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佳肴,礼记学记,儒,仪礼,儒家,仪礼,周礼,小戴礼记,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西汉戴圣,文学常识关键词,【学习目标】,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准确翻译课文;熟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活动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自学导引: 一、先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 二、根据幻灯片无标点朗读,读出停顿 三、体会句式特点,读出文言味道,活动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无标点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活动一小结,断句技巧 1、通过句首关联词来判断,例:虽、是故、故。 2、通过句末语气词来判断,例:也。 3、“曰”字后面往往要断句。 4、通过判断前后两句的句式结构,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前后句式相同,则可以在“不足”与“教”中间断句。,活动一小结,句式特点 1、多用判断句式,“也”,加强肯定语气。 2、多是结构相同的句子,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活动二:准确翻译,理清内容,自学导引 1、四人一小组讨论课文的翻译,并将不懂的字词圈出来。 2、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所得。,虽有 嘉肴,弗 食,不知其旨也;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 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 其此之谓乎?,即使,甘美,所以,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己,qing勉励,xio教,表示推测,这样以后,达到极点,好、美,教和学互相促进,不,益处,吃、品尝,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之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归纳探究,(1)通假字:兑命曰( ) (2)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 今义: ) 不知其旨也(古义: 今义: ) 教然后知困(古义: 今义: ) 教学相长也(古义: 今义: ) 然后知不足(古义: 今义: ) (3)词类活用 不知其旨也( ) 不知其善也( ),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即使,虽然,甘美,意义,不通,理解不了,困难,促进,增长,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处,这样以后,语气词,表顺承,可不译,(4)一词多义: 学学半( ) 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 不知其旨也( ) (5)文言句式 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教,向别人学习,表示推测,它的,判断句,“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活动三:分析文意,理清推论,自学导引 1、小组交流,确定课文层次 2、分析每层深意 (1)分析第一层: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用意? (2)分析第二层: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这一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3)分析第三层:“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兌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活动三:分析文意,理清推论,(1)分析第一层:找出与“嘉肴”“弗食”“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用意? 明确:“嘉肴至道”“弗食弗学”“旨善”。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论述“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的地论证观点。 (2)分析第二层: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这一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明确:学知不足自反;教知困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 (3)分析第三层:“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兌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明确: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兌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活动三小结,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 作比,继而引出(“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教学相长,主题归纳,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活动四:了解文化、开拓眼界,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展开阅读全文