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5799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标要求】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欣赏,“派克”的来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关于周恩来的外交还有很多趣事与精采之处,请你收集,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外交政策。 建国第一年,同_等_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_,实行_,并对_。 2.经过:1953年底,中印就_问题谈判时,首次提出 按照_、_、_、_、_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_和_,双方一致同意_。 3.意义:在国际上_,被世界上_,成为_。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时间:_年;与会国_;特点:第一次_。 2.中心议题:讨论_、_和_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结果:周恩来提出_方针,促进了_,也促进了_。,自主预习,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重、难点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你认为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 自主 和平,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背景:,1.能否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外交事业将一帆风顺?,不能。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西藏为什么成为中印关系焦点?,旧中国时期,英国殖民主义者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本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此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了。,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标志着我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亚非万隆会议1955,合作探究,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外交政策,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提高,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求同存异,课堂小结,独立自主和平,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万隆会议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与苏联建交 A B C D ,4、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1)上述材料被称为什么? (2)这一材料是在何时、什么情况下、由谁倡导的? (3)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慌,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亚非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2)“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存异”又指的是什么? (3)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既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之一,又是其忠实的奉行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而载入宪法。在我国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建交文件中,也都确认了这一原则。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对大会产生了什么作用?,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4月18日,由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国发起的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中国代表团提出各国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和团结。在各国代表的努力下,会议就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等问题达成了协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 界和平合作的宣言。,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会议? (2)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 (3)他提出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4)文中那句话体现了这一方针?,8、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贡献?,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浪费时间 就是浪费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