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370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2 页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矿井基本建设由于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临时性强、流动性大,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笔者以xxx矿井建设为例,自从矿井xx年12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在实际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来交流和探讨。一、矿井基本建设期间的一些特点1建设工程环节多。由于煤矿生产属高危行业的特殊性,矿井建设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安全设施与项目建设的“三同时”。另外,环保部门也要求环保设施与项目建设项目也必须做到“三同时”,这些都要求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施工的同时,配套设施必须与其同步施工。单位工程开工的越多,参与施工的环节就越多。例如地面工业广场建设,有地面建筑物的建设,也有防洪工程建设,也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工程建设速度快。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施工过程中狠抓劳动组织管理,发挥每个人的劳动潜能,尽可能的避免窝工的现象发生,同时,井下工程建设运营成本较高,迫使施工单位加快了施工进度。3施工队伍多。由于矿井建设的环节多,所以就要求“术业有专攻”的队伍进行专业的施工,例如有装设管路的、有安设支架等,这就导致在同一个时间段,施工队伍多,人员多。二、矿井基本建设期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施工单位忽视培训教育,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线作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以农民工为主,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这些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施工单位也不重视对他们的日常培训教育,对作业规程、措施的学习也流于形式,他们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性,不懂得紧急状态下的自防自救方法,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亟待增强、提高。2部分施工单位管理方式粗放,不严不细。部分施工单位重效益、轻安全、抢进度,工程安排上对安全管理不细,不严。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不运作。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既是安检员,又可能是通风工和瓦检员,不能在施工现场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冒险蛮干,“三违”现象时有发生。3施工单位“各扫门前雪”,不注意互相协调。施工单位接到监理单位的开工通知后,不考虑周边的施工环境,盲目施工,结果不是挖断别的单位的线缆,就是挖断管道。4监理缺位,监管不力。监理单位对关键工序未做到旁站监理,未能有效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安全监控不力。有的监理思想认识不清,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认为是小问题,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不去进行安全质量控制。从已发生的质量事故原因来看,监理基础工作薄弱,履行职责不力,是建设工程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必须下大力气彻底根治。三、分析矿井基本建设期间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一是从思想认识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主要人员还存在一定差距,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总认为过得去就行,没必要去深究。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把队伍素质和人员管理列入到施工单位的发展规划上去,短期行为严重。三是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管理松懈,没有对每个人的具体任务进行考核,胡须眉毛一把抓,导致工作敷衍了事。四、加强矿井基本建设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设。安全需求是人最原始的需求,是群众利益的底线,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紧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搞建设、谋发展,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1.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更新机制。要与时俱进地修改完善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更加贴近实际的建设工程进度和管理要求,规范和指导矿井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安全专项费用专款专用,从施工源头上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投入。2.进一步大力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工程。要推行安全标准样板工程,规范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的硬件建设。在管理上制定内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规定,规范流程和岗位制度,形成建设工程质量为落脚点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3.加大施工单位职工的培训和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强化施工单位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尤其对建设过程中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学习和培训。要完善考核机制,培训学习考核不合格的职工坚决不充许进行施工作业。加大施工单位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其安全知情权,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监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实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搞好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1.时刻明确建设单位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的全过程,明确建设单位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强化责任监督考核落实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监管责任落实到位。2.认真落实建设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指导、监督建设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岗位、每种行动(活动)等所应有的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职责。监督建设单位保障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做好安全基础工作。3.深入开展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安监部门要组织各工程管理部门,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经常梳理隐患。要督促施工单位开展安全自查自改,集中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专项检查,督促能当场整改的隐患当场整改,对不能当场整改隐患要督促其落实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切实净化和改善建设工程的安全环境。(三)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地抓好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主要任务,体现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上就是要系统、全面发展,实现整体优化。一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的关系。严格招投标管理,监督各施工单位在安全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按需、及时、足额投入安全费用,强化安全措施,防止片面追求速度效益,压缩工期,压减安全投入。二要强化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监理单位的材料报验和现场监管的能力,该旁站的必须进行旁站监理。三要高度重视日常监管,及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要将监管力量放在现场,同时要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活动紧密结合,通过日常的适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四是要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深刻吸取教训,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第 6 页 共 12 页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及处理所谓矿井外因火灾,就是由外部火源而引起,发生在井下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但危害到井下安全的火灾,又称为矿井外源火灾。它一般发生在井口附近,井下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和有电缆的木支架巷道等处。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违反操作规程和违章放炮;矿井瓦斯、煤尘的燃烧或爆炸而引燃井下可燃物;违章在井下吸烟、拆卸矿灯、电焊气焊等。预防矿井外因火灾的措施有:预防明火。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也不准用火炉取暖。严禁携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井口房和井下不准电焊、气焊或用喷灯焊接,如果一定要在井下焊接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批准并有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而且要求事先清除附近的易燃物品,备足消防用水、砂子、灭火器等,并随时检查瓦斯和煤尘浓度。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和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预防放炮引火。井下不准使用黑色火药,因为黑色火药爆炸后火焰存在时间长,有使瓦斯引燃或引爆的危险。井下只准使用矿用安全炸药。严格执行放炮规定,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严禁用煤块,煤粉、炮药纸等易燃物代替炮泥,同时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预防电气引火。要正确选用易熔断丝片和漏电继电器,以便电流短路、过负荷或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流。不准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预防摩擦生火。应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分的保养维护工作,及时加注润滑油,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因摩擦生热而引起火灾。预防火焰蔓延。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不延燃橡套电缆、阻燃输送带等。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矿井中若发生火灾,扑灭的难度会大大超过地面火灾。这是因为:井下空间小,工作场所狭窄;电气设备多、坑木等易燃物多,煤本身就可以被引燃。再加上防火设施、灭火器材所限,井下又有新鲜风流等。矿井中一旦发生火灾,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呢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应尽可能进行直接灭火,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说明着火地点、性质、影响范围等情况;调度室应立即通知矿领导等有关人员,立即向上级汇报,立即召集救护队,立即停止灾区供电。火灾时期风流控制是关键,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灾区人员未撤出前不准减少灾区风量,以免灾区出现贫氧或引起瓦斯爆炸;负责火区排烟的主要通风机绝对不能停转;当火区瓦斯浓度上升,达到或超过时,要立即增加灾区风量,否则撤出救灾人员;在进风井口附近,进风井筒或井底车场及其硐室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命令主要通风机反风,在条件允许时,也可让火灾烟流短路到回风井排出等。在瓦斯矿井处理火灾时,首先应制定避免瓦斯爆炸的措施,与此同时制定直接灭火方案和封闭火区的方案。矿井外因火灾的处理电气火灾的处理发生电气火灾时,要先切断电源,再选用不导电的器材如砂子、岩粉和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来扑灭。用砂子、岩粉扑灭电气火灾。砂子、岩粉不导电,把它们撒向燃烧着的物体,使燃烧物体与空气隔绝,可以扑灭电气设备和电缆火灾。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该灭火器材的机体内盛四氯化碳溶液,用时抽动泵将溶液抽射到燃烧物上,它接触到火焰受高温作用后生成比空气重四倍的气体,将燃烧物包围使其与空气隔绝,使燃烧的火焰被闷熄。四氯化碳溶液不导电而且对金属物不锈蚀,所以它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或机器火灾。但溶液挥发后具有使人麻醉的毒性,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后,应立即离开,以防中毒,它不适于在井下使用,对高处的火灾使用也不能奏效。用二氧化碳灭火机灭火。将二氧化碳高压液化后装入容器,同时只要打开开关,二氧化碳即从喇叭管中喷出。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变成气体时吸热冷却,并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而使火焰熄灭。二氧化碳不导电对机器也无腐蚀作用,故适用于扑灭电气或机器火灾。硐室火灾的处理爆炸材料库着火时,应先将雷管运出,然后运出炸药。如因高温运不出时,则关闭防火门,退往安全地点。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或将矿车放到下方车场,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硐室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防火门,无防火门时,应采取挂风幛控制入风,积极灭火。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让火烟短路。位于采区进风道时,若条件具备可采取短路通风或局部反风。采煤工作面火灾的处理在处理采煤工作面火灾时,极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整个灭火工作除一般要在维持正常通风情况下进行外,还必须做到:、要有效地利用灭火器和防尘水管,从进风侧灭火。、极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着火时,不可在火源上方灭火,防止水蒸汽伤人;也不得在火下方灭火,防止灭火区塌落物伤人;而要从侧面即工作面煤壁或采空区方向利用保护台板和保护盖接近火源灭火。、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烧时,要增大工作面风量,并利用干粉灭火器、砂子、岩粉等灭火,灭火人员要分布开。扑灭上隅角瓦斯燃烧时,要谨防将火焰逼入采空区。、从进风侧灭火难以取得效果时,应采取局部反风,从回风侧灭火,但进风侧要设置水幕。下行通风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增加工作面风量,保持回风系统畅通等避免风流逆转。当矿井火灾发展到不能直接扑灭时,应迅速隔绝,即迅速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建筑密闭墙,切断向火区的供风。矿井火灾的自救方法火灾是无情的。矿井火灾不仅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还可以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而且矿井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剧毒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如果火灾范围很大,或者火势很猛,现场人员已无力抢救时,应进行自救避灾。、迅速戴好自救器,有秩序地撤退。、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风撤退。位于水源回风侧人员,如果距火源较近且火势不大时,应迅速冲过火源撤到进风侧,然后迎风撤退;如果无法冲过火区,则沿回风撤退一段距离,尽快找到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撤退。、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地辩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沿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如果实在无法撤出,应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尽量隔断风流,防止烟气侵入,然后静卧待救。、要设法及早用电话同地面取得联系,以便救护队前来救援。第 11 页 共 12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