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 九年级下册,六个学习板块,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七年级 上下册,世界古代史 九年级上册,中国现代史 八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 九年级上册,说课标,说建议,说教材,课标要求,内容标准,编写意图,体例安排,内容结构,立体整合,评价建议,教学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三说,说 课 标,转变学习方式,课标要求,转变课程功能,七年级历史上册,明确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改进教学方式,建立评价机制,改革课程内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信息传输 转变教学模式 转变师生关系,建立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体系,要避免专业化 贴近学生生活 必备基本历史知识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1、历史课程标准的注重点,2、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的课标要求,情感与态度,课标要求,过程与方法,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与技能,知道从史前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的时序及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好自豪感。,注重探究式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能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计算历史年代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法、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秦汉时期,3、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内容标准,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内容标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特征。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准着国家的产生及夏商周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作用。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5、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4、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说 教 材,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立体整合,教材编写体例,教材对比,时代性 适应性,教材编写意图,启发性 探究性,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趣味性 生动性,设置图文并茂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科学性 思想性,以史实为载体,学生成长为主线,以人为镜、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教材中的正文、 文中的楷体字、文献资料等史论结合客观的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正确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设置导入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能力。,1、教材编写特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定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教材编写原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尊重传统史学,内容整合更合理,4.注重减轻 学生的负担,2.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材的特点,5.转变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3.注重材的启发性语言的生动性,教材的体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附录构成,主题课文,目录,写给同学们,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主题课文,主题页,练一练,注释注音,动脑筋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文献资料图表,导入框、 正文宋体小字楷体,子目的结构,课的结构,单元的结构,体例安排,单元,课,子目,主 题 体,教材编写体例,时间为序,专题呈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辅助系统,主干系统,单元编写体例,主题页,主题课文,单元活动课,单元编写体例,单元主题页,主体课文,单元活动课,主干 系统,辅助 系统,导入框,图表,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注释与注音,自由阅读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辅助系统,主干系统,单元编写体例,主题页,主题课文,单元活动课,第一单元,七年级历史上册,元谋人,河姆渡 原始居民,大汶口 原始居民,半坡 原始居民,尧舜禹 禅让制,炎黄二帝,远古居民,华夏之祖,农耕生活,山顶洞人,北京人,3、知识内容,第二单元,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 的纷争,灿烂的 青铜文明,大变革 的时代,奴隶的悲惨生活,青铜器,农业、 畜牧业,夏朝,西周,商朝,老子思想,铁农具、牛耕,战国七雄,春秋争霸,商鞅变法,都江堰,孔子思想,屈原离骚,天文、历法、医学,文字,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的勃兴,夏商西周 的兴亡,统一国家的建立,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的建立,汉初和亲,张骞通西域,科技成就,丝绸之路,秦的兴亡,秦汉文化,丝绸之路,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汉的大一统,秦末起义,秦的暴政,汉元帝“和亲”,汉武帝“战争”,思想成就,汉匈的和战,政权分立与 民族融合,七年级历史上册,官渡之战,北方统一,西晋兴亡,孝文帝改革,三国鼎立,江南开发,民族融合,三国鼎立,赤壁之战,魏晋文化,淝水之战,江南开发,宗教,科技,原始人群,原始社会,立体整合,氏族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4、知识立体整合,夏朝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奴隶社会,立体整合,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封建社会,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立体整合,两晋 265年420年,三国 220年265年,两汉 (公元前202年220年),南北朝 420年581年,人教版,川教版,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伐无道,诛暴秦 大统一的汉朝 西汉经济的发展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西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主题活动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朝的统一 秦末农民起义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张骞通西域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主题活动 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版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差不多的,只是编排的顺序不同。比如秦汉的文化川教版是放在最后一学习主题编写的。而西汉经济的发展是穿插在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中进行讲述的。,人教版教材内容更多。增加了如下内容:秦朝对边疆的开发、文景之治、东汉的建立、王莽夺权等,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历史之间的联系,川教版教材的标题更易懂、更贴近学生生活,主题活动中,川教版教材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会评价人物,还要求学生会对比,5、教材对比,说 建 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充分利用图片直观记忆,历史课堂中要始终贯穿爱国主义的教育,注重历史教学方式的互动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和现代化,教学建议,实行分层次教学,1、教学建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 民族融合,评价建议,中华文明,国家的产生和 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 建立,2、评价建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在体验中收获乐趣,5、尝试用历史联系现实来思考和解决问题,4.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评价要求,3.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史的线索和史实,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通过教材解读走近学生并与其和谐,4.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2.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评价要求,3.注重对课堂的指导提高课堂效果,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