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节奏正确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体味诗人的情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节奏正确地朗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形象的丰富内涵.,教学重难点,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多媒体画面) 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以为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认识余光中,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军界.退役后进修硕士学位,并从事编辑与教学工作.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他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他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写作背景,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精读感悟,品味文本,1.范读欣赏,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情感.,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2.提问,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精读感悟,品味文本,注意朗诵的节奏、重音,及诗歌的情感. 边读边思考:读完整首诗,你的头脑里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词语?,3.分四组朗诵。,精读感悟,品味文本,精读感悟,品味文本,4.意象、感情的理解. (1)“乡愁”本事一种抽象的感情,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换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换的?(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2)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这四个物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精读感悟,品味文本,(3)愁是疑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亲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4)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精读感悟,品味文本,“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 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5)“乡愁”的含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 (2)比较阅读(练习四)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说你的理由.,作 业,请大家模仿课文写法, 用“乡愁是,是”续写两句.,参考: 乡愁是一个电话,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十五的月亮,每逢佳节备思亲;乡愁是一张张机票,归心似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