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7051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鉴赏,复习大纲,一、明确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意象 二、把握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几种情况,从所学诗歌里找相应的例子说明。 围绕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什么意象意境表达情感) 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 (侧重表现手法) 三、明确答题常用术语,1、概念补充: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盛唐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蔚为大观,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等。(宋:杨万里、范成大),明确概念,山水田园诗赏析,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课文中出现的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归田园居 王维山居秋暝 柳宗元渔翁,描写宁静恬美的农村生活场景,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描写山中清新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之情,描写了一个独来独往、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课内示例练习一首,山居秋暝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诗歌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 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 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2)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步) 诗中描写了月光洒满松间的静态景象,接着描写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嬉笑归来的浣衣女以及渔舟划过莲叶摇动的动态景象,(二步)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宁谧。(三步),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案示例: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示例,诗歌描绘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是由小桥、流水、村庄、岸阁、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构成的。 同意:此诗赞誉石湖的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不同意: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明证,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 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 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 A 、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B、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 C、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山水田园诗小结,1、山水田园诗的意象,思想情感 2、意境类题型 3、表达技巧类型 4、炼字型,课外拓展练习两首,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1)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对仗工整,使诗歌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2)这首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通过萋萋的草、流水、树、自落的花、山、空啼之鸟等景物, 凸显出山中少有人来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