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命题及其推理.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2130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命题。,关系命题,定义与基本结构,关系者项,一般形式: R关系项 a,b,c关系者项 aRb 或者 R(a 、b ) 关系者项的周延性问题 P194,关系项,量项,所有选民拥护有些候选人 李白与杜甫生于同一时代 56大于36 小张和小王是好朋友,量项,关系命题及其推理,x为域,R为关系,a、b等为对象(关系者项) 1)对称性 在x中,若R(a ,b)成立时,R(b ,a)也必定成立。 如:同学、朋友、同乡等;曾三是王梅的配偶;1公里=1000米 2)反对称性 在x中,若R(a ,b)成立时,R(b ,a)必定不成立( R(b ,a)必定成立 。 如:大于、父子、在以南(以北)等;A大于B; 李四是李丽的父亲。 3)非对称性 在x中,若R(a ,b)成立时,R(b ,a)可成立,也可不成立。 如:认识、敬佩、爱、信任、喜欢、帮助等;张三认识李四。 当关系中涉及到两个以上关系者项时,关系就成为传递方面的。,关系的性质,对称性方面 涉及两个关系者项,4)传递性 在x中,若R(a ,b)且R(b ,c)成立时,R(a ,c)也必定成立。 如:相等、大于、在以南(以北);甲大于乙,乙大于丙,那么甲必大于丙。 5)反传递性 在x中,若R(a ,b)且R(b ,c)成立时,R(a ,c)必定不成立。 如:父子、大于 几倍;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那么甲必然不是丙的母亲。 6)非传递性 在x中,若R(a ,b)且R(b ,c)成立时,R(a ,c)可成立,也可不成立。 如:同学、朋友、同乡;甲喜欢乙,乙喜欢丙。 任何一种关系都可从对称和传递两方面进行分析,只不过看它涉及的是几个关系者项,传递性方面 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关系者项,将关系的定义倒过来就可构成关系推理。 1)对称关系推理 R为对称关系 R(a ,b) 所以,R(b ,a) 例:美国与加拿大相邻; 所以,加拿大与美国相邻。,关系推理,纯关系推理,推理中只包括关系命题。,R为对称关系R(a ,b)R(b ,a) R(a ,b) 所以,R(b ,a),可以看出关系的性质是推理的关键,2)反对称关系推理 R为反对称关系 R(a ,b) 所以, R(b ,a) 例:春秋在战国之前; 所以,战国不在春秋之前。,R为反对称关系R(a ,b) R(b ,a) R(a ,b) 所以,R(b ,a),3)传递关系推理 R为传递关系 R(a ,b) R(b ,c) 所以,R(a ,c) 例:黑龙江在黄河以北; 黄河在长江以上; 所以,黑龙江在长江以北。,R为传递关系R(a ,b)R(b ,c) R(a ,c) R(a ,b)R(b ,c) 所以,R(a ,c),4)反传递关系推理 R为反传递关系 R(a ,b) R(b ,c) 所以, R(a ,c) 例:比利时比荷兰小一万平方公里; 荷兰比哥斯达黎加小一万平方公里; 所以,比利时不比哥斯达黎加约小一万平方公里。,R为反传递关系R(a ,b)R(b ,c) R(a ,c) R(a ,b)R(b ,c) 所以,R(a ,c),混合关系推理,推理中有关系命题也有性质命题。,例1:所有甲组人拥护王小红当班长,李杏是甲组人, 所以,李杏拥护王小红当班长,甲组人a 王小红b 李杏c 拥护当班长R,拥护当班长,王小红,李杏,甲,人,组,例2:凡重金属都比水重; 铁是重金属; 所以,铁比水重。,混合关系推理的公式表示如下: 所有a与所有b有R关系 所有c是a; 所以,所有c与所有b有R关系。 简化: a R b c是a aRc,涉及三个概念:前提中重复出现的概念,即媒概念(媒项),类似于三段论,因此也叫混合关系三段论。 推理规则(判定混合关系推理有效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1)媒概念至少周延一次; 2)周延性不能扩大; 3)性质命题应是肯定的; 4)结论中的关系是否定的,当且仅当前提中的关系是否定的; 5)关系的性质不是对称的,则关系者项的顺序不能改变。,例(1):我们反对一切腐败现象; 官倒是腐败现象; 所以,我们反对任何官倒。 例(2):我们反对贪污受贿行为; 用公款请客送礼不是贪污受贿行为; 所以,我们不反对用公款请客送礼。 例(3):我们反对侵略战争; 一切侵略战争都是战争; 所以,我们反对战争。,本章概要: 关系命题有6种,必然性的纯粹关系推理有4种, 推理的依据正是关系的不同性质。 包括性质和关系命题的推理是混合关系推理, 其有效 性的判定依据类似于三段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