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冲刺 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5300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知识点冲刺 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冲刺 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冲刺 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 _,等于反应后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实验探究:在进行质量守恒探究实验时,有物质进入反应体系(如空气)或反应体系有物质损失(如气体逸出到空气中),实验要在_容器中进行; (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通常用来解释_变化而不解释_ 变化; (3)一切化学反应都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用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即化学反应的实质)。若反应物由分子构成,则可描述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_,_重新组合成新_,_ 构成 _。,参加,质量总和,生成,密闭,化学,物理,遵守,原子,原子,分子,分子,生成物,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3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没有改变,_也没有增减,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可小结为“6个不变、2个一定变、2个可能变” (答案略),5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或质量减少的原因。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_。,原子种类,原子数量,原子总质量,产生氧气,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 。 (2)计算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的质量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5克,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反应,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9克,则生成氧气_克;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_克。 反应A+B=C+D,20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则同时生成D多少克?_;若5gA和足量B反应时,生成D_克。 (3)确定未知物质的元素种类或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依据是:在化学方程式“=”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和_必须相等。 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_元素。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X,判断X的化学式: . 二、化学方程式 1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_来表示_的式子。,不对,氧气参与了反应,9.6,5.5,22g,24.5,数量 质量,碳与氢,氧,O2,化学式,化学变化,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写出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表示的意义 _; _; _。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两点) 必须以_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要遵守_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_和_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写化学式 配平 注条件和状态 注意:只有当反应物中_(填“没有”或“有”)气体,而生成气体时,生成物气体标“”;反应物中_(填“没有”或“有”)固体,而生成固体时,生成物固体标“” 。,没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每两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分子水,客观事实,质量守恒,数量 种类,没有,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例题分析 例1: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ACaO BCaO2 CCaCO3 DCaCl2 【思路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和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和种类应该相等,分析题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前只出现了2个O原子,4个H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Ca原子,6个O原子,4个H原子,所以在2X中含有的4个O原子,2个Ca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Ca原子、2个原子O,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化学式为B 【解答】B,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思路点拨】: 反应后丙物质减少了58g,是反应物; 乙物质增加了25g,是生成物; 丁物质增加了14g,是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物质是生成物,生成甲的质量是58g-25g-14g=19g 由分析可知,丙是反应物,甲、乙、丁是生成物,属于分解反应 【解答】A,例2: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强化训练: A组 1. 【2014年四川省德阳市】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 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2.(2012广东)有关2COO2 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B,D,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3.(2012广东)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 4K2Cr2O7 4K2 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 ACrO2 BCrO3 CCr2O5 DCr2O3 4.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2H2O2 2H2O + O2 反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反应和反应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和反应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D反应和反应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D,C,D,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6【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56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只含碳元素 7、(2011广东)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进低碳”的问题: (1)以下属于“不可回 收垃圾”的是 (填序号): 废作业本 矿泉水瓶 霉变面包 破旧铁桶 (2)下列符号“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 : 煤 汽油 天然气 氢气 (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 CO2+ 6 C2H4 + 。,A,H2,4H2O,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B组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9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B,D,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0.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 A8 g B18 g C28 g D30 g 11 硝酸可发生反应: 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2)X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为 。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 。 1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 13、(2011广东)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后的物质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质量守恒定律(答“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等合理答案均可),分解,O2,避光, 避热,B,2CO + O2 点燃 2CO2,Mg3N2,置换,2Mg+CO2点燃2MgO+C,混合物,第6讲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14【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双选题)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3 Bx+y=65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0x30,C,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