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6002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物料提升机作为在工程施工中的物料运输工具,是一种板链式、重力诱导卸料的提升设备。它主要适用于垂直输送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磨琢性或无磨琢性物料,例如生料、水泥、煤、石灰石、干粘土、熟料等散装物料。主要特点在于:一、采用的板链有较高的剪切强度、疲劳强度及耐磨性能,运转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二、采用较低的链速度(o5米/秒);三、采用大容量的料斗和较小的斗距,驱动功率低且输送量大。尤为适应提升破碎后的石灰石和水泥熟料(NE50)。物料提升机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下所示:1、物料提升机安装应委托具备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安装资质的单位,或厂家具有特种作业安装及检测资质的人员进行,安装完成后还应到当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办理使用手续。2、物料提升机使用前应对地基进行处理。3、物料提升机构件应进行逐项检查,尤其是螺栓连接处及螺栓完好情况,必要时螺栓紧固应用力矩扳手进行检查。4、物料提升机应安装配备完整的防护网并应涂刷醒目的油漆标示,超过标高时应悬挂安全夜市灯并应道当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5、物料提升机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无负荷试运转和符合试运转,其结果合格并经当地特种设备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物料提升机操作应配备专人进行操作。7、物料提升机的进料通道应按规范进行搭设,并悬挂醒目的相关提示牌;8、物料提升机严禁载人。第 3 页 共 9 页物料提升机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垂直输送物料的提升机,构造简单,安装、使用和拆除方便,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设备,常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物料提升机的数量随之增加,但对物料提升机的安全管理却相对滞后,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加强安全管理势在必行,从物料提升机的制造、安装和使用等方面排查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物料提升机制造管理1、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对提升机设计、制造的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现行的物料提升机多种多样,安全装置参差不齐,安全性能指标各异,在设计和制造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安全隐患。多数产品是施工企业自制、小型生产厂家制造,部分产品由乡镇企业制作,生产厂缺少基本生产技术、设备,工装落后,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内控质量标准,无法保证其产品质量。物料提升机应有产品标牌,标明额定起重量,最大提升速度、最大架设高度、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2、物料提升机架体金属结构稳定性差。物料提升机的制造,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计算,在用料、截面尺寸、形状等方面均不符合GBJ17钢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整机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满足施工安全需要。架体多数不是由标准节连接组成,而是由单根杆件现场逐件组装而成。杆件间的联接使用普通螺栓,不能形成稳定结构,在负荷力作用下易造成扭曲变形,甚至倾翻。架体金属结构稳定性设计和实验,确认金属结构无开焊和无变形方可投入生产。3、物料提升机的安全装置一般有,安全停靠装置,断绳保护装置,上下极限限位器,超载限位器,吊笼安全门,缓冲装置等。二、物料提升机安装管理目前,施工现场的物料提升机安装人员参差不齐,没有专业安装队伍安装,大多数由施工现场的架子工安装。由于这些人员不是专业安装,没有经过安装培训,不懂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也缺少必要的安装经验和熟练程度,在安装过程中存在隐患。安装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方可施工。安装前应检查物料提升机产品合格证,确认金属结构的成套性和完好性;物料提升机构完整良好;电气设备齐全可靠;基础位置和做法符合要求;地锚的位置、附墙架连接埋件的位置正确,埋设牢靠;物料提升机的架体和缆风绳的位置未靠近或跨越架空输电线路。必须靠近时,应保证最小安全距离,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物料提升机应安装附墙装置。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附墙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间隔一般不宜大于9米,且在建筑物的顶层必须设置1组,附墙后立柱顶部的自由高度不宜大于6米。当物料提升机安装高度大于9米时,应及时加设一道附墙装置,并应随安装高度增加加设附墙装置,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是安装完后再加附墙装置,出现在安装过程中架体倒塌事故。附墙装置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刚性连接,并形成稳定结构,附墙架严禁连接在脚手架上。2、物料提升机吊装管理不当。卷扬机稳装的位置按照要求应该满足“从卷筒中心线到第一个导向滑轮的距离,带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15倍,无槽卷筒应大于20倍”的要求,同时卷扬机还应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由于施工现场比较狭窄,很多施工现场卷扬机与物料提升机安装距离达不到这一要求,经常由于距离太近而出现钢丝绳缠绕错叠和脱离卷筒现象。另外这也不利于司机操作,司机在卷扬机处操作会出现吊篮挡住视线,对吊篮的停靠位置掌握不准。3、物料提升机进料口防护棚搭设不规范。规定物料提升机架体地面进料口处应搭设防护棚,以防止物体打击事故,防护棚使用5CM厚木板或相当于5CM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防护棚搭设要求是低架前后3米,高架5米左右,宽度稍大于架体宽度,防护棚两侧还应挂立网防护,防止人员从侧面进入。4、卸料平台搭设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到操作工人的安全,这也是井架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严格要求来说,卸料平台应该做成独立式平台,即该平台的搭设只能是单独从地面立杆搭起或采用与建筑物拉结的形式,不能与脚手架连在一起,以免影响脚手架的稳固。5、物料提升机未安装超高限位器。超高限位器是为防止意外情况下电源不能断开吊篮仍继续上升,造成卷扬机仍继续运行拉断钢丝绳或拉翻物料提升机。6、物料提升机四门安装不全。物料提升机四门包括进料口防护门,卸料平台防护门和吊篮前门、后门,现在施工现场的物料提升机大多数只有吊篮前门,而缺少其他三门。为了使用安全,施工现场应保证四门齐全且正常使用。7、物料提升机在安装完毕后,必须经正式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使用单位应对每台物料提升机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备查,其内容应包括:验收、检修、试验及事故情况。三、物料提升机使用安全管理物料提升机使用环节的管理十分重要,正确使用和操作物料提升机,司机要经培训合格,现场安全监督要到位。由于建筑工人安全意识较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未进行现场隐患整改,极易造成事故。1、物料提升机司机未培训合格。物料提升机司机普遍未经过培训合格,无上岗证,非专业司机现象普遍。司机不固定,经常更换,也给物料提升机的管理带来很大隐患。由于不了解物料提升机的使用情况,再加上不能及时维修保养,设备会经常出现缺陷影响使用,甚至造成事故发生。2、随意拆除或不使用安全保护装置。比如安全停靠装置,超高限位器,安全防护栏门等,物料提升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发生事故时的第一道防护线,当发生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时可以及时发生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防护装置不能拆除。现在施工现场对安全停靠装置的使用还不了解,安全停靠装置是井架运行至各楼层位置装卸物料时,将吊笼牢固地固定在立柱上,防止吊笼上下摆动及侧向摆动,影响操作人员作业。3、物料在吊笼内应均匀放置,不得超出吊笼外,当物料在吊笼中放置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排除运行障碍,并制定防坠落措施,散料应装箱或装笼,严禁超载使用和人员攀越吊笼上下。4、由于物料提升机司机在地面操作,不象施工升降机那样司机在吊笼内操作,因此司机对物料提升机吊笼内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能准确掌握,经常出现停靠不准或人未出来,吊笼已运行现场,存在很大隐患。5、物料提升机安装后检查。查看金属结构有无开焊和明显变形;架体各节点连接螺栓是否紧固;附墙架、缆风绳、地锚位置和安装情况;架体的安装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卷扬机的位置是否合理;电气设备及操作系统的可靠性;信号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清晰;钢丝绳、滑轮组的固接情况;物料提升机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情况。6、物料提升机使用前检查:地锚与缆风绳的连接有无松动;空载提升吊篮做一次上下运行,验证是否正常,并同时碰撞限位器和观察安全门是否灵敏完好;在额定荷载下,将吊篮提升至离地面1m2m高度停机,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和架体的稳定性;安全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确认物料提升机正常时,方可投入作业。7、物料提升机定期检查。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物料提升机,作业周期超过一年的;闲置时间超过半年重新恢复作业的;经过改进和大修后的;重新安装后,使用前的;遭受自然灾害(如暴风、大雨雪等)可能使结构和物料提升机构以及安全防护装置遭受损害的。每月检查内容:金属结构有无开焊、锈蚀、永久变形;扣件、螺栓连接的紧固情况;物料提升机构磨损情况及钢丝绳的完好性;安全防护装置有无缺少、失灵和损坏;缆风绳、地锚、附墙架等有无松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或接零)情况;断绳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试验。物料提升机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并附产品合格证。二是施工单位在设备购置时,应审核物料提升机的额定起重量、提升高度、提升速度等参数的要求;审核物料提升机产品标牌,制造单位、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三是加强物料提升机的安装资质管理,由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队伍安装;四是严格进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五是强化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及检修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第 8 页 共 9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