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修井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357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修井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石油修井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石油修井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石油修井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石油修井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1)试油工程的技术方法。试油是石油工业中测试、验证和落实地层流体性质(油、气、水)、产能、压力、温度等资料的工程过程。它在钻井工程之后,在油井采油生产之前,是勘探工作的成果鉴定,是开发工作的前期开始,是采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油的技术方法可分为套管井试油和裸眼井试油。套管井试油是在下套管井中,经过(包括)射孔使油气层与套管井筒连通后进行的。裸眼井试油是在地层裸露条件下进行的,它包括在钻井过程中裸眼井中的试油和钻井、完井后的裸眼井段的试油。套管井试油的技术方法是地层射孔后,下油管用清洁水替出井筒内的压井液,替喷,诱喷,自喷井试采求产、测压(包括压力恢复曲线)、测温、落实产液性质和产量;非自喷井经诱喷排液后,下取样器、温度计及压力计,取得温度及压力资料,取地层产出流体样,进行室内实验分析,确认产出流体性质及产量。裸眼井试油的技术方法包括在钻井过程中裸眼井中的试油和钻井完井、固井后的裸眼井段的试油。在钻井过程中裸眼井中的试油通常是通过中途测试来实现的;钻井完井、固井后的裸眼井段的试油,不需要射孔,可直接下油管用清水替喷后试油。(2)小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小修是为维护油气水井正常生产的井下作业工程。小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包括:作业准备(井架安装、作业设备安装、压井液选择、压井)、起下油管、起下抽油杆、起下泵、检泵、起下封隔器、起下隔热管、热洗、清蜡等。(3)大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大修是清除套管内的落物及对套管损坏进行修复的井下作业工程。大修工程的技术方法包括:井下故障诊断、落物打捞、解卡、套管扩胀、套管整形、套管补贴及加固、换取套管、套管内的钻、磨、铣、打通道、钻水泥塞、查封窜、找堵漏、挤灰封存层等。(4)压裂、酸化工程的技术方法。压裂是油气水井的增产增注措施,是低渗透油田的战略进攻措施。它既能解除地层的污染伤害;又能改造地层,使油气层形成人工裂缝,从而增加油、气、水井的产量和注入量。压裂工程的技术方法是把压裂液用高压柱塞泵,按设计的高压和大排量,注入地层,压裂液劈开地层形成人工裂缝,支撑剂由压裂液携带,随压裂液进入地层中的人工裂缝,待压裂液破胶和人工裂缝闭合后,压裂液返排出地层,支撑剂支撑地层中的人工裂缝,从而形成了人工油流通道,提高了油井产量。当压裂液是酸液时,叫酸压。酸化是油气水井的增产增注措施。酸化工程的技术方法是用高压柱塞泵,按设计的压力和排量注入地层,酸液进入地层,与地层岩石和其他堵塞物反应,解除地层堵塞,使油流通道畅通,油井恢复或增加产量。酸化分基质酸化和解堵酸化。当酸化按设计的高压和大排量注入地层并劈开地层形成人工裂缝时,这种酸化,叫酸压。(3)防止因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油气火灾爆炸、触电、淹溺、砸塌、灼烫、机械伤害、冻伤、烧伤等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4)防止硫化氢、一氧化碳、盐酸、氢氟酸、二氧化碳、氮气等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5)压裂施工是高压(最高达80MPa以上)危险施工,易爆、易燃、易伤人。其中,高压设备、高压管汇高压大排量施工时,易井口抬起,易管线爆飞,易机械伤人;氮气泡沫、二氧化碳压裂施工时,液氮、液态二氧化碳易引起冻伤、灼烫、窒息和中毒;用油基压裂液压裂时,易爆,易燃。(6)酸化是高压危险施工。酸化时使用的盐酸、氢氟酸、硝酸等强基酸及添加剂易灼烫、窒息和中毒;酸化后酸液与地层及地层流体的反应物排出油井时,易灼烫、窒息和中毒。压裂、酸化工程中,还应注意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第 4 页 共 11 页石油化学工业的安全管理【摘要】随着石油产品的深入开发,石油化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安全管理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安全管理的内容,提出了安全管理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安全管理1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石油资源的国家之一。利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石油、石油炼制后的产品、油田气及天然气作为原料,采用各种化学加工方法,制成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石油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包括炼油、石油化工、化纤和化肥四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趋向大型化。乙烯装置规模已达45万吨年,涤纶生产装置规模已达48万吨年以上,合成氨生产装置采用了35万吨年以上的规模,炼油生产装置的年加工能力已达5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工艺过程和辅助系统不断复杂化,且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又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腐蚀等诸多危险因素,这就决定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安全生产难度越来越大。据对全国28个省市化肥、化工、炼油等行业的不完全统计,在1979xx年间,共发生化工设备与机器燃烧爆炸事故252起,占全部设备重大事故的45.7;xxxx年间,炼油生产发生的爆炸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40以上;xxxx年间,全国化工系统县以上全民企业发生物理、化学爆炸事故387起,死亡519人;仅xx年,全国发生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等爆炸事故140起,受伤520人,其中13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21.55万元之多。而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劳动组织不合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操作人员安全文化素质不高,规范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等等。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安全生产又是人身安全的保护伞。因此,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保障石油化学工业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要搞好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体制;其次,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严密通达的安全管理体系。2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在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下,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其责任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令、法规、制度,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切实按期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的厂长(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各项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在厂长(经理)指定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下设的各车间、班、组等建立相应的以车间主任、班长、组长为首的安全管理机构,各车间、班、组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备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主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助企业领导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机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龙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合理地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安全监察(督)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种管理制度:3.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管理制度。根据“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可分为以下几种职责:1)企业领导的安全职责企业的厂长(经理)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副经理)负责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他副职在分管的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2)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企业的职能部门在厂长(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全面负责。安全技术部门,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在企业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修订和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教育以及工伤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生产技术部门,对企业各车间的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技术负全面责任。负责制定含有安全生产内容的产品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参与安全技术规程的制定,并贯彻落实。负责组织生产操作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上报以及制定方法措施。保卫、消防部门负责企业防火、火灾扑救、企业内部交通安全工作以及剧毒品、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安全管理,负责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上报,参加有关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3)操作人员的职责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工艺设备,参与生产,是整个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操作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熟悉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精心操作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正确分析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拿出最佳防范措施,并做好统计记录及时上报,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2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由入厂教育、日常教育、特殊教育及安全考核四部分组成。入厂教育: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厂、车间(科)、班组(工段)三级安全教育。厂级教育由劳资部门组织,安全技术、工业卫生与防火部门负责。学习一般安全知识,本企业生产特点,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及安全注意事项。车间级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学习车间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班组级教育由班组长负责,学习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机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安全装置和工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日常教育: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活动,采用展览、宣传画、报刊杂志、电化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特殊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安全考核:厂级干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由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其他干部的安全技术考核,由人事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组织进行。工人的安全技术考核,由车间领导负责组织。3.3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由企业领导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群众性的综合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及特殊安全检查等五项检查。各种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并制定安全检查表。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上的问题应及时实施整改措施,完善管理。4安全技术措施(改造)项目的管理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都要制定符合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要求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以改善企业的劳动条件,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工伤等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由各车间或职能部门提出,由指定专人编制计划、方案,报送安全技术部门审查、汇总后,编制成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上报总工程师,经企业主管领导审批颁发,并认真贯彻执行。5事故管理事故管理是对事故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事故可分为生产(工艺)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医疗事故、破坏事故及伤亡事故。各种事故由相对应的职能部门负责调查、统计、存档,并报送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综合统计。事故发生后,依据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并立即对现场进行保护,组织专家成立调查组,科学地测量事故现场的相关数据,收集与事故有关的人和物等线索,向事故现场的人员调查事故经过情况,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做出调查结论,以报告形势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并对事故调查结果登记整理,绘制事故发生动态表,进行事故统计。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生产管理、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及领导机构、生产操作人员等都密切联系着,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企业应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参考文献孙连捷,张梦欣安全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xx周忠元,陈桂琴化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xx匡永春石油化工安全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xx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