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老师xx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4479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老师xx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数学老师xx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数学老师xx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_八年级数学老师xx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姓名:_学校: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八年级数学老师xx学年下学期期末总结一学期的尾声已经敲响,又是到了该告一段落的时候,回想这学期好像可圈可点的东西确实很少,感觉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干啊,但是也是匆匆忙忙的、紧张兮兮的过完了。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三年成型,七年成名”的教师发展道路经验,转眼我已经参加工作两年了,从刚开始按部就班的跟着师傅郭老师教学,到现在自己独立安排教学计划,有针对的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培优补差,这一年还是在探索自己教学风格的道路上,莽莽撞撞的前行着。教学上,本学期担任八()、八()班的数学老师,继续坚持三次备课专研教材、参考教参、了解学情,教学设计时不再照本宣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坚持手写教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每天坚持批改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做好及时的监控。教研方面,按时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把最新的教学理念实施到自己的教学中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理科大教研,大胆的发表评论,汲取教学的闪光点,丰富自己的教学;参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六届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会,一睹名师讲课的风采,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忙中偷闲完成网上中小学继续教育教学培训。学习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埋头苦干的日子里给了我仰望天空的机会。管理方面,这学期学校实施A、B班分层教学,如何让A班的学生不骄不躁、勇争上游,如何让B班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在教学中这个度的拿捏好A班的学生按照数学程度分成四大组,对不同组有不同的要求,每次测评重在抓没有过关的学生,上午放学后留一二十分钟专门进行辅导;B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态度分为四个大组,重点表扬过关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两个班级都取得了可贺的成绩。第 3 页 共 6 页八年级物理备课组下学期工作总结初二物理备课组认真做好了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一、教育教学情况本备课组的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自己不断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学案,备好每一节课。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我们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坚持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坚持周周清坚持听课,注意学习教研组和其他学校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的同时,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二、组内活动情况。、在每一章和每单元的开始,就本章书新课标的理解发表看法,备课组成员充分交流意见,统一思想,尤其注重对新课标和原教学大纲的对比,做到每一章的教学在全局上的一个把握。、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备课组还经常性的不定时对教学中的一些个人心得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将这些涉及学生基本技能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这些问题,我们都作了及时的沟通和研讨。3、注重日常练习、日常测试以及期中测试的导向作用。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统一思想,做到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做到精讲精练,备课组的老师每次作业都精心批改,在课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对每次的作业暴露的问题都及时加以评讲,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反馈;在测试方面,我们都坚持面对大多数学生,控制好每次测试的平均分,较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学习的兴趣、动力。三、教学中的不足和今后的措施。回想这一个学期以来,备课组工作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小组合作探究”方面上,还要进一步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做到在此环节学生能各持己见,在合作中提升,在合作中生成更多的新知。、备课组内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自主、合作、探究这条主线一直贯穿于整个学期,但课堂学习的组织形式上变化不多,受到时间、器材等诸多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何把课堂探究学习组织得更合理、更紧凑,我们备课组还会在这方面下功夫。第 5 页 共 6 页教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