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xx.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4887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x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x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xx.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_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xx姓名:_学校: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xx回顾这个学期的科学工作,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平常的常规工作和琐事。身为科学学科的教研组长,“官”不大,但也真正体会到了工作“做实”“做细”的重要性。自己感觉教研工作的真正实效还未得到有效的落实,每项活动的预期目标总和实际达成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距。现将本学期的学科教研工作及个人的思考小结如下一、教研工作比较被动自我感觉是遵章而行,根据上级批示而动。事先对本学科的工作没有进行良好的规划与打算,订计划前总是想着教研室会有什么活动、学校里有什么活动、综合组有什么活动。然后就想,上面怎么动,我们就跟着怎么动吧。为教研活动而活动,违背了教研活动的初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二、遵照执行比较认真订好计划后执行还是比较认真的,因为本人较为循规蹈矩,所以执行上级的任务则有点较真。觉得计划里订的就得执行。依计划,我们本学期的主要教研活动为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交流与沙龙。每次活动前我都会在学校网站教科研信息中发布活动通知,并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告知每个成员做好准备工作,活动后要求上交相关的资料。组里的老师也都很认真地遵照执行,备课、上课、评课、上交评课稿、写教学反思、写特长生培养的材料,并在我的要求下将相关资料传到学校网站的教师园地中。尽管有些活动因具体情况的变动没有执行得很完美,但也算不错了。三、收集资料初具习惯上半学期的规范(示范)教研组的评选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我们有了积累材料的习惯。有些活动我会尽量将活动的具体方案、作业纸等进行设计让老师们在活动中进行填写,一来提高活动的效果,二来有了活动的具体记录。对于上课听课论谈等的活动也要求老师及时上交教学设计反思、评课稿、发言材料等,同时也尽量在网站留下相关内容。因为“执行计划”和“收集资料”这两块做得比较认真细致,所以教研活动在形式上较为完善了。四、切实有效还需努力我想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让教研活动发挥真正的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我想这一点的执行是很有难度的,但也是最有价值的。、抱着平常心互相听课现在初步的打算下学期,如有可能同年级的老师要每单元互相听一节常规课,这里的前提是我们科学老师要抱着一颗平常心,与同年级的教师对教学进行互相探讨与切磋。这样做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册的教材,互相学习教学的优点。此外,同一个组的老师每人开出一节组内的公开课,作为最佳教学设计与最佳的一节课。、同伴帮助,多多交流从本学期的活动来看,要真正对老师产生提高和促进作用,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不可少。活动前的准备中,承担活动的老师应主动请同组的老师参与交流共同出谋划策,而同组的老师也应义不容辞热情相助。活动中老师们除了要看、听、记外,更重要的是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如果更理想一点同年级的其它老师事先在任课班级中尝试教学,而其它年级的老师最好能设计一份教学预案或参与集体备课。只有强化思考与交流的活动,才能使老师们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只有强化思考与交流才能使参与活动的老师都得到收益。而我们以前恰恰就是没有认真经营这一块,每次活动主要就是听课交作业,缺乏交流探讨,致使每次活动形式上参与的人很多,而实际产生效果的只是承担活动者本人,也因为活动中没有任何的同伴帮助交流,所以活动前后老师总是在自己的水平上原地踏步。3、专家引领,不可缺少当然同伴帮助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大家的水平相当,提高不快,所以也需要专家的引领。我想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可以利用科学课杂志、网络、录相来弥补。网络这一块已经介绍给了我们的科学老师,有些老师也能经常去看看、查查资料,这就已经很好。更希望有更多的科学老师能参与到探索博客,浙江小学科学,及热心科学教育的科学教师群中。也希望不单只是看看,还能主动与人探讨交流。另外科学课杂志中先进的理念,最新的信息,也是应该关注的,我们还可以就那里发表的教学设计上模拟课,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第 4 页 共 5 页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