,具有气密性好、粘结力强、可发泡膨胀、耐高温、防渗水隔潮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煤矿井下主要用于建立快速密闭时的喷涂密封、煤壁喷涂堵漏风等。3火区管理技术火区封闭以后,虽然可以认为火势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是对矿井防灭火工作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在火区没有彻底熄灭之前,应加强火区的管理。火区管理技术工作包括对火区所进行的资料分析、整理以及对火区的观测检查等工作。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应标明所有火区和曾经发火的地点,并注明火区编号、发火时间、地点、主要监测气体成分、浓度等。并针对每一个火区,都必须建立火区管理卡片,包括火区登记表、火区灌注灭火材料记录表和防火墙观测记录表等。4火区启封技术1)判别火区熄灭程度的标志气体关于火区启封的条件,其主导思想是建立在以一氧化碳为主要气体指标的基础之上的。建议采用一氧化碳、乙烯和乙炔作为标志气体用于判断自然发火熄灭程度。2)火区启封(1)锁风启封火区。锁风启封火区也称分段启封火区,适用于火区范围较大,难以确认火源是否彻底熄灭或火区内存积有大量的爆炸性气体的情况下。启封的过程中,应当定时检查火区气体、测定火区气温,如发现有自燃征兆,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应重新封闭火区。(2)通风启封火区。通风启封火区也称为一次性打开火区。适用于火区范围较小并确认火源已经完全熄灭的情况下。启封前要事先确定好有害气体的排放路线,撤出该路线上的所有人员。然后,选择一个出风侧防火墙,首先打开一个小孔进行观察,无异常情况后再逐步扩大,直至将其完全打开,但严禁将防火墙一次性全部打开。第 5 页 共 11 页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一、可能发生事故地点:+580m及+630m水平各采掘工作面。二、事故性质:瓦斯爆炸或燃烧事故。三、预防瓦斯爆炸或燃烧的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1)、配备专职的瓦检员及安通队伍,加强通风管理,及时调节矿井风量,禁止无风或微风作业,防止瓦斯积聚。(2)、加强瓦斯检测工作,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3)、对废巷、停风的盲巷和采空区及时封闭,并挂警示牌。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4)、掘进工作面实现风电闭锁,停工的工作面不得停风。2、防止引燃瓦斯(1)、入井人员不得穿化纤工作服,禁止在井下或进风井20m以内吸烟或进行电、氧焊作业,禁止将易燃物品、点火用具带入井下。(2)、禁止在井下打开矿灯,无闭锁的矿灯不准发放。(3)、在井下需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206条的规定。(4)、井下放炮时,装药量、炮眼深度、雷管、炮泥充填长度等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的规定。电器设备启动前对其附近20m内必须先进行瓦斯检测,证明无危险后方可启动电器。(5)、所有电气设备在下井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其防爆性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否则不得下井使用。(6)、井下不准放明炮、不准明火、明电照明、取暖。(7)、井下放炮必须用起爆器起爆,严禁明电起爆。3、防止瓦斯爆炸范围扩大(1)、实行分区通风。各工作面、各采区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不得串联通风。(2)、不用的废巷及时封闭。(3)、主扇风机口设置防爆门,防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摧毁扇风机,从而造成救灾和恢复生产的困难。(4)、主扇有反风装置,能在10min内改变风流方向。(考试大注册安全工程师)(5)、在巷道中设置水棚、水帘。(6)、所有下井人员都必须佩带自救器。四、可能发生透(突)水的地点:+630m水平45-1煤层、45-2煤层、43号煤层。五、防止突(透)水的预防措施1、详细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构造,注意观察在开拓和回采期间的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2、对+630m水平43号煤层进行探水,详细掌握43号煤层火烧区底界标高和含水情况。对正确组织生产和指挥生产提供依据。3、详细掌握地表水体水源分布以及补给情况,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溃入井下造成淹井事故。4、+630m水平与+650m水平之间必须留有垂高为20m的隔水保安煤柱,在回采中予以重视,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5、在开拓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六、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580m+630m水平各煤层采空区。七、防止火灾的预防措施井下火灾有两种:一是外因火灾,一是内因火灾。1、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1)、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火下井。(考试大注册安全工程师)(2)、井口20m内不得生火。井下或井口房进行焊接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报安全部门批准,焊接工作必须在救护队员的监护下进行。(3)、所有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否则不得下井使用。(4)、不用的电气设备、电缆应及时进行断电处理。2、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开拓方式、巷道布置、采煤工艺。(2)、加强通风管理,防止漏风。(3)、我矿煤层自燃发火区只有2个月,布置采煤工作面时应加以考虑,必须在2个月内结束回采工作。我矿定为2仓1闭,并留足仓间煤柱8m.(4)、及时封闭采空区,永久密闭的结构及质量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的规定。(5)、井下所有密闭进行编号,建立管理档案,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八、可能发生片帮、冒顶事故的地点:+580m水平、+630m水平各煤层采掘工作面。九、防止片帮、冒顶事故的措施防止片帮、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1、技术措施(1)、合理选择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规格应符合要求,回采工作面要加强各交岔点的支护,特别是45-2号煤层应予以高度重视。(2)、合理分布炮眼位置、深度及角度,装药量要适当,尽量减少对顶板的振动和破坏。考试大注册安全工程师(3)、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有一定的安全措施。2、组织措施(1)、掘进工作面支护要及时,严格控制空顶距,严禁空顶作业。(2)、经常检查各巷道及交岔点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坚持正规循环作业。(4)、当巷道通过断层或其它构造带时应加强支护。(5)、必须坚持敲帮问顶工作。(6)、所有巷道及采煤工作面各交岔点的支护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并每月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十、井下一旦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和组织抢救要求当煤矿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撤出受威胁人员,了解灾情、地点、范围、事故性质,组织抢救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救护队,进行现场勘察及营救工作。1、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及要求(1)、组织矿救护队员探明事故地点、范围,迅速将受威胁人员撤离灾区,抢救遇难人员。(2)、切断电源,发现火源立即扑灭,防止连续爆炸。(3)、迅速恢复通风系统及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4)、迅速恢复提升及通讯系统。2、井下发生火灾时处理措施及要求(1)、迅速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组织撤离灾区及受威胁人员,组织抢救遇难人员,采取措施及时调节风量,防止事故扩大。(2)、切断井下所有电源。(3)、根据已探明火区的地点和范围,确定井下通风路线。(4)、在火灾初期,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当直接灭火无效时,就采用隔离灭火法,尽量压缩火区,对火区进行封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瓦斯爆炸。3、矿井发生透(突)水事故时处理措施及要求(1)、撤出人员,及时关闭防水闸门,并规定顺序和负责人。(2)、在现场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水泵和管路,并针对具体水灾情况及时进行处理。(3)、必须保护排水设备及配电设备不被淹没。(4)、在排水过程中,当有瓦斯从被淹没区涌出时,要制定排除瓦斯的办法和措施,并在矿救护队的监护下进行工作。(5)、如在探水过程中发生透(突)水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往高处撤出,并通知所有受威胁区域人员和矿领导,钻杆不得拔出,启动水泵进行排水。(6)、切断采区电源。(7)、要制定防止二次透(突)水的办法和措施。4、对片帮、冒顶事故处理措施和要求(1)、组织矿救护队员探明片帮、冒顶范围及被埋压、堵、轧人数和位置,并进行营救。考试大安全工程师(2)、尽快恢复片帮、冒顶区域的通风,如一直能恢复的,可采用水管、压风管向埋压、堵、轧人员输送新鲜风流。(3)、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由外向里进行清理,并加强支护,加强敲帮问顶,防止再次片帮冒顶,必要时开掘专用巷道营救遇难人员。(4)、当大块煤岩威胁遇难人员时,要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煤岩。以上遇难人员被营救出之后,根据情况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包扎,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