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089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煤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煤矿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本矿所有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按照煤与瓦斯(沼气)突出矿井要求安装和运行。禁止井下电气设备接零,禁止供井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普通型携带式仪表(电压、电流表),只准在沼气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者,必须接地。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包括铠装电缆的外壳铅皮和橡胶电缆)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接地蕊线不得兼作其它用途。三、防爆设备的零件(包括螺丝、弹簧垫圈、挡板等)及防爆面要保持完好无损。所有接线螺丝要旋紧,否则禁止投入运行。防爆面要进行磷化处理,光洁度不能低于5;结合面长度为40、25、15毫米的防爆面上不准出现直径达1毫米,深度达2毫米的沙眼5个,结合面长度为10毫米的不准超过2个。防爆面大面积的锈蚀用棉纱擦掉后仍留有锈蚀痕的设备,不准使用。电缆进线密封圈内径不能大于电缆外径1mm,密封圈外径不能大于进线装置内径2mm;密封圈厚度不能小于电缆外径0.7倍(70mm的电缆除外)但不能小于10mm(进线装置只能连接外径15mm电缆者除外);密封圈与电缆之间不准有包扎物,不准割开套在电缆上,不准大小两个套用和并用。密封圈应全部套在铠装电缆铅皮上。不用的进线嘴必须有密封圈和挡板。挡板直径不能小于进线口内径2mm,厚度应在3mm以上,挡板安装应放在密封圈外边,线嘴压紧后并有余量,螺旋进线嘴旋进量有效丝扣应大于6。四、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同电气性能相符的接线盒。严禁将拆散开的电缆芯线(羊尾巴)连接任何电气设备,必须用齿形压线板或线鼻子同电气设备进行连接。五、电缆与电缆的连接严禁明接头或鸡爪子,禁止对绝缘已破坏的橡胶电缆包扎使用。电缆与电缆连接应按如下规定执行:1、不同类型电缆(如纸缘电缆同橡胶电缆或同塑料电缆)之间不应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电缆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2、相同类型电缆之间,除按不同电缆之间连接方半进行连接外,还可进行直接连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纸绝缘电缆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电缆接线盒连接,高压纸绝缘电缆接线盒必须灌绝缘充填物至三叉以上。六、井下电缆应用挂钩悬挂。悬挂电缆应有适当驰度,其悬挂高度应在矿车跳道时不至撞击,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或运输机上。七、电缆不得敷设在用机械提升的进风的倾斜巷道中,电缆上面不得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风、水管平行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井下电话和信号电缆,应同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并保持0.1M以上的距离。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同一侧时,高压同高压、低压同高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低压电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m。八、井下照明,手提式电气设备(电钻)、电话、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电压不得大于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额定电压不得大于36V。九、井下各处检漏装置要确保灵敏可靠,不准甩掉不用,每天应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试验并记录,发现检漏装置有故障或网路绝缘降低时,应立即停电处理,修复后方可送电。十、井下电动机和井下变电所或配电站引出的馈线要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装置。熔断保险丝的选择应按如下规定:1、保护支线单个电机时的保险丝额定电流:I=(1.8-2.5)电机额定电流2、保护干线几个电机时保险丝额定电流:I=(1.8-2.5)最大电动机额定电流+其它电动机额定电流。3、保护干线时,过流继电器整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干线上最大电机的起动电流与其它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4、保护支线时,按电动机起动电流整定。十一、井下一律不准带电检修和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十二、修理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将导体接地,200伏以上电气设备导电体应完全放电(放电处瓦斯浓度必须在1%以下才准放电)。十三、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都要有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合闸牌,按谁检修、谁负责的原则执行,其他任何人不得谁意摘牌。井下迁移开关和电缆也应照此办理。十四、操作700V以上高压设备时,必须站在绝缘垫上,并穿上绝缘鞋,带上绝缘手套。十五、新投入的电气设备或者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必须检查其绝缘电阻:6千伏高压隔爆开关不低于250M;低压隔爆开关660伏的不低于2M,380V的不低于1M;干式变压器线圈绝缘不低于0.5M;6千伏高压电缆不低于250M;低压660伏电缆不低于2M,330V电缆不低于1M,电煤钻不低于0.5M。十六、井下重要电路和重要场所需要停送电时,必须有调度命令,并征求瓦检员的同意(紧急事故不在此限)。十七、每次送电前应详细检查设备情况,在设备附近20M内,当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送电,送电时应注意各种表计是否正常。十八、地面设备,未经机电科(队)领导和技术人员许可和没有监护人员时,禁止带电检修作业。十九、线路发生故障时停电检修,检修人员必须请示调度室同意并亲自到变电所停电,不准电话联系停电,并在开关柜上挂上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牌,送电时必须由停电挂牌者去牌送电。二十、凡有隔离开关(令克),油开关的线路,停电时,必须先停油开关,后停令克;送电时,先送令克,后送油开关。二十一、电工应熟悉各种设备有关电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检修作业时必须按有关规程执行。第 5 页 共 10 页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0引言在煤矿生产中,井下煤矿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保护大多采用继电保护装置,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保护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在硬件方面,采用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DSP微处理器,低功耗可编程逻辑芯片和高集成度的专用芯片,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有很大提高,从而保证了生产质量。1井下常见的保护类型由于井下的环境较特殊,电气设备分为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和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前者不具有防爆性能,适用于没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后者具有防爆和隔爆性能,适用于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同时,电气设备按工作电压高低分为低压电气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井下电气设备大多属一类负荷和二类负荷,工作时的电流、电压都较大,对其保护是保证可靠性工作的关键。目前,过流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是井下的三大保护。1.1漏电保护当电网绝缘电阻小于一定数值时,人触及后会产生触电危险,而且漏电不仅会使设备进一步损坏,形成短路事故,同时还导致人身触电和漏电火花引爆瓦斯、煤尘的危险。因此在井下供电系统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实现绝缘监视、漏电保护以及补偿流过人身的电容电流的作用。按其实现保护功能分为无选择性漏电保护和有选择性漏电保护。1.1.1有选择性漏电保护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原理。零序电流信号由零序电流互感器获得。当未发生漏电时,一次侧三相电流对称,其电流相量和为0,二次侧无电流输出;当发生漏电时,一次侧三相电流不对称,其电流相量和不为0,二次侧有电流输出。其装置与分路开关配合使用,其优点是减少停电范围,易于查找故障线路,因此被广泛地使用。1.1.2无选择性漏电保护采用附加直流电源的保护原理。在包含对地绝缘电阻的检测回路中附加直流电源,监视其直流电流的变化,达到监测绝缘电阻的目的。该装置需与低压自动馈电总开关配合使用。其缺点是停电范围大,不易判断漏电线路,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故仍在使用。1.2过流保护电火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网的过电流,而过电流又是由短路、过载引起的,因此防止电火灾方法就是防止过流的产生。所以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1.2.1过载保护过载是指电动机的运行电流或电气设备工作电流大于其额定电流,但超过额定电流的倍数小些,通常是额定电流的1.5倍以内。引起电动机或电气设备过载的原因很多,如负载突然增加,断相运行以及电网电压降低等。若电动机或电气设备长期过载运行,其绕组或电气设备的温升超过允许值使绝缘老化、损坏。过载保护的动作时间与过载电流大小有关,其动作值设定小于短路保护的动作值。动作延时取决于过载程度,过载程度越大,延时越短;过载程度越小,延时越长,此特性称为反时限特性。延时环节由时间继电器构成,过载时,电流继电器动作,其触点接通时间继电器线圈,经延时后时间继电器触点动作,使执行机构动作,切断主回路电源,同时发出过载信号。过载保护可由电磁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和热继电器实现。1.2.2短路保护当电器或线路绝缘遭到损坏、负载短路、接线错误时将产生短路现象。短路时产生的瞬时故障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十几到几十倍,使电气设备或配电线路因过流而产生电动力损坏,甚至因电弧引起火灾。短路保护的动作时间要短,其动作值设定较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切断电源。电磁式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均可实现短路保护。1.3接地保护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架构不带电,但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其金属外壳和架构就要带电。当人触及此电气设备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而且我国规定触电的安全极限交流电流值为30mA,因此要通过接地保护限制通过人身的电流使其在极限电流之内。保护接地的关键是将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降低到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使流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极限电流,达到减少触电危险的目的。2煤矿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能反应系统故障和不正常状态,并及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化设备。熔断器、继电器和接触器等都可以用于保护装置,但由于煤矿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不断增大,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继电器和接触器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分类繁多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2.1现场信号输入装置现场信号送入继电保护装置一般要进行必要的前置处理,如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消除干扰信号;电平转换电路使低信号变为强信号易于处理;低通波除高频信号及纹波电压等,使继电器能有效地检测各现场物理量。2.2测量装置它是检测经现场信号输入电路处理后与被保护对象有关的物理量,并与已给定的设定值或自动实时生成的判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或非,即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或电平信号,经判断确定保护是否启动。2.3逻辑判断装置它是根据测量部分各输出量的大小、性质、逻辑状态、输出顺序等信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运算,最后确定是否应该是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部分。常用的逻辑一般有与、或、非、延时、记忆等功能。2.4执行装置它是根据逻辑判断部分送来的出口信号,完成保护装置的最终任务,主要负责保护装置与现场设备的隔离、连接、电平转换、出口跳闸的功率驱动,以及现场设备状态信息的返回等,以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可靠地工作:电气设备和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出信号,正常时不动作的理想状态。3结束语要想搞好井下电气安全,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保护是基础,同时每个矿井必须明确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井下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完善责任制,要加强井下电气设备专业化管理,配齐防爆组、电气管理组、电缆组、小型电器组四个专业组人员,定期对各专业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工作,切实履行起电气管理专业职能,确保煤矿安全稳定生产。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