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930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书写水平考查。(3分) 1根据全卷书写质量酌情记分。(3分) 略 二、听的能力考查。(8分) (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按下面要求作答,考生可边听题边答题) 听力材料 闻鸡起舞的故事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天,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2请任意写出材料中的两个成语。(2分) _建功立业_ _栋梁之才等_ 3请给这则材料拟写一个标题。(2分) _闻鸡起舞的故事 4这则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人物是谁?(2分) _祖逖;刘琨。 5这则材料的故事出自哪里?(2分) _晋书祖逖传。,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23分)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红绫(ln) 倏地(s) 哺乳(b) B污涩(sh) 迷惘(mn) 嗔怪(chn) C惩戒(chn) 感喟(ku) 禁锢() D蓦然(m) 褴褛(l) 少时(sho)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柠檬 怂恿 畏罪潜逃 B余晖 蜷伏 孤苦伶仃 C干瘪 虐待 据为己有 D丰臾 鹦鹉 怪诞不经,8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不远,只有细小的差别。 B衣衫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C妄下断语:指轻易地下结论。 D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香山居士,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振德芬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C鸟的作者梁实秋,原名治华,字实秋,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D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散文集欧行日记等。,10下列各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哪里”是指示代词。 B“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这句话中的加点词“一顿”是数量词。 C“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我该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11(2016兰州中考)语文活动。(4分) 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_先从学校出发沿着南湖路向正西方向走至和平街的交叉路口,再向北转向沿着和平路朝正北方向走至与北山路交叉路口,接着向西北方向转向沿着北山路继续走,北山广场就在道路北侧。,12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七年级(1)班准备在当天下午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9分)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一些宣传标语,请你根据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标语口号。(2分) _示例: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活动中,一位同学反映,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赫然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假如你的一位朋友请你吃饭,准备点一道由野生动物烹制的美味,你打算怎样劝说让他放弃点这道菜?(4分) _示例: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不要让一个个生命在我们的餐桌上消失。,(3)为了配合这次活动,班里准备出一期手抄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手抄报另拟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3分) 栏目名称:神秘自然 内容简介:介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 栏目名称:_善待生命_ 内容简介:_告诉人们如何保护野生动物。_,四、阅读与欣赏。(共36分) (一)(13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3解释下列词语。(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 ) (2)亦毙之( 杀死 ) (3)相去数十步( 距离 ) (4)意甚仓皇( 神情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_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1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角度,侧面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用了比喻和描写。,16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3分) _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二)(泰安中考)(8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7加点句子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猫“畏罪潜逃”了 “我”不喜欢这只猫 猫常对着鸟笼凝望 “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 B C D,18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 B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 C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 D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19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20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D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三)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15分) 张丽钧 “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但是,没有人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 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网友随便点开一种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 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己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时间比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万,物间有千千结。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 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渴望 21文章说:“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这种软伤害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请填空。(4分) (1)高二才女给合欢花、玉簪花取绰号; (2)_时代赋予花木金光闪烁的名字_;,(3)_家乡人对声音响亮而悲切的鸟叫法众多_; (4)众人围观鹩哥鸣叫。 22联系上下文,品味划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_“飞”,把“我”比成鸟(拟物),突出作者急切想知道鸟名的心情;“究竟”,强调作者内心的困惑纠结。(意近即可),23揣摩第段划线句子的意蕴。(3分)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_万物间有千千结,伤害鸟兽草木,伤害自然,后果迟早要蔓延到人类自己身上。 24对待自然的态度,古人说“人定胜天”;严春友说“敬畏自然”;周国平说“顺应自然”;本文作者说“向主人(自然)致意”。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4分) _提示: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理由充分、语言通顺连贯即可。,五、写作与表达。(50分) 25题目:这次,我没有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略,结束语,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